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探析

2024-06-25 10:56许琛唐琳舒茗溪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许琛 唐琳 舒茗溪

摘 要:高质量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旧艰巨,就业替代效应持续显现,规模性失业风险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学术界对此加强讨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深入厘清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蕴,从国家、社会和重点群体多维度出发,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高质量就业所存在的宏观调控力度还需加大、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等现实梗阻。为此,亟须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出发对高质量就业精准施策,强化政府责任,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增强市场效能,促进劳动力市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聚焦重点群体,推动分类帮扶援助和多渠道就业创业。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就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赋能

[中图分类号] F249.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5-0107-0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5.008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因此,高质量就业既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而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与保障[2]。新时代以来,中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特别是针对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和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以及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六稳”工作方针和“六保”工作任务,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4],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内涵,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上的战略远见,让人民群众更充分认识到促进高质量就业事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成色,事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动和实现。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系列就业政策与实践的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1]等要求,这对于促进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学术界也就此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就业质量、效应、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及时准确把握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对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质量就业是适应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举措,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的基本途径。只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促进高质量就业,才能更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高质量就业研究进展评述

党的二十大把“实现高质量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中,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这就使得“高质量就业”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又是亟待进一步完善的研究重点。尽管“高质量就业”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学术界围绕这一议题已经形成了四大研究视角。

一是就业内涵视角。宏观层面上认为高质量就业是就业结构的合理化[5]和高级化[6],微观层面认为高质量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能够实现稳定增长的收入状态[7]、达到较高的工作满意度[8]、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9]、劳动者自身就业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10]以及劳动报酬与工作付出成正比[11]等。

二是就业特征视角。强调高质量就业应包括就业人口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次转移[12]、由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传统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转移[13],指出我国就业市场面临严峻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众多低技能、低素质和低学历的劳动力密集于日益狭窄的低端就业领域,导致劳动力供给过剩[14]。

三是就业发展视角。指出人才从城市流向乡村的整体格局还未形成,回乡就业创业平台吸引力不足,而企业家作为稀缺资源,是扩大农村就业的重要组织者[15],强调通过稳步推进5G、大数据技术、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尖端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技术支持[16],进而改善就业市场环境、完善就业保障体系[17]。

四是就业群体视角。强调需谨防过度数字化带来的“就业无效”和“就业低效”[18],指出要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选调生工作和乡村就业创业[19]等措施,完善帮扶不充分就业或低质量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和高质量就业的就业创业服务政策措施[20]。

从上述研究可知,学术界目前就高质量就业的理论逻辑、实践经验和影响要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这些现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和依据。但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于高质量就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还略显薄弱,将高质量就业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开展的高关联性研究还较为缺乏。仍有必要对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以及价值意蕴进行深入探究,在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和全面性方面进一步深化。对于高质量就业所面临的障碍方面,也应当持续关注其所显现的新问题、新特征和新趋势,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对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及区域发展等方面仍有进行延展研究的必要。因此,在梳理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蕴上,可立足“国家—社会—个体”框架阐述当前实现高质量就业所面临的障碍,并以问题为导向,探寻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融通路径。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阐释

高质量就业以夯实共同富裕根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及目标追求。因此,促进高质量就业,探寻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价值意蕴,是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举措。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

高质量就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就业价值内核,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探寻高质量就业理论之源,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探索中推动就业政策发展。

1.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就业价值内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践行”“创新”“诚信”等思想的深厚底蕴已然内化为当代就业观中的精神血液,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就业精神品格。一方面,以“家国情怀”厚植就业品行。“家国之心”“时代之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厚实底色,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不断奋进的精神支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民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慷慨激昂,“天下为公”的使命担当,都无不深刻表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就业价值内核上的文化传承和基因表达。另一方面,以“文化古训”培育就业精神。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社会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品德修养的宏观层面,也在培养就业精神、指导就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劝诫后人勤勉修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阐述了创新精神的经世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的故事彰显中华民族对“诚信”的重视。

2.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探寻高质量就业理论之源

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就业是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高质量就业中的现实价值。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追寻高质量就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规律[21]。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就业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可减少相对人口过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找寻高质量就业的方向指引。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2]200,蕴含了共同富裕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现实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资源分配,改善人民生活,最终达到马克思指出的“所有人的富裕”[22]200,这就是我们就业政策不断调整的目标所在,也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方向指引。

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探索中推动就业政策发展

高质量就业的理念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始终同中国现实密切相关,同党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相互交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人享有劳动的权利、不劳动者不食”的就业理念[23],各地区通过政府介绍工作、实施以工代赈、鼓励生产自救、支持自谋职业以及回乡生产等多种措施来解决就业问题,使当时社会秩序得到安定,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党在群众中有了良好的形象,并推动了经济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24]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了解决广大劳动者就业难题的重要性,通过就业使得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展现个人才能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劳动者个人成长和价值的实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论述,江泽民曾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加[25]81,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整体局势至关重要[25]506。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稳定的工作是民众生活的基础,必须继续推行积极的就业策略,增强政府在就业方面的指导作用,优化就业市场的运作机制,同时改善就业领域的组成结构[2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强调要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余年里,关于就业的政策发展显著地反映出对民生的保障、关注和发展的治理理念。党和政府将解决就业问题置于优先位置,并持续进行实践探索,这些努力为新时代创造性解决就业难题和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经验。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就业的价值阐释

国家《“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强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27]。高质量就业以筑牢共同富裕根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及目标追求,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就业有着高度契合。因此,切实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石,以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厘清高质量就业鲜明的价值意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感召和现实呼唤。

1.是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朝着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就业作为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主要桥梁,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涉及宏观层面上国家就业政策导向的影响因素,也涉及劳动者个体的生存和生活问题等。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以来,一方面,充分激发了人力资源市场活力,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 244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 397万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72万人[28];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大增加了对具备数字化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9]。

2.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切实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为此,党和国家正在积极探寻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有效路径。2021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实践表明,高质量就业对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30],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的重要依托[31]。通过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以及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等重大任务和政策举措[27],从而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和权益保障水平,强调人在劳动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和持续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现实梗阻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位置,扎实推进就业优先政策并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 20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 278万人,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为1.46,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升[32]。但是国家、社会和重点群体各层面的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高质量就业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梗阻。

(一)国家层面:宏观调控力度还需加大

1.就业优先政策还需协同联动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高质量就业,要注重强化就业方针与财政、税收、产业、金融、社会等相关政策的联动与优化,确保在政策制定和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对促进就业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33]。随着我国平台经济的迅猛增长,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劳动者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从事网约配送、网约车驾驶以及网络营销等职业的劳动者人数显著上升。但由于就业政策的执行环节和过程的复杂性,与之相适应的保障制度较为滞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劳动争议案件频发[34]。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各政府机构间的合力还需要增强[35],相关责任机构在执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之前,还需充分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政策解读,从而提升政策条款执行的力度和效度。可见,受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就业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业政策在协同联动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36],因此既要考察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又要考察政策落地的实效性。

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仍待完善

就业服务体系是否完备关系到就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效果,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存在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为公共就业服务的区域性差异,智能化服务工具等数字化服务的供应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37]。其次,统一规范的就业服务监管机制还待完善。尽管各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缺乏统一的标准,机构之间存在高度的同质性,职责还待进一步清晰[38]。再次,部分就业培训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服务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成本较高且实用性较差,社会参与度不够高[39]。此外,针对就业重点群体的公益性就业培训服务平台亦显缺乏[40]。

3.就业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多样

国内环境方面,就业局势正面临着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的双重挑战。从总量看,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起呈现下降趋势,而2021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深,劳动力人口的规模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均呈现继续下降态势。从结构看,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一方面,企业普遍反映招聘技能人才的难度较大,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比率持续保持在1.5以上;另一方面,包括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新兴青年群体,以及因产能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产生的失业人员都面临着就业和再就业困境[41]。国际环境方面,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对国内就业形成潜在冲击。国际贸易政策上,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产生影响;同时,国际环境对于外贸进出口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青年群体的就业[42]。

(二)社会层面: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

1.人口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市场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从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来看,传统视域下的低质量就业已经无法满足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随着劳动力素质和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我国就业市场现存的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明显。经济增长的放缓、行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与就业结构失衡现象出现[43]。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源于就业总量的压力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致使大部分劳动力群体面临着“就业难”“求职难”的困境。这种结构性的失业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经济发展以及就业稳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44]。

2.隐性就业歧视仍大量存在,劳动权益保障亟待完善

就业歧视已经成为阻碍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在就业歧视方面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户籍、健康状况、外貌和身高等方面。虽然部分用人单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消除就业歧视,但受传统观念、刻板印象以及利益考量的影响,就业歧视现象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着。在这些隐性就业歧视现象中,性别歧视是近年来社会关注最广泛的[45]。此外,残疾人和农民工等也是受到就业歧视较重的群体,他们在工作报酬、工作环境、教育医疗、行业选择等方面受到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在发生劳动纠纷时面临着维权困难的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不够健全,失业保险领取条件严格且手续复杂等[46],这些都对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3.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应用,就业替代效应持续显现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代表,其产生的影响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虽提供了全新就业场景,但同时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和潜在就业风险,主要包括新技术革命引发“机器换人”的就业替代效应、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引发的技术性失业风险,以及新就业形态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等[47]。就业替代效应是指部分缺乏技术性的岗位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被淘汰[48],尽管“就业创造效应”与“就业替代效应”并存,但其挑战在于:双重就业效应的转化难以做到“无缝衔接”,在短时期内,被替代的劳动者可能并不能胜任新创造的岗位,导致新创造岗位空置状态的出现[49]。

(三)个体层面: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新时代以来,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但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规模性失业风险不容忽视,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50]。

1.高校毕业生群体“慢就业”现象突出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最大规模就业群体之一[51],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是经济转型背景下就业市场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慢就业”和新型啃老现象逐渐凸显[52],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慢就业”比例约为15.9%,2023年上升到了18.9%[53],部分高校毕业生面对工作岗位与心理预期不相匹配时,选择暂时不就业,通过“啃老”来逃避就业竞争。从主观意识层面来看,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该群体较高就业理想与较低收入水平的现实矛盾增大[54]。从客观层面来看,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增长过快、就业市场学历“内卷”严重加剧了“低职高配”现象[55]。另一方面,高校办学质量、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缺乏便捷高效的沟通、反馈和响应机制,造成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较为滞后[56]。

2.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问题显现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指户籍依然在农村,但依靠在城市从事产业劳动从而获得一定收入的就业群体。在经济新常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的机会不平等问题不容忽视[57],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取代传统型农民工,成为这一就业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在就业市场供需方面,农民工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大多处于就业末端,工资水平和所从事的产业水平均处于较低的位置。在就业保障方面,主要涉及结构性失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等[58],就业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区域和就业本领上[59],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也是制约农民工群体收入待遇的影响因素。而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工群体与新型就业市场的需求不匹配问题日益扩大,导致农民工就业结构性问题较为明显,具体体现在保障措施不完善、维权困难和工作强度大等方面。此外,农民工面临的社会保障少、子女教育难、身份歧视较明显等问题,易使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3.退役军人群体就业空间待扩容提质

军人是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特殊群体,退役后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体制改革,我国的退役军人数量愈发庞大,2018年累计达5 700万人左右[60],退役军人群体的再就业问题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愈发显著。一系列军民融合问题,如退役军人群体的再就业、再创业和再社会化等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和推进。而当前退役军人就业存在着人数较多、年龄偏大,以及缺少较高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适配岗位等现实问题。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学历技能不足的退役军人来说,往往只能谋求一些低门槛、低收入的工作。尤其是对于跨统筹区多次流动就业及异地安置的退役军人,易造成退役军人跨统筹区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

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高质量就业的融通路径

实现高质量就业既是理论创新的必然趋向,又体现出一个国家在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的科学前瞻,也是在实践中回答实现高质量就业“时代之问”的现实需求。面对促进高质量就业在“国家—社会—个体”层面存在的现实障碍,应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自主择业等方面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符合“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个人追求”的高质量就业多维融通路径。

(一)强化政府责任,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

1.强化就业政策导向,充分释放就业容量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要注重健全综合施策、构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是细化实化政策措施。通过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极大提振实体企业的投资和经营信心。二是扩大就业容量。制造业就业方面,通过降本减负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中长期融资,从而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增强行业吸引力,缓解“招工难”问题。服务业就业方面,重点关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构建优质高效、结构完善且竞争力强的新兴服务产业体系,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大空间、更多选择。在拓展农业就业空间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覆盖农业全产业链体系。

2.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注重构建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一是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探索适应多样化就业形态的综合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二是拓宽劳动者的就业空间。虽然我国已建立起了从中央到村镇的公共服务就业平台,但就业服务项目较为分散,还需加快推进平台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健全统一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推进就业信息系统的动态化管理。

3.妥善应对潜在影响,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一是优化就业、失业统计与监测系统。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就业统计与监测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索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的就业联合实验室,通过组建专业的分析团队开展就业重大问题的研究,从而提高对就业市场动态的感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科学决策能力。二是积极应对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持续跟踪、评估及应对人工智能和其他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影响,以防止其在短期内集中替代劳动力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建设跨行业的岗位转换机制,加快推进针对智能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和储备性培训。

(二)增强市场效能,促进劳动力市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1.强化创业带动就业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1]。持续推进“双创”工作,能够显著增强市场内生动力和社会创新潜能,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一,打造全生态、专业化、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向创业者提供包括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和就业指导在内的多元化服务,如通过实行创业导师计划、科技特派员机制等,支持以科技为主导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提供创业支援与服务。第二,激发劳动者创业的专业性、主动性、多样性。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等。此外,还需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2.完善就业公平竞争机制以优化市场环境

第一,畅通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渠道。深化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户籍制度、用人机制以及档案服务等改革,加速消除影响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化配置及自由流动的障碍,形成一个合理、公正、畅通且有序的劳动力社会流动结构。第二,努力消除就业歧视。构建保障劳动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营造公平正义的就业市场氛围,逐步破除由民族、种族、性别、户籍、社会身份、残疾状况、宗教信仰等因素造成的不合理就业限制或歧视行为,进而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包容性。第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的调解仲裁机制,强化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推动“互联网+调解仲裁”模式的健全,倡导企业创设多元化的民主参与、监督与决策机制,提高企业内部劳资双方沟通协商的制度化水平。

3.增加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以适应市场需求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确提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同时强调要“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扩大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规模”[61]。2023年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超过1 8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超过1 200万人次[28]。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体系,是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素养的当务之急。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搭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第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引导培训资源优先投向市场急需和企业生产刚需的领域,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政府依据相关政策对培训提供补贴,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培训,完善“定制化”“模块化”的职业培训方案。第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尊崇劳动的社会环境和追求卓越的职业氛围,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培养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聚焦重点群体,推动分类帮扶援助和多渠道就业创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62],据此从微观层面聚焦以上三个就业群体,探寻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

1.强化就业择业观念引导,促进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当前以及未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主力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既可作为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朝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传统学科专业范式,建立符合新常态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善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就业育人体系的建设,将就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环节,打造一个整合社会需求、学校育人使命与学生自身发展为一体的闭环系统。另一方面,要摸清高校毕业生的现实困难与需求,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信心。此外,具有专业性、精细性、创新性等特征的中小企业正成为高校毕业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的主要领域,也是引导该群体破除“慢就业”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强化校企对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2.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

推动农民工群体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在于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一方面,各级政府需要切实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从资金投入、制度安排、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为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方面,各级政府要主动担任“领路人”和“中介人”的角色,整合企业、院校、机构等主体,为农民工提供高匹配、多样化的就业平台。同时,结合数字技术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县域产业,鼓励掌握了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在本地就业、就近就业、回乡创业。另一方面,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农民工群体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应有针对性地扶持相关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稳定农民工就业市场。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离不开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当从制度层面为农民工在就业、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健全保障体系,设立权益服务点,让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得到充分保障。

3.推进专业人才对口安置,扶持退役军人再就业创业

国家出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措施,对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教育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政策导向正由重“安置”转为重“质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这一背景下,该群体的就业应在经济保障的托底下,扩宽就业地域和领域,转变就业观念,健全就业安置场域,保障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就业地域上,城市所能吸纳的就业岗位有限,需吸引该群体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和建设当中,引导退役军人利用现有条件发挥示范作用,从而影响更多人到农村就业创业,夯实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就业领域上,鼓励退役军人群体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等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21-07-02(2).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人民日报.2024-05-29(1).

[4]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3-10-14(1).

[5]  信长星.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J].中国人口科学,2012(6):2-5.

[6]  孟祺.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就业——理论与实证[J].社会科学,2021(2):47-58.

[7]  汪润泉,周德水.农民工在城市间“用脚投票”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基于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12):42-54.

[8]  许长新,凌珑.中国微观就业质量——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J].江海学刊,2020(6):110-115+254.

[9]  陈成文,周静雅.论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14(7):37-43.

[10]  刘涛,王德政.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与流动人口就业质量[J].人口研究,2021(4):85-99.

[11]  吕菊芳,刘怀元.习近平关于就业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J].湖北社会科学,2020(10):26-32.

[12]  刘培,陈浩,王春凯.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历程及“十四五”高质量就业发展思路[J].经济体制改革,2021(6):191-196.

[13]  王文.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智能化促进了高质量就业吗[J].经济学家,2020(4):89-98.

[14]  孔微巍,廉永生,刘聪.人力资本投资、有效劳动力供给与高质量就业[J].经济问题,2019(5):9-18.

[15]  文丰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共同富裕:重要性、障碍及实现路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42-48+188-189.

[16]  石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吗?[J].科学学研究,2022(11):1947-1956+1967.

[17]  戚聿东,刘翠花,丁述磊.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质量提升[J].经济学动态,2020(11):17-35.

[18]  林龙飞,祝仲坤.“稳就业”还是“毁就业”?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J].南方经济,2022(12):99-114.

[19]  何睦,王翔.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重要性、障碍及实施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3(9):161-168.

[20]  罗强强,张淼.农村贫困治理中的政策依赖行为及其矫正[J].行政论坛,2023(3):124-130.

[21]  包炜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共同富裕的三重阐释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1):86-92.

[2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  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J].改革,2019(4):16-26.

[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

[25]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07-10-25(1).

[2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EB/OL].[2021-08-2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8/27/content_5633714.htm.

[28]  邱超奕.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 244万人 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加力稳固向好态势[N].人民日报,2024-01-25(10).

[29]  郭丰,杨上广,任毅.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45-60.

[30]  赖德胜,石丹淅.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2):23-31+157.

[31]  陈爱丽,王小林.中国城乡居民多维就业脆弱性测度与分析[J].劳动经济研究,2021(6):19-39.

[32]  李婕.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全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锐财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1-28(3).

[3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李强作重要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22-12-17(1).

[34]  孔微巍,刘晓熹.论新就业形态的公共政策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2021(1):85-96+191.

[35]  李西顺,方文惠.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的问题与改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

科学版),2023(3):85-96.

[36]  刘社建.积极就业政策的演变、局限与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8(1):54-59.

[37]  刘翠花,戚聿东.数字经济促进就业扩容提质的理论逻辑、作用机理与推进路径[J].理论学刊,2023(4):129-141.

[38]  张亨明,尹小贝.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J].东岳论丛,2023(7):116-125+192.

[39]  李丽.经济新常态下稳就业的内涵探析、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20(11):18-25.

[40]  郭启民,李志明.“十四五”时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实践意义和重点路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

业优先的重要论述[J].新视野,2021(4):22-29.

[41]  如何看待我国就业形势[EB/OL].[2020-01-02].http://www.mohrss.gov.cn/wap/xw/rsxw/202001/t20200102_3

50530.html.

[42]  郑雯,付宇,桂勇.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要问题的认知变迁与积极心态培育——基于“中国大学生社会心

态调查(2015—2020)”的经验研究[J].人民论坛,2023(3):25-31.

[43]  张明广,茹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匹配研究[J].高教探索,2020(9):114-122.

[44]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好做法[EB/OL].[2017-05-22].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cfg/SYzhengcejiedu/201705/t20170522_271142.html.

[45]  杨慧,张子杨. 40年来中国行业性别构成变化趋势——平等还是隔离?[J].人口与经济,2019(4):122-134.

[46]  周明,雷雁淘.迈向共同富裕的就业保障制度:逻辑、困境和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7-36.

[47]  王轶,刘蕾,魏巍.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面临的就业风险及治理机制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8-107.

[48]  靳文辉,苏雪琴.数字资本无序扩张的风险与规制[J].改革,2024(1):82-93.

[49]  关乐宁,徐凌验.通用目的技术视角下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作用机理与治理体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4(1):245-259.

[50]  郑栅洁.坚定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J].宏观经济管理,2023(8):1-5+20.

[51]  温晓年,陈炳权.地方高校就业工作中“共谋”行为生成的制度逻辑与治理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

究版),2021(5):85-90.

[52]  李春玲.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5):19-29.

[53]  赖德胜,何勤.当前青年群体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J].人民论坛,2023(11):40-45.

[54]  蒋利平,刘宇文.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质解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64-66.

[55]  李春玲.风险与竞争加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选择变化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5):19-29.

[56]  钱锋.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大力推进学科设置与布局调整[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4):9-12.

[57]  张琛,张郁杨,马彪,等.机会不平等如何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平等?[J].财政研究,2023(8):114-129.

[58]  刘立功,李景生.让农民工安心打工,权利保障要跟上[J].人民论坛,2017(13):96-97.

[59]  周明,雷雁淘.迈向共同富裕的就业保障制度:逻辑·困境和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7-36.

[60] 中国新闻网.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107天 这些政策关系每个退伍军人[EB/OL].[2018-07-31].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8/07-31/8584885.shtml.

[6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EB/OL].[2019-05-1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05/24/content_5394415.htm.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Exploring the path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XuChen1,2   Tang Lin3   Shu Mingxi4

(1.College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2.Party Committee Inspection Offi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3.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5;

4. Chongqing Public Resources Trading Center, Chongqing 401121)

Abstract: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owever, at present, China's structural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s are still prominent, the task of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key groups is still arduou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of employment continues to appear, and the risk of large-scale unemployment cannot be ignored, so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cademics to strengthen the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high-quality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e should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value implication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l obstacles that exist in promoting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such as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macro-control,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tructural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s, and the still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key groups,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 the society and key groups. To this end, it is urgent to implement precise measure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strong policy support and basic services;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rket to promote a higher level of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focusing on key groups to promote classified support and assistance and multi-channel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igh-quality employm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employment empowerment

猜你喜欢
高质量就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质量就业统计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实证分析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提升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