[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潜力,同时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当代典范。因此,“第二个结合”在双向互动、双向赋能过程中,对于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特色和文化价值、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极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6.015
一、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渊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的具体体现,作用在彰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时代价值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底色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
首先,生产力与普遍交往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我们领会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辩证统一的内在依据。
其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外在地表现为“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以及现代化、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方式、交往关系、社会分工与世界市场的日益发展,促使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相互依存程度逐渐加深。
最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趋向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足点,去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劳动解放和多维度呈现“自由个性”。[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并凝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命脉。
首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贡献了科学方案,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都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哲学智慧,就在于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
其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指明了方向,比如源自《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寄托了人们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社会愿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主义情怀,使得中华民族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社会磨难都从来没有退缩过,而是勇往直前。
最后,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和合观念追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提供了基本遵循,比如“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就是中华文化中的“和合”追求,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多样中寻求和谐”“冲突中寻求合作”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天地万物之间的“和合”。
二、溯源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落地生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密不可分,两者在根本立场、价值指向、思维方法方面高度契合,恰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需要。[2]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着力点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立场,在于着手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等,稳步推进国内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和谐美好的共同家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都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始终深切关注“人”的问题,致力于实现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同样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重视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主张个人的美好生活有赖于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和完善,实现个人与共同体的统一。
(二)实现人类和谐共处呼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人类的整体命运作为其理念的根本出发点,让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唤醒和提升人类的群体意识、共享精神,推动全球主义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同样,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都以人类命途为根本关怀。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共同体本质,阐明人的社会关系性,又基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全球发展,建立了基于普遍交往活动的世界历史理论。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观念,是对全人类和谐的本土解读,而借助于传统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根本指导得以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
(三)整体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实践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可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法是整体性和差异性相统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论方法上的契合。
首先,“共同体”的整体性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四位一体”。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认识问题,与此相统一的是,中国传统思想向来主张用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问题,注重整体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其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注重天人感应、天人相生,彰显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其次,“共同体”的差异性指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马克思主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强调差异性和多元性;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共同体思想上的交融互通。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各国只有遵循差异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原则,才能打造经济共赢、政治合作、文化交流、生态共建的世界。
三、深化发展: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实践之中,进而推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中深化发展。
(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世界中深化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观察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全新指南。
首先,进入新征程,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境况。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继续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
其次,突破老传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新范式。目前,除了国家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冲突问题等挑战之外,还存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面临此种情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各国家树立普遍安全观,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安全规则,进而推动中国和世界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融合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融合的典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提供科学的方法。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在统筹国内国外大局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势而生,对外通过“一带一路”的落实达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效果,对内指明了前行方向更好地去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只有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性与实践性,让中国发展进程与世界发展步伐相契合,才能更加有能力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三)在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征程中深入推进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全人类共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首先,保持开放多元包容的交往态度去推动不同区域文明间交流互鉴,倡导以包容开放文明态度去增进不同国家民族间交往,进一步呈现兼容并蓄的文明新形态。
其次,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对外交流与沟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在追求共同价值中发挥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纵深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首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动从全民“共同富裕”到各国“共同繁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便是共同富裕,然而西方国家在积累财富的道路上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要化解这些差距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其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使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到更加“开放包容”。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和“西方模式”的垄断地位,激励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为文明多样性注入强大正能量,为推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3]
再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追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构建“清洁美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华文明历来追求“天人合一”,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守护绿水青山为目标,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然而西方现代化则是过度追逐利润,过分索取自然资源,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行为,实际上是在向地球生命共同体进行挑战。在应对这场地球生命共同体挑战中,世界各国亟需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秉持对人类文明接续发展、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促进从“走和平发展道路”到构建“普遍安全”。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消弭战争、永久和平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走出了一条共同安全的现代化道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第二个结合”内在地融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漫漫长路,我们能够找到“第二个结合”如何展开的答案。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前方的熠熠征途,我们也能够洞见如何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杨毅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共同体”内涵——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4):65-71+101.
[2]张旭,刘敏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意蕴、理论特征与价值遵循[J].党政干部学刊,2023(7):20-26.
[3]包沅鑫,刘纯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四重逻辑[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3,25(4):30-38.
作者简介:张媛媛(1991.11-),女,汉族,山西泽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