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亮 严功军
摘 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要使其科学内涵与世界意义在国际社会获得准确理解与广泛认同,必须加强国际传播工作。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需要在精准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话语构建、话语转换和话语传播三个向度入手,反思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提高中国价值理念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话语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全球传播研究”(22&ZD311)。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5-0073-01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5.005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概念。他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同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等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伟大意义、理论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引起广泛关注。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大本质要求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和鲜明的时代意义,相关理念和思想提出以来,受到了学界的密切关注。尹艳秀从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近概念的考察出发,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4];刘勇、邱雨从理论意义、话语内容、实践战略等视角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路径[5];王晓论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的独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发展等科学精神,并概括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启迪意义与共同价值[6];杨奎、刘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生成、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进行了阐释,肯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7]。此外,沈泉鑫、郑岩和林槟、董敬畏等学者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以来,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分析,概括了研究特点与不足[8],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9]。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内涵、实现机制、内在特质、世界意义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产出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多限于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身的意义阐释,有关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及策略研究还比较少,制约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崭新理念的国际影响力。为此,本文在准确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话语实践的角度,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面向未来的文明形态,“既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深深根植于5 000多年中华文明沃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创新;既学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又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10]。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文明逻辑、文明场景、文明价值方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文明进程和文明成果”[11],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新贡献。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向世界,将我国的发展优势、话语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国际方面,世界持续和平与发展需要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形式下文明形态的超越。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伊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但发展至今,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少数资产阶级政客实际操控的“民主”、资本无限扩张与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和人的异化、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发的生态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失灵了吗”“社会往何处发展”等问题的思考愈发深入,新的发展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全面小康,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质的飞跃。在对西方现代化汲取、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13]。此外,中国的发展具有人民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已经引起世界上诸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密切关注。这些国家期待能够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获取发展思路,这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机遇。
国内方面,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关注世界“地球村”的共同发展,其思路就是践行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发展的高度对全球文明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4]是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选择。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有其自身的实践指向与世界意义,需要加强对外传播。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的历史性交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外传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集中概括。对外传播好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思想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应有之义。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5],国际话语体系由西方主导的现实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国际上对中国道路、中国成就的误解、曲解、恶意抹黑等事件仍不断出现。推进包括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内的我国一系列原创话语、原创理念的国际传播,有利于传播好中国声音,强化我国国际传播战略体系构建。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挑战
对外传播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有其世界意义,也是对时代需要的回应,但在复杂的国际舆论和话语场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西方民族中心主义惯习与意识形态干扰
民族中心主义指“个人判断其他文化比自己民族的文化低的度”[16]。个体或团体对其所属的文化群体的文化充满自信并加以推崇,这本无可厚非,但民族中心主义却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以牺牲他民族文化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为前提,是典型的霸权行径,与文明平等交流的理念背道而驰。近代以来,借助经济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与此相应,西方国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形成了西方民族主义下的话语霸权。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反对民族中心主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不可遏制的历史潮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性质是“人民至上”,旨在寻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这与西方世界一直以来所推崇的西方自由价值有着本质区别,势必会引发西方世界的批判与反对,认为中国的崛起及其所倡导的理念“会撞到自己、会堵了自己的路、会占了自己的地盘”[17]。此外,意识形态的不同一直是西方世界,特别是反华势力攻击、抹黑中国的直接原因。意识形态的偏见使西方世界无法客观、正确地看待中国所提出的新概念、新表述,这也阻碍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国际社会的接受与认可。
(二)中外文化观念体系和语言表达方式差异的影响
文化的观念体系指“文化在发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对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也表达了特定文化群体所共享的对社会现实的理解”[18]。由于制度和认知结构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在文化观念体系上的差异也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群体间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包含的互利共赢、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文明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与强调“天人两分”“个人本位”“公民社会”的西方文化观念相对立。这种文化观念的巨大差异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但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文化误读甚至文化冲突。如何跨越文化的边界,以文化间性的立场,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面临巨大挑战。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连、不可分离。深植于一定文化传统的语言系统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习惯和言外之意,这给语言间的转换行为,即翻译增加了难度。就英汉语言文化间的比较,连淑能教授曾指出,汉语“重意会,轻言传,重心理意念而不重形式结构”[19],是一种较多使用动词与重复性话语、语义的抽象化程度较低的意合语。而英语采用形合法,重形式结构的协调,是一种较多使用名词、忌讳重复性话语、擅长抽象表达法的形合语。同样,中国人“整体性”“模糊性”“归纳型”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分析性”“精确性”“演绎型”的思维方式也差别显著。虽然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不能否定中西方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但超越此类差异所带来的文化与地域边界却并非易事。相反,由此而带来的误读、误释却比比皆是。例如缺少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发展实际基本了解的西方受众容易将中国的“天”理解为“Heaven”(天堂)、“道”理解为“Doctrine”(教义),或者将中国的“全过程民主”与西方的民主概念进行机械对应,等等。这里既有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也与译者的翻译质量不高以及中国原创理念在海外的阐释度较低、宣传范围较窄有关,给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播造成了困难。
(三)“西强我弱”世界信息传播秩序与国际不稳定因素制约
“从中国国内来看,国际传播格局‘西强我弱局面判断由来已久。这个‘西包括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我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20]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形成与变迁是国家利益争夺、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诉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控制世界主流话语的生产和传播”[21],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受制于“后发劣势”,在国际舞台上不仅面临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叫响难信任”的自我言说困境,还常常受到西方国家的抹黑。而这些莫须有的诋毁借由西方国家发达的传媒技术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二次传播、多次传播,误导了世界各国的媒体及其受众,严重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形象。当前,虽然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加上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同西方国家间的“传播逆差”存在缩小的可能,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国际、国内两方面的诸多挑战,打造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软实力和话语权任重道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冲击下,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世界的主题,但全球治理秩序也面临着来自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挑战,国际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这给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推动构建信息传播新秩序增加了难度,也会影响人类文明新形态海外传播的效果。
总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受到国际、国内两方面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并没有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探索有效方法和创新路径,其中话语实践创新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话题。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话语实践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作为党和国家的最新政治话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推进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外传播好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争取国际话语权、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在全面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及其国际传播的机遇与现实挑战的基础上,可以从话语构建、话语转换和话语传播三个向度入手,超越中外意识形态、文化观念、地域范围等影响因素的边界,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全球的有效传播。
(一)立足发展实际,进行话语的本土构建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内涵一定要以中国为观照,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中国话语的主体性,确保中国话语的真实性,增强说服力。
一是要以“理”服人。从本质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持续奋斗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对外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就一定要全面、准确地利用好中国事实、中国案例,从实践与基层中挖掘新材料,确保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构建立足实际,增强话语构建的真实度与科学性。
二是要与时俱进。作为具有强烈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科学理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内容建构要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在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实践的同时,注重对国际热点话题的关注。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发展难题的回应,积极推动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可,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内容的包容性与感召力。
三是要加强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个刚提出不久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新概念,对不少海外受众来说依然较为陌生。因此,我们应整合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组织社会各界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内在特征、生成逻辑、当代价值及其与其他重要概念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与解读,阐明道理,为增进国际受众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同创造条件,防止被部分西方国家“先入为主”地曲解、抹黑,误导受众。阐释时既要贴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本身,确保理论阐释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的同时,也要“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用对方听得懂、听得进、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22]开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诠释与宣介。
四是以“情”动人。“共情是一种人类基因中固有的进行沟通的原始能力,体现了人类之间渴求相互理解的精神需求。”[23]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希冀,“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24],重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权利和情感需求。因此,话语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人类共通的情感脉搏,结合国外受众的关注点与现实需要,加大对那些能够引发国外受众共鸣的、人民群众身边实际发生的“事实”的描述,将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弱化意识形态色彩,构建更具有传播力、影响力和通识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表达体系。例如5集系列纪录片《国道巡航》,由中联部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芒果TV联合出品,于2023年2月13日起在中国内地播出。该片通过“AI虚拟主持人”华小夏沿着318国道探访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鲜活案例,展现了一幕幕生动鲜活的基层故事,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解决贫困、城市交通治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世界性难题的创新案例,既分享了中国方案,又能让不同文化的受众产生共鸣,呈现出“我国的社会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引领的”[25]客观事实,借助共情有效传播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内涵。
(二)跨越语言桎梏,实现话语转换的多维忠实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就是“异语场景中人类借助翻译实现的信息传递,是有符际交换(主要是语言转换)的传播”[26]。语言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如何将其内涵忠实准确地传递出去并获得海外受众的正向理解,话语间的转换即翻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语言层面应忠实于原文的文本内涵。译者应在吃透、弄懂原语文本内涵的前提下,参照目标语国家的语言形式与表达习惯,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概念精准、流畅、传神地翻译出去,不出现漏译、误译等错误,确保原文的字面意义及其言外之意得到忠实的翻译,使海外受众能够轻松了解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涵义,扩大人类文明新形态海外接受范围。
其次在文化层面要忠实于原文的文化价值。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语际行为,语言间的转换是其本质特征,翻译效果能否实现,除文本因素外,更要受文本外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翻译若只拘泥于追求文本语言层面的机械对应,忽略原文文化价值在海外读者群体中的对接,容易产生“文化折扣”,导致原文内容价值的损耗,甚至误译、误传。比如“改革进入深水区”中的“深水区”,就不能简单按字面意思翻译为“deep-water area/zone”,因为“deep water的意思是a difficult, ofte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r condition,即意指困境或尴尬的境地,这有可能让读者以为我们的改革出了问题,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符”[27]。同理,“民主党派”应翻译为“other political parties”而非“political parties”,否则会落入西方敌对势力抹黑我国党和政府的话语陷阱。“党的建设”译为“to strengthen the Party”,而非“Party building”,否则容易使西方世界受众联想起“冷战”时期的苏联共产党及其政策,导致对我国外交理念的理解偏见。这类例子很多,体现出在进行话语转换时,译者在追求文本语言层面忠实的同时,应视“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话语机制转换过程”[28]。为实现话语等效,译者要“适配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语境,契合其认知逻辑和思维方式,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抽象性概念进行具象化转译”[29]。
再次,在译者层面要培养国内高层次翻译人才与挖掘海外传播者并举。忠实、有效地对外传播人类文明新形态思想,离不开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全球视野的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高素质翻译人才队伍。国家可以与海外国家联合培养翻译人才,推荐和选拔国内译员到国外进修或选派国内译员到中国驻外媒体工作,帮助译员切身体验国外的风土人情,增强译者群体的跨文化翻译能力。同时,还应该注重海外汉学家、国际青年代表、在华留学生、在华的外国媒体从业者等人力资源,借助其天然的语言与传播优势,鼓励他们关注中国、积极向自己的亲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群体力量,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忠实翻译、柔性表达和多主体传播。
最后,在管理层面要建立严格的把关程序,确保话语转换的忠实准确。在对外译介中国政治话语时,除了译者应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提升个人工作水平外,管理机构的指导和规范也至关重要。以承担党和国家对外宣介任务的国际传播机构即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组织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在组织译员翻译时,要求译文需要经过中青年中国专家初译、外国专家润色、中国资深翻译初核、中国资深翻译复核、中外专家集体研讨疑难问题、外国专家第二次润色、中国翻译核定人员通读、中外专家第二次集体讨论修改、中国专家再读清样定稿等九道工序[30],这种严谨的翻译流程组织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遵循传播规律,提升话语传播效能
“话语传播是话语内容实现效能转变的重要方式,而传播方式则是影响传播效能的直接因素”[31]。为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和中国形象亲和力,在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时,我们必须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提高传播艺术。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推动融合传播。对外宣介人类文明新形态离不开各类传播媒介的使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发挥作用。而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的更迭,多元平台发展,4k/8k、5G、VR、AR等新型传播技术广泛应用,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的多模态全媒体传播体系正在形成,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国际传播平台呈现出新生态。因此,对外传播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跨媒介跨产业融合,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更好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32],特别是要高度重视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
二是多元参与,“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相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与内容生产同样重要。一方面传播主体上,既需要国内学界、业界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努力把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阐释好、传播好,也应充分挖掘国际友人这一宝贵的传播资源。“他们往往既懂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发展实情,又熟知其祖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通过国际友人讲述中国故事,可以发挥他们‘贯通中外的巨大优势,直接向其国民传递真实的中国形象,正如传播学的‘皮下注射论一样,会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33]例如,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外籍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大卫·弗格森(David Ferguson)基于其近20年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撰写了《南通故事》《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发现苏州》《守望·北京》等多部图书作品,还在《人民日报》、中国网等媒体发表报道,用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真实、可爱的中国形象,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发展理念与政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传播媒介上,鉴于当前“对外传播领域‘西强东弱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转变,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仍处于支配地位,掌握着国际主流媒体和传播渠道、占据着国际传播市场的主要份额”[34]的客观现实,在实施中国本土媒体“走出去”战略,大力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国际媒体平台讲出中国理念。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外交部发言人等机构和个人纷纷在YouTube、Facebook等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开通账号并传播资讯就是很好的尝试,有利于扩大中国政治话语的传播和影响范围,还可以主动设置议程,积极回应西方的“污名化”攻击。
三是贴近受众需求,选择易于引发受众关注的内容,实现国际传播精准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平等包容的文明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交流互鉴的交往观等内容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我们对外传播人类文明新形态时需要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从受众出发,借用融通中外的故事来讲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抽象概念,将“我想说的”与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以赢得受众的情感共鸣。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受众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传统和认知习惯各有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实地走访、大数据筛查、网络问卷等方式掌握受众的现实需求与话语偏好,多采用受众易于理解的方式解读和传递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到“一国一策”“一地一策”,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
四是要高度重视受众反馈,健全话语传播的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应借助多种渠道收集不同国别、不同群体受众的话语反馈与评价,掌握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海外受众群体间的认知状况,及时调整传播方案和策略。当然,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程。海外受众由于自身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教育及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在解读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政治话语时,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在衡量传播效果时,应立足受众生活地区、年龄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等特点,按比例选取调查样本,确保数据来源科学、全面,通过效果反馈来选择适当的话语传播方式,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话语效能。
四、结语
回望历史,人类的文明交流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可否认,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互利共赢、交流互鉴的文明发展新理念,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思想性公共产品,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初心与使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35],积极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传播对“加强与国际话语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与中国大国身份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36]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我们要在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价值内涵、实践路径的基础上,掌握其文本形态、主题类型、叙事方式、修辞策略等话语传播特征,充分认识其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全球化语境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话语、机制与路径创新,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传播矩阵,坚持对话原则,处理好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知识话语、历史话语、国家话语”[37]之间的关系,久久为功,不断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立足于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并将之向全球进行转译和传播,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进步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14.
[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4.
[4] 尹艳秀.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生成·科学内涵·实现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50-160.
[5] 刘勇,邱雨.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22(8):22-29.
[6] 王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9-16+181.
[7] 杨奎,刘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生成、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2):12-19.
[8] 沈泉鑫,郑岩.回溯与展望: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59-66.
[9] 林槟,董敬畏. 人类文明新形态: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J].深圳社会科学,2023(2):5-13+25.
[10] 李庚香.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领导科学,2022(4):5-14.
[11] 吴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与中国叙事[J].探索,2022(4):13-26.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13]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4-15.
[14] 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18):5-7.
[15] 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70.
[16]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0.
[17] 习近平.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8(2).
[18]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8.
[19]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5.
[20] 姜飞.互联网国际治理的中国智慧[J]. 人民论坛,2017(4):50-52.
[21] 张毓强,潘璟玲.交流与互鉴:文明视域下的全球传播新格局[J].对外传播,2021(10):71-75.
[22] 李宝贵,刘家宁.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内涵要素、功能价值与实现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47-59.
[23] 王嘉.超越巴别塔:共情传播视角下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研究[J].新闻春秋,2022(3):63-70.
[24] 颜晓峰,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65.
[25] 韩震.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J].人民论坛,2021(34):16-21.
[26] 尹飞舟,余承法,邓颖玲.翻译传播学十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0.
[27] “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基本规范英文”编写组.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基本规范·英文[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3:56.
[28] 祝朝伟. 翻译的话语等效与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创新[J].中国外语,2020(2):4-12.
[29] 王华,赵雨.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范畴、逻辑与路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3-24.
[30] 祝朝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的英译方法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J].外国语文,2020(3):83-90.
[31] 颜苗苗.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多维审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39-48.
[32] 胡安江.关于提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传播力影响力的建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3-03(5).
[33] 赵新利.积极通过国际友人开展国际传播[J].公共外交季刊,2021(3):21-27+125.
[34] 郎帅,辛璐璐.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及其未来进路[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3-120.
[35] 张青卫,赵莎莎.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核心密码[J].重庆社会科学,2022(12):6-18.
[36] 刘燕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4(1):33-46.
[37] 李华君,王沛佳.“讲好中国故事”的对话哲学、话语间性与磨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5):61-67.
The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Discourse Pract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
Ren Qingliang1,2 Yan Gongjun3
(1.Graduate School,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31;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Hubei443002;3.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31)
Abstract: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world civiliz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world significance of it are accurately understood and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 must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 and reflect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i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and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of Chinese values.
Key Words: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