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主体性: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4-06-25 09:28:00丁一任鹏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丁一 任鹏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也是唯物史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生动体现。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以及权力主体。从唯物史观视域考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有利于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立场指向。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与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再现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核,回答了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等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体现了在人民主体性引领下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和权力主体性。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文化主体性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途径和机制研究”(2022NDYB23)。

[中图分类号] D60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5-0061-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5.004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取得重大理论成果——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系列有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其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继续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1]。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必要从多角度加以理解,以期更好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中国共产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人民性始终是党的创新理论最鲜明的理论品格。“以人民为中心”既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又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和鲜明立场,也是唯物史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生动体现。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实践与认识的主体、价值与利益的主体以及权力与执政的主体。从唯物史观视域考察习近平文化思想,其实质在于不仅仅把文化理解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深刻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源于谁、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等系列问题及其统一性。

一、文献综述

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当下学界最关注的话题。学者从理论层面分别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容体系、本质要求、理论意蕴与原创性贡献,从实践层面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文化新形态、文化新使命新任务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从唯物史观视角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献较少。方世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包括有关文化的价值、权益、安全,传承、交流、创新、领导、主体等重要论述,构成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意蕴的有机整体,并着重从“文化价值论、文化权益论、文化安全论、文化传承论”四个方面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2]。赵辉辉则从“政党领航论、历史辩证法、精神动力论、人民主体论、文明形态论、世界历史论”等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3]。骞真从哲学角度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政党”与“群众”的辩证统一,是党群融合的光辉典范,强调文化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统一性[4]。

从人民主体性维度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献极为有限。意娜从文化实践的视角论述新时代文化发展,进而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她认为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包括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紧紧依靠人民的文化原则、不断造福人民的文化发展目标以及牢牢植根人民的群众路线[5]。

总体看来,尽管从唯物史观进而从人民主体性角度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献较少,一方面反映了作为新思想的研究有一个逐渐拓展的过程,也凸显了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有限的文献也为从人民主体性视角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研究思路上的借鉴。

二、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内核

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内在统一,文化是历史进程中实践着的人的实践产物,历史演绎文化,是文化的根,文化承载历史,是历史的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显然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必然表现为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集结统一,物质财富的创造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而精神财富创造实践则是物质财富的源流与根脉。

得益于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实现了从英雄史观向群众史观的革命性变革,而作为唯物史观理论基石的群众史观,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如何创造既有历史文化又不断继续创造新的历史文化的事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对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文化生动实践的理论回应与现实观照,其文化建设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要。早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6]288,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在其现实性上就表现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文化。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更是文化的主体,是历史文化“创造者”和“见证者”的统一体,也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的统一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的实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即人民文化主体论。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诞生之前,文化在“现实”之外是唯心主义文化观的真实写照,诚如黑格尔从“绝对观念”出发理解文化,认为文化只是思想的形式,更勿奢谈从“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对立统一”[7]关系中理解文化的本质。这与西方长期受理性形而上学的影响密切相关,唯心史观往往从理性或自由意志视角看待历史与文化,割裂文化与实践。不同于唯心史观对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理解,实践——“感性对象性活动”既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在历史与文化的统一中也被视为其文化观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首次摆正了观念与“物质实践”的关系——不是观念“解释实践”而是“物质实践”解释观念[8]92。文化与实践的本质联系深刻体现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56这一经典论断中,社会生活本身涵盖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化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亦即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辩证地统一了历史文化与“现实”,揭示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之基在于现实的人及其文化实践。一方面,正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不断把握感性世界的进程中,造就了历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揭示了历史本身的苍白及其“丰富”的本质:“‘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的‘任何惊人的丰富性都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创造、拥有并为之‘战斗。”[9]295面对鲍威尔对立“精神”与“群众”的错误观点,他们更明确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9]286。另一方面,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对象性关系的普遍存在,从而奠定了对象性活动产生的基础前提。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活动的主体必然是从事文化实践的人,正是他们创造了实践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实践——“感性对象性活动”出发理解历史和文化,首次确立了人的历史文化主体地位,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

与此同时,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中,唯物史观把“人的产生”或“人的形成”从“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中解放出来,把“人的自我产生”还原为“一个过程”[10]320。在“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中,唯物史观进一步将历史文化实践主体从黑格尔的“宗教、家庭、国家”等市民社会复归“向着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10]298。也即是说,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人的现实生成过程演化了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由此,立足历史文化的“现实的人的物质性实践”尺度,唯物史观把历史文化过程化,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文化的实践和实践的文化”统一的过程,文化的真正主体是人民。文化即人化,文化即人民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的文化实践导向,并一以贯之。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在讲话中首提“为什么人的问题”,表明文艺创作的人民立场,并视其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1]857。邓小平则把“人民”喻为“文艺工作者的母亲”[12]209,在给文艺工作者四大的祝词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12]209。江泽民在中国文联六大、中国作协五大的讲话中,号召把艺术创造与进步融入人民的历史创造与进步中,要求“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13]。胡锦涛在中国文联九大、中国作协八大的讲话中,提出人民在心中的高度决定艺术的高度,指明艺术常青之道在于“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论”内核,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发展的基本方略。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鲜明的工作导向,奠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内核。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首先从本质上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6]288。其后,在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源于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我是谁等问题作出创造性回答,指向文化的人民主体性向度。诸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文化的人民实践性根源,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谁、熔铸于谁的同时,强调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5]。针对文化建设依靠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6]290,也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6]289;在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示,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涌流文化创造的源泉。针对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288-289。针对文化建设中我是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文艺工作者,不要做“表面文章”,而是要“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去创作,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16],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6]289,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当然,源于谁、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等问题在文化的实践以及实践的文化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使命,深刻表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内核。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文化实践主体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主体性向度的一个总论,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56,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文化生活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民文化主体论显然预示着人民是文化实践的主体,人民既是文化的源泉,更是文化的“剧作者”。

在唯物史观看来,实践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维系自身存在的需要,由人自身活动引起并自我调控的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由此,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变革实践等实践领域,在相应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形成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物质生活是主导,对其他领域起制约作用。一言以蔽之,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295,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表明了实践之于历史的本体论意义,历史即活动史,是实践史也是文化史。进一步,能够自觉主动“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只能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民,人民是历史实践的主体,内在的是文化实践的主体[9]295。

在完全意义上,只有充分理解人民文化的实践和实践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人民文化主体性。首先,文化实践的内容与形式皆由人民决定,不管是物质文化生产、精神文化生产还是政治文化生产。作为对象性活动的文化的实践如果脱离人,只是抽象的思辨,无法真正理解实践的文化的本质。文化实践的主体是人毋庸置疑,尽管在文化实践中每个人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等同,但参与文化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始终是人民群众。

得益于人民首先是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物质财富,即广义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唯物史观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理解人的本质及其与世界关系,劳动实践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即从劳动过渡到物质生产实践。本质上,劳动实践是涵盖文化实践在内的一种社会实践,同文化与历史关系类似,文化与社会也融为一体,且相互诠释[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感性存在以现实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作为类的人的生存繁衍有赖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即物质资料的生产[9]531。在社会生产力视域中,劳动者或劳动人民始终作为实体性要素存在,也是人与自然物质转化的能动性要素。作为主体性存在,劳动人民以自身尺度改造自然,同时受自然的束缚,并在彼此的改造与束缚中,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本真,物质生产活动最终演变成现实的物质性活动。随着科技进步、劳动工具改善等劳动人民本质力量的提升,从根本上推动着物质文明进而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民参与或直接创造精神财富,即精神实践,最终呈现为多种样态的文化实践。精神实践彰显了人的主体性特质,表现为人与世界关系及自我意识的确立,也是人与作为本能性存在的“物我一体的”动物的显著区别。作为人类总体实践的一部分,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精神生产实践,为精神实践提供物质基础,离开物质生活资料及物质手段的精神实践只能是唯心主义的信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9]525。同时,精神生产实践又影响和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实践,即精神生产力对于物质生产力的反作用。只有这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9]534。正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来考察人类的认识现象,以实践为中心,文化实践的种种样态才得以丰富和发展。正所谓“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9]526。从实践的原则出发审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也是阐释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在政治实践中,人民作为社会性存在也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创造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在阶级社会的政治文明实践中,人民群众呈现出社会变革的主体地位,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承担着各种社会关系的改造,创造社会生活本身。尽管唯物史观不排除历史人物在社会政治实践中的作用,但人民作为政治实践的主力军、政治文明的创造者的地位没有改变。“人民群众的社会政治实践决定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和性质,同时决定着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及未来趋势。”[17]换句话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的政治活动实践,离开人民参与的政治活动实践只能是可笑的梦呓。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文化实践的主体——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政治文明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基础,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在革命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创造了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邓小平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8],从而建立起富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是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文化实践导向,才造就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国本、国运的高度看待文化,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到“坚定文化自信”再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无一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文化实践主体性,“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19],巩固各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在履新党的总书记当天,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时强调,中华“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源于“中国人民”,正是依靠其“勤劳、勇敢、智慧”,才“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6]60。其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相继提出文艺创作的根本方法、兴文化的根本动力以及繁荣文化的根本导向等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无一不指向人民及其文化实践。如“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6]293,深刻揭示了“方法千百条、扎根人民第一条”的道理。面对如何“兴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问题,他强调根本在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针对文化的繁荣,作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21]等指示。所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要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文化创造、尊重人民文化实践的真挚情怀,又表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文化实践的主体性特质。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文化价值主体性

人总是合目的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或者说人类实践本身带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性以及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实践内涵有特定的价值关系和利益关系。因此,在唯物史观视域中,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与利益的主体内在地包含在人民群众实践主体中。与此相关,在文化领域,人民作为文化实践的主体,自然也可以推导出人民是文化价值与利益的主体。

哲学上的价值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世界之间,以实践为纽带的一种合目的特定意义关系,反映客体属性之于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从主体性视角看,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区别于物我一体的动物,正是人的实践在不断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同时,推动自我与他者发展中创造并实现价值。与唯心史观不同,唯物史观把人民作为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利益主体。源于唯物史观确立价值与利益的主体时,都把“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等问题作为重大原则,追问包括文化生活在内的人类社会领域的价值主体、价值根据、价值分配以及价值评价等问题。与“解释世界”的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此基础上,列宁强调了世界的惰性以及人“改变世界”的积极主动性与自为性[22]。“改变世界”的哲学一方是人,一方是对象性世界,人的主体性驱使对客观世界意义的倾注以及合目的性的改造,由此产生谁来评价与改变及其对应标准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追问。

人民文化的实践所创造的实践的文化,其价值考察理应如此。从唯物史观视域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必然涉及文化的价值主体、文化的价值立场等问题。从文化价值创造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揭示了文化问题上的世界观,确立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揭示文化的人民主体性。受文化世界观的决定与影响,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观亦从现实性人民性实践出发来考察历史文化,从主客体及其关系的视角去看待历史文化,赋予感性对象以实践意义,揭示人民是文化价值创造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文化与人民的“需要与被满足”的价值关联,强调“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289。从文化价值评价来看,作为文化价值创造的主体——人民天然是文化价值的本质和源泉。不管是文化的繁荣发展,还是文化的价值生成与评价,其主体尺度只能从人民主体中探寻答案。而且,文化价值的人民创造过程本身也是人民不断进行文化价值选择以及文化价值预期实现的过程,文化价值评价伴随过程始终,并随着文化实践的深入不断提升其能力。再者,唯物辩证法把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价看作辩证统一体,文化的实践中,也只有把作为文化价值创造主体的人民同时作为文化价值评价的主体,才能科学理解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目的。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6]289这一论断的真谛所在。

在文化的实践中,探讨文化价值离不开文化利益的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价值、利益或需要的关联性,人的实践正是在其共同作用与指导下才得以展开。在文化领域,人类文化价值的创造或文化生产本身源于利益或需要,正如交往的需要才导致语言文化的产生。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满足需要与实现利益的过程构成了人的现实性实践,可以说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和改变文化需要的过程史。作为唯物史观的鲜明特征,基于人的生理本性或者说自然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开启对利益及其主体的揭示,按照先解决“吃喝住穿”等生存的前提才能“创造历史”的逻辑,提出了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8]79。从私人或者说个人利益出发,历史发展的原初动力落脚在了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上。

唯物史观并不止步于揭示私人的利益及其主体性问题,而是考察包括文化利益在内的所有利益的社会属性,揭示了人民的利益主体性问题,理所当然涵盖人民文化利益主体性。一方面,考察“私人利益”,不只于逻辑上的先在性,更在于联结“人和社会”的“唯一纽带”正是“私人利益”[10]184,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作为社会关系的动物,人的根本属性在于社会性,而利益恰是社会性联系与交往的基础,进而产生高于物质生活本身的涵盖文化生活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个人需要或者利益又离不开社会关系或社会联系,否则,在文化领域中不但文化利益或需要得不到满足,文化利益主体性更无从谈起。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人民文化利益主体性的内在逻辑,一个从文化的实践主体性到“合目的”的文化价值主体性,进而“合目的”的文化利益主体性生成的逻辑,不仅表明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文化价值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利益的享有者。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激发人民的文化价值创造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强调,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明确了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11]863文化立场,阐明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化价值与利益等问题。邓小平注重文化的人民利益主体性,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对人民负责、了解并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并从社会效应的角度强调文化的人民价值主体性,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精进技艺的同时,“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12]2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的价值主体性与利益主体性。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文化与人民的哲学效应关系,“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6]290,强调了文化的价值在于满足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民的需要,并指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民的现实性——“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6]291,以此号召文艺工作者与人民感同身受,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文化养分。倾注笔端的应该始终是人民关注、关心和需要的,如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以及人民的喜怒哀乐等等,尤其要通过文艺作品坚定人民的信仰、信念,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6]291。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优秀作品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在于,是否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6]290。并强调只有植根于现实性实践,文化“才能发展繁荣”;只有坚持人民的文化价值与利益主体性,文化“才能充满活力”[6]291。

五、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文化权力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6]293,其中“我是谁”的追问表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有关文化权力的思考。文化权力除了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开展文化创造、文化作品保护等一般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在唯物史观视域中更涉及文化领导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命题,也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洞察发展大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判断,为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化权力主体性提供了根本依据。

权力与国家在唯物史观语境中关联密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国家的现实基础”问题,指出“国家政权”的产生“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取决于“这些现实的关系”——“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23]。表明国家及政治权力根源于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而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主体是人,即现实中的人民群众。由此,国家、权力及人民的关系变得清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权力的主体。文化权力的主体亦属于人民,这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具有内在一致性。唯物史观告诉人们,当人民群众没有成为自觉主体之前,没有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之前,抑或没有彻底解放之前,只能通过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执掌包括文化领导权在内的国家政权的活动。中国共产党源于人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她能代表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从最根本意义而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人民始终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主体,包括文化权力的主体。

唯物史观揭示了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力的内在统一性,为人民确立包括文化权力在内的一切权力的主体性夯实了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表明,国家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24]113,源于不可调和、无法自解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不得已的自保手段,正所谓“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4]112。现实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异化了脱胎于国家的公权力,变成了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少数人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特权。这种权力的分布与分配由人们的生存实践现状来决定,只要生产资料依旧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权力分配的正义就无法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打破了这一现状,生产资料第一次为国家即人民所拥有,从而使国家权力即社会公权力与人民权力的统一成为可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在文化实践领域亦如此。

与权力相关,涉及权力的执掌和运行,即通常意义上的执政。政治学一般从“统治”的角度理解执政,获得法定地位的阶级通过“统治”手段调节群体利益的行为,作为延伸到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实践活动,标识了公权力的归属。本质上,唯物史观对于执政的理解虽有一般政治学意义的“执政”组织形式,但手段却从“统治”变成了“服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表明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283。显然,“独立的运动”而建立起的无产阶级政权其主体必然是“绝大多数人”,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执掌涵盖文化权的政权的主体理所当然是人民。

当然,从文化权力主体性而言,人民是国家文化权力及其执掌的主体,从“党的文化领导权”而言,人民同时又是相对客体,受党领导的国家权力的支配和制约。这是由生产力发展现状进而经济基础现状决定的。一方面分工限制,选举或委任“代表”代替人民直接行使权力依旧是不二选择;同时,事实上存在的生产资料占有与使用状况的差异,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情形。因此,就文化权力及其运行而言,人民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并不背离人民的文化权力主体地位,恰恰是人民文化权力主体性的展现。

一方面,从主体地位看,人民作为文化权力及其运行主体地位的实质没有改变,是人民赋予了党领导治理国家以及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包括领导和管理文化事务的权力,党的文化领导权来自于人民。另一方面,从党群关系看,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密切联系,在文化权力及其运行中始终能清醒地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问题。把党的文化领导的依靠力量、价值导向、评价标准都建立在人民性之上。因此,党以人民的名义行使党的文化领导权,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又使党永葆先进性,实现文化领导权与忠于人民的执政伦理取向的统一。

正是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文化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确保人民文化权力主体地位,彰显人民文化权力主体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精辟指出了文化与人民的关系,“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11]864;同时,他强调了文化的人民权力主体性,认为那些“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的人,“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11]864,也终究难逃被人民抛弃的命运。邓小平在对党群关系的论述中,提出“领导就是服务”、工人阶级的政党“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工具”[25]等深刻论断,表明了人民的政权主体地位。文化与政治关系密切,没有超政治的文化,文化是政治的一部分,因此,人民的文化权力主体性也能在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即服务、政党即工具等论断中集中反映。

奋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高度,秉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大限度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6]。把文化权利作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体现文化权作为基本人权的中国特色与实践,致力于全面协调文化权利与经济、社会及政治权利的发展,并把人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基本途径建立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之上[27]。其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文脉、国运高度布局新时代文化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出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强调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坚持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文化作为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作为战胜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这些文化建设的布局,根本上服务于人民的精神需求,鲜明彰显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23-10-09(1).

[2]  方世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109.

[3]  赵辉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12-26(4).

[4]  骞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11-24(1).

[5]  意娜.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维度阐释[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6):10-18+2.

[6]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7]  路向峰,王嘉莹.走向实践的文化:唯物史观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社会科学研究,2022(5):159-16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152.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18.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16]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97.

[17]  任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2:175.

[18]  邓小平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2.

[19]  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71.

[20]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王沪宁主持[N].人民日报,2018-08-23(1).

[2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22]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3.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7-378.

[24]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5]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26]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27]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from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ngYi1   Ren Peng2

(1.College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2.College of Marxism,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200)

Abstract: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 of Development reflects the subjectivity dimens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It is also the vivid manifestation form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hows the people is the historical subjectivity, practical subjectivity, value subjectivity and power subjectivity. Th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ity dimens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from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conducive to revealing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the standpoint. As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t Culture Theory,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centered around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 of Development, recreat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swers such question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must face as who to rely on, for whom, who I am, and embodies practical subjectivity, value subjectivity and power subjectivit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guided by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Key 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 of Development; cultural subjectivity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高举旗帜谱写首都文化发展新篇章
学习与研究(2024年1期)2024-01-23 08:11:21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建设有温度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科学导报(2023年92期)2024-01-06 05:44:03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30:46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 1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