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将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精日言论等信息的冲击和侵蚀,意识形态斗争愈发激烈。因此,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爱国情感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传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文化认同;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6.013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针对如何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该纲要明确提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相互融合,找出其契合点,落实创新教育,这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1]。文化认同作为一个国家的生命之魂,是国家走向长远发展道路的精神支柱,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上下功夫,将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报国意志与强国信念。
一、文化认同视角下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认同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因素交融并涌入校园,给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带来新的挑战。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交织下,一些青年很容易产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错误认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生追求和远大理想”的错误价值标准等。而当这些思想超出一定的限度后,不仅会对青年大学生的身心产生威胁,还会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带来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思想的冲击,爱国主义活动发挥了推动作用: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动力,自觉地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自觉履行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言行和举止,自觉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息息相关,从而促进他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为国家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二)唤醒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认同传承意识
传统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选择。爱国主义教育中青年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参观国家重要纪念馆、欣赏我国的文化遗产、走进工厂感受工匠精神、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体验活动等,从而唤醒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认同传承意识;通过教育和体验,让青年大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认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并激发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的意识和愿望。
(三)引导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认同情感
文化认同是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因素。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化认同情感对于国家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至关重要。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历史和党史、了解国家的光荣传统和英雄事迹、走进科技馆和博物馆、走进疫区或者受灾区,感受人民团结的力量”等,进一步引导学生产生认同情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2]。
二、文化认同视角下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搭建“新国潮”支架,以兴趣为动力增强文化自信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从而唤醒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认同意识和传承意识。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伴随着互联网而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因此借助“新国潮”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能让他们运用“新潮的方式”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进而成为传播“国风、国韵”的一份子,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找到共情点[3]。例如:网游之中的《迷宫·如意琳琅图籍》中用网络的方式呈现了中华元素,如寻宝、揭秘、故宫等,促使大学生能够在互动之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共情;动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封神榜:哪吒重生》中演绎的古典文学经典,其在内容上形成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漫”标志,迎合大学生的喜好和趣味;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将古诗词表现得淋漓尽致,焕发了大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情;《枕水而眠》和《茗门世家》中对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书法笔墨等进行的传承;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中所出现的非遗元素。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搭建“新国潮”的支架,使其满足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唤醒他们强烈的保护欲望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利用“第二课堂”平台,以实践为载体筑牢意识形态
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和认同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认同视域下,借助第二课堂这一教育载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目的[4]。
学校应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和突破,立足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本土的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亲身感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魅力,以实践筑牢意识形态。例1: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清扫本地的烈士墓、针对本地的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等进行讲述,从而深度挖掘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例2:某地区所流传的“染布技艺”,学校可与当地染布技艺的传承人取得联系,并邀请他们来学校开展讲座,讲解关于染布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学生通过观摩和体验能够对本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学校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媒介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关注本土文化传统,激发他们挖掘本土文化传统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亲自动手制作染布作品,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学生也可以自主制作关于“本土文化传统传承”的微电影或者微视频等,从而进一步摆脱之前“认同西方文化,摒弃传统文化”的错误意识形态。
(三)渗透“中国精神”,以情感为主线赋予重要使命
国家的精神力量包括国家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社会凝聚力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及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其关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精神力量的富足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勇气,使其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并不断成长和进步[5]。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运用“中国精神”丰富教育的内容,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抗战精神、延安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儿女为了国家的复兴、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主等留下了宝贵财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将这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将引起学生的反思和产生情感的认知。
例1: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讨论和学习近几年爆发的疫情和重大灾难事迹,护士人员、医生人员、政府人员等在面对极大的风险和压力时展现出的毫不退缩、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前线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救治病患、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守护着国家和人民安全等,从而激发该专业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共同体意识。
例2:对于考古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借助多媒体和时事新闻将大英博物馆中的文房四宝、书法和绘画、陶瓷、青铜器等进行展示,让他们了解这些文物的制造工艺以及具有的宝贵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了解这些文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并分析这些文物丢失的原因和相关细节等,逐步引导建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为保护和回归遗留在海外的文物做出贡献。
当前青年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利用“中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并在之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将祖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身的专业中发光发亮,更好地建设祖国。
(四)对比“中外文化”,以事实剖析为介质树立家国认同
面对当前境外文化的输入,刻意地掩盖方式、否定的应对或排斥的方式均不能从本质上认清境外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道德观点的混乱、文化自信的丧失等。如果没有足够地自信和认同自己的文化,就很难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可能导致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减弱,进而使本土文化在全球文化市场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应该通过引导他们全方位了解外来文化,在对比、鉴别、思考中形成客观的认知、提升文化自信、产生中华文化认同和真挚的爱国情感。例1:学习中外文化的历史和发展史,比较中外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特色,即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经济繁荣的;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形势的探讨和分析等,通过“追求事实、检索证据、归纳分析”等形成可参考的资料,有助于他们对中外文化的认知更加全面和准确。例2:从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占据的地位方面进行对比和剖析,可利用小组合作、研修、调查、研学等方式从多个方面“收集证据”,对比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所占据的绝对优势,即调查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传统医药等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合作中了解中国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中国在近些年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文化和展览活动等。通过对比、探究帮助他们真切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欣赏和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形成客观的认知和提升文化自信。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在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文化认同教育,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认识到文化认同的内涵和作用,以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个性需求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而全方位地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传承文化意识,助推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升级。
参考文献:
[1]马晓敏,闫琪兴.文化认同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1):123-126.
[2]陆敏,曹钰,宁尚洁.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认同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究[J].大学,2021(37):8-10.
[3]聂浩然,王洋,伊利亚尔,等.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摭探[J].成才之路,2021(19):30-31.
[4]陆敏.基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3):43-46.
[5]杨蕾,朱梦蓝.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J].老区建设,2021(10):79-83.
基金项目:
2022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高校实践育人法治化常态化研究(项目名称:L22BZZ006)
2022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名称:“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249)
作者简介:陈吉庆(1977.8-),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