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SAOs”模型的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4-06-25 09:28王致丹刘梓怡葛桂孚宫昱刘波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模型

王致丹 刘梓怡 葛桂孚 宫昱 刘波

摘要:文章阐述创新创业能力,分析当前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以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KSAOs”为切入口,探讨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路径。

关键词: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KSAOs”模型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当前国际大背景下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形势所迫”,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大势所趋”,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必然”。基于此,我国提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国家战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才供给的中流砥柱,以及创新创业的新鲜血液,社会对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再加上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频出,出现专业不对等、缺乏思考灵活性、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高等教育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业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呈现“总量不大、规模偏小、层次不高”的整体特点。根据《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可知,我国目前有96.1%的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意愿,而仅有14.0%的学生已经创业或正在准备创业。由此可以看出,相较前几年,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高涨,但创业思想逐渐趋于理性,展现出总量不大的特点。但是,80.0%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在风投机构评估中,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占比极少,大多数学生的视野与能力无法达到创业标准。

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本校)进行小规模样本调查,数据显示创新创业想法不足和执行力较低的原因如下:部分学生认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部分学生认为没有时间投入创新创业项目。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政策的号召下,以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语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外语类院校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突出,尤其是对以接受书本知识为主的学生而言,社会及市场的束缚,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举步维艰,即使有政策支持,由于资金限制、视野受限等因素,学生创新创业仍困难重重。

(一)创新创业观念模糊

一方面,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尽管学生创新创业意愿较强,但往往表现出一种“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下手”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普及不足。其中,部分学生目的不够纯粹,选择创新创业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或升学带来的压力,在没有全面了解创新创业内容的情况下,对市场前景与自身能力盲目自信,最终因理想与现实相违背而宣告失败。

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足,局限于“互联网+”“创青春”“创新、创意及创业”等赛事,且参与创新创业仅仅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成绩,并不了解创新创业的实质内容,无法洞察及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更无法达到关心社会需求的高度。

(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部分外语类院校存在指导课程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课程内容与市场实际状况脱离,教师主要依赖教材进行教学,教学方式也相对滞后,无法与时俱进。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无法准确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同时,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经验,并且面临教学压力,缺少足够的精力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淡薄

我国提出“创新创业”的历程较短,尤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历史更为短暂。许多外语类院校尚未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生很难感受到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若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将会逐渐消退。以外语类院校为例,其校园文化氛围虽兼收并蓄,具有国际化视野,但多为语言类学习的氛围,缺少活跃的创新氛围。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执行力度也有所欠缺,尤其是资金来源受阻,学生已取得进展的创新创业项目也难以深入推进,削弱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KSAOs”模型介绍及对创新创业指导的意义

“KSAOs”模型即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能力(Ability)、其他性格特点(Other Characteristics)。知识是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事物本质的理解,这种理解有助于成功地完成创新创业工作任务,是人才培育的基础目标。技能是指在将知识转化为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表现出的熟练程度,包括实际的工作技巧和经验,是基于知识的下一阶段发展目标。能力是指在开始完成一项创新创业项目时体现的持久特性或工作能力。其他性格特点包括大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态度等意识品质指标。“KSAOs”模型在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就业的意义也不同。因此,以“KSAOs”模型为指导,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探究外语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充分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基于“KSAOs”模型的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知识层面:优化多层次创新创业知识培养体系

1.开展多类课程

外语类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包括综合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销售会谈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内容。同时,外语类院校要根据需求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内容应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并辅以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选修课程则可以侧重创新创业某一领域或行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授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

2.举办相关讲座

外语类院校师资多集中于文科外语、思政类专业,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导师。针对这一困境,外语类院校可以组织有获奖经历的优秀师生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答疑,充分用好校内自有资源,形成良性的内部循环。同时,外语类院校可以多与其他院校沟通和交流,聘请创新创业相关专家定期对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形成资源互助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外语类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并给予深造机会,多角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到各行各业实地学习,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实时性和应用性。外语类院校还可以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对教师创新创业指导相关能力和成果进行一系列考核、评价,完善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成果的奖励机制,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技能层面:多层次打磨创新作品,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专一角度,深度优化

外语类院校可以将其专业的特殊性转化为优势,针对某一特定选题或者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打磨推敲。纵观近年各大创新创业比赛获奖作品,除了理科专业的高科技相关产品,越来越多的文科类相关作品也取得了佳绩,例如,2017年黑龙江大学西班牙语2014级学生申请了“西班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研究”“拉丁美洲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研究”两个项目,最后将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内外的期刊上,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认识作出了贡献。外语类专业学生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对热点的敏锐洞察力、解决问题的专注力,在创新创业领域崭露头角,他们可以着重考虑语言学习、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国际关系、翻译软件等重点方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放异彩。

2.开拓广度,加强合作

学生可以积极寻找、利用身边的人脉资源,与外校其他专业的团队成员协作,从专业广度上打磨作品,拓宽作品的范围,提高项目的专业程度。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外语类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学生可以更精确地把握创新创业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反思并丰富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外语类院校还可以开展多种类比赛活动,以充分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能力层面:综合培养素质全面发展人才

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韩震书记所说:“创新创业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技能,更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重组能力、方法转移能力、抓机遇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就业创业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还包括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用技能。

外语类院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创新创业产业学院,打造专属的培养基地,并聘请校内专业教师或校外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每年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招收相关学生进入创新创业实验班,并建立专属孵化基地。

外语类院校应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制订特色创新创业项目台账。一方面,台账可以作为朋辈优秀经验分享来源;另一方面,台账可以作为校外相关实践的内推资源,精准把握创新创业动态,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

外语类院校要多组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例如,组织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就特定的话题展开思考与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面对种种问题及突发困难,在团队合作中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其综合思辨能力;组织模拟创新实践,对某产品进行研发,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四)其他性格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观、职业观,在日常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创新创业精神,多鼓励孩子探索不同的职业领域,找到自己感兴趣、满意的创新创业发展方向。

其次,学校培养。外语类院校可以深化、改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学生的职业性格认知及发展落到实处,同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创业。

参考文献:

[1]李安然,肖友平.基于“KSAOs”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5).

[2]刘晓亮,张甜甜.第二课堂促进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作用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6(5).

[3]安娜.外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研究[J].海外英语,2022(11).

[4]何欣,张燕,温晓婷.“互联网+”时代外语类专业“双创”教育的实践研究[J].山西青年,2021(17).

[5]罗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研究[J].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2018(9).

[6]黄佩韦.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措施初探[J].青年与社会,2020(5).

基金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KSAOs模型的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10172A089;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析”,项目编号:2022XJSZJY05。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模型
一半模型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