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作业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分析、比较、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语文作业中发展提升学生指向思维能力方面有可观的价值。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作业;指向思维能力;思维训练工具;原则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作业不仅要减少数量,响应“减负三十条”;而且还要肩负着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科知识学习,培养分析、比较、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设计相关的作业以培养指向明确的思维能力;而学生则要通过作业实践以巩固、发展、提升这些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和灵活性以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作业设计为例,开展发展学生指向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做些具体的阐述。
一、借助思维训练工具,发展提升思维能力
(一)运用概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有几组“三” 的运用,请在文中找出并说说有关“三”的人物及事件。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篇幅比较长,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过程中,运用勾画、批注、归纳等学习方法,直接领悟有关“三”的人和事,比较容易找出直接显现在文本表层有关“三”的字眼,如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吃酒,三人指鲁达、史进、李忠,交代故事中的人物;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未及三个月……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三回五次劝得他住……在这一过程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是,故事发生的三个主要地点,鲁提辖三激郑屠,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店小二的三次反应等有关 “三”的事件就比较难,学生未能全部理清并加以概括。这些信息隐藏在文本里,学生要认真思考蕴含在文本中的事件,在捕捉与“三”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中,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方法,结合故事发展的连续性或故事情节, 从而揭露出有关“三”的人物、事件的规律性联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运用比较,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作业2:阅读文本,填写表1和表2,回答问题:
1.“三激”郑屠这一问题直接而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为什么非要写“三激”?
2.如果把“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简扼写成“鲁提辖只三拳把镇关西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一命呜呼。”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学生必须依照要求仔细阅读文本并填写表格,在理清“三激”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鲁提辖与郑屠的言行比较,经过思考、分析,清楚地认识到鲁智深粗中有细、不逞匹夫之勇的性情,进而完成作业,具体如下:
生1:“三激郑屠”进一步激发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整个过程中,郑屠的三次反应与鲁达形成对比,突出鲁提辖的威猛,郑屠的狼狈,充分体现了鲁提辖和镇关西各自的性格。
生2:“三激”郑屠是为教训郑屠找借口。在潘家酒楼,鲁达听了金氏父女哭诉悲惨遭遇后,拍案而起,立刻就要去惩罚恶人郑屠,史进、李忠两人三回五次劝住他。可见鲁达对郑屠的罪恶行径是非常痛恨的,堪称嫉恶如仇。
生3:“一激”或“二激”不能挑起郑屠的无名火。鲁智深使用激将法,逼得郑屠与自己动手,使郑屠落入计谋,为教训郑屠找到一个漂亮、合理的借口。
生4:鲁智深与郑屠本无仇恨, 如果来了便打很不占理;如果郑屠不还手只去报官, 鲁智深便要吃官司,这样一来不能达到鲁智深想要教训郑屠的目的。
生5:鲁智深很聪明,与恶人斗争讲究策略,等金氏父女安全离开才找郑屠算账。其实,这正表现鲁智深性格中的另一方面,“智深”——粗中有细,不逞匹夫之勇。三激郑屠表现鲁智深为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坚定和机智。
可见,这样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纵向思考,使学生思维更具深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关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6:“三拳”描写,从郑屠的感觉上写, 第一拳从味觉角度比喻,第二拳从视觉角度比喻,第三拳从听觉角度比喻,写出了鲁提辖的威猛,郑屠的狼狈,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而且使情节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生7:“三拳”描写,打的位置不同,一拳重似一拳,精细地描摹了郑屠被打的深浅程度;郑屠挨拳的三次反应,精确地写出了郑屠一步步变化的狼狈相。
生8:三拳打死郑屠是高潮,必详写。略写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鲁达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的痛快淋漓,失去了强烈的感染力。
生9:这个情节是运用细节描写它渲染了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恶人郑屠遭到惩罚的过程,读起来心情不受压抑,很畅快。一句话,很解恨,痛快淋漓。如果改了,简是简了,但不能生动再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不能突出鲁达对欺压人民的恶霸毫不留情的鲜明个性和鲁达嫉恶如仇、惩罚恶人的勇武、坚定不移伸张正义的性格。
学生通过表格填写,完成了对“三拳”描写的阅读,通过“第一拳”“第二拳”“第三拳”的比较,明确了“三拳”描写的相同点:拳打郑屠时都先制造舆论;不同点:打的位置不同、描写的角度不同、郑屠的反应不同。在比较中,学生透过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的精彩描写,感受到鲁达嫉恶如仇、惩罚恶人的勇武、坚定不移伸张正义的形象。在对鲁提辖的形象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想象、联想、整合等基本思维方法,形象思维能力获得提升,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三)运用探究,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鲁提辖的性格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教师一般单纯地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鲁提辖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小说运用什么方法来塑造鲁提辖的性格?如果我们按照这一固定的方法提问,势必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当人们头脑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多次重复感知后,必然会逐步形成较稳定的心理反应,这就形成了心理定势。心理定势不仅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知觉认识,对事物的反映评价,而且影响思维活动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思维定势以过去反复多次的感知为模式去思考问题,去描述事物,其结果是雷同化、模式化、单调化、枯燥化,这些都是形成创造思维的重要障碍。
如果把上面的作业改为: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追捕。在逃亡途中,经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即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那么鲁提辖的姓、字、法号跟性格形象有关系吗?(作业3)
这个问题避免了雷同化、模式化、单调化、枯燥化,围绕文本的核心提炼出探究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体现鲁提辖性格的语句,并作批注;大体勾勒出鲁提辖的性格形象:粗鲁,急躁、豁达大度、有勇有谋、胆大心细;通过思考“鲁提辖的姓名、字号、法号跟性格形象的关系”,通过想象、联想,整合鲁提辖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进而得出结论:鲁提辖的性格层次巧妙地隐含在他的姓、字、法号中,即:鲁且达,而又智深。首先是“鲁”,粗鲁,急躁;其次是“达”,豁达大度;再次是“智”深,有勇有谋、胆大心细。
显然,这一探究性作业赋予它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小说中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等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过程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方法,这些方法反映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并引起他们的讨论和争论,使学生越来越接近正确的结果,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提升。
(四)运用思辨,发展辩证思维能力
作业4:鲁达生活在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他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鲜明的性格,我们生活在当代法治社会,应该怎样看待“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行为呢?
在解读“水浒精神”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往往愿意接受和肯定书中绿林的英雄性和江湖的豪侠气,而忽略了那些人物身上存在的思想的非理性和行为的非人道。至于鲁达,他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的品格应大力发扬;他的精神虽然可嘉,但其以暴惩恶打死人的行为并不适应于当今的法治社会。今天的我们应当增强法治观念,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要科学理性辨析侠义精神与法理精神,要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崇尚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弘扬讲仁爱、崇正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核心理念;但应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基于阅读和生活实际,通过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问题,识别文本所隐含的情感、观点、立场,结合时代特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行为进行评价。评价过程证据充分、合乎逻辑、鲜明观点,在评价中发展提升了辩证思维,充分表现了学生具有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核心素养。
二、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应遵循的原则
作业设计要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必须遵循两个主要原则:
(一)阶梯分层应严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目前很多教师采用的是“先学再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预习,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内容,确保其层次化、科学化、严谨化。在各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层次是不同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则需要积极预习新字词;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在初读课文的前提下,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授课前,需要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深入沟通与交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接下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灵活性地设计一些阶梯式、分层式的作业。
(二)阅读指导应科学
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不但需要品词析句、阅读理解,而且还需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并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篇文章时,作者为了表现鲁达豪爽的侠义正气和英雄本色,设计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这三拳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在当代人看来,这三拳的描写颇有些血腥的味道,这会不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引导呢?这时我们就要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境遇,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时代;这样的场面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同时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拓展思维的方式进行阅读,深入分析其中的情节变化,由此对这一底层人物进行剖析,确定其人物形象的变化。为了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拓展阅读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于讲故事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鼓励学生利用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然后共同讨论其中的话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写作素养等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教师要善于围绕学科的核心内容,设计能反映学科本质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作业,运用概括、比较、思辨等思维方法,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指向思维能力,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 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福建教育学院资助课题“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JSZJ20113】
作者简介:刘建成(1966— ),男,福建省永春苏坑中学正高级教师,责任督学,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