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

2024-06-25 04:14范晓虹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改革

范晓虹

摘要:改革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是结合国家新时期面向未来的人才需求,在培养兼具全球化视野和“中国创造”使命感的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的背景下进行的。文章提出应根据行业或岗位对女大学生能力的需求构建项目课程,探讨适合女大学生特点和社会急需的、培养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服装设计教学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中华女子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长期坚持对女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基础,结合女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在2003年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女装设计课程,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

一、结合品牌女装创新创业模式进行项目式课程改革

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以下简称课程)以具体女装开发项目带动课程教学改革,根据项目设计开发流程,将品牌女装设计与策划、立体造型变化、女装结构与工艺、设计软件CAD、工艺流程与管理、配饰与辅料设计、女装演变与女性发展等课程组合在一起,同时配合市场调研与营销、摄影、化妆造型等特色选修课程进行补充,根据行业或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

(一)项目式课程创新创业模式

课程结合产品开发模式实行专业教师团队项目负责制,教师团队由校内专职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设计师构成,要求学生以小组团队形式独立完成品牌女装开发系列设计,即从策划、设计到成品制作全流程,包括产品定位分析、设计表达、结构变化与设计、数字化软件、工艺流程管理、服饰搭配与技巧,品牌营销与视觉系统设计等方面内容,到最终以集体观摩、展示、表演和行业生产等多形式汇报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和独立、有计划完成工作的能力。

课程特色是以项目课程设计对接品牌设计开发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了解品牌设计开发流程的重要性。项目课程以设计为主线,将单元训练组合起来,通过结合女装设计概念和研究方法的讲授,让学生建立基本认知;校外实践教学通过品牌案例、国际纺织服装展会、加工企业参观、具体品牌市场调研,让学生真实感受行业与市场的情况,并深入一线进行设计实践活动,拓展设计思路;学生再次回到教室,对相关资讯和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确立具体设计目标,掌握品牌女装设计方法与策划流程的要求;在工艺实验室以实物的形式完成项目设计构想。

课程将服装行业动态、目标用户调研、市场商业需求、流行资讯信息等内容贯穿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学生在项目课程学习中全面提高设计审美素养,掌握专业策划、服装材料应用、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服装板型与工艺制作等相关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教学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计划性、独立性、完整性,合作沟通能力,市场商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项目式课程创新创业目标

针对全球化语境中国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产业结构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结合学院培养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的定位,课程将紧密依托已有学科方法和整体优势,突出科技与艺术、时尚与健康、可持续与包容的专业理念,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递进式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重的女性服装设计人才。

第一,知识目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市场的调查研究,了解品牌女装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掌握分析品牌女装市场的设计企划、产品结构、品牌风格的方法,能进行特定的女装产品的模拟设计实践训练,熟练运用女装设计方法、流程及表现技能。

第二,能力目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提高通过品牌女装市场研究分析,及数字化软件和信息手段进行流行资讯、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并提出品牌设计的策划方案、设计构思的能力。熟练运用女装设计流程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并在女装品牌项目实践中具有计划性、独立性、完整性。

第三,素质目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形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且具有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善于合作、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第四,课程思政目标。课程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设计专业特色相结合,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并以美为媒,能将设计成果或作品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从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二、结合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开展立体化实践教学

(一)建设项目课程教师团队负责制

课程实行专业教师团队负责制,由学院专业教师集体参与,专业骨干教师带头组织项目,同时聘请行业一线教师及企业工作人员,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弥补学校教师实践性的不足的缺陷。这也提高了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使教师能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完成专业化的全过程考核与评价。

(二)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企业设计项目,实地进行实践环节,学院与企业长期紧密合作,签订长期稳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协议。通过教学与实践,学生了解了品牌女装行业所需人才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达到了多渠道、全方位强化女大学生市场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参与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课程坚持以赛促教,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程的设计项目作业,参加相关的专业竞赛,申报国家、市级、校级的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创业实践项目,构建出具有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营造出适宜学生发展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的氛围。学生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项目推进和发展,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作品积累,为未来的就业与创业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些年已有多个学生在毕业后投入创业实践中,成立品牌或是服装设计工作室,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四)拓展非遗项目融入课程思政

结合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教师引进非遗传承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拓展项目模式,凝练创业训练特色。教师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体现学生不断学习的勇气、持续的执行力,以及作为未来设计师的态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营造教学、实践及创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

在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整体氛围上,学院为学生创造一个更适合的创新、实践与应用的教学平台,配合整体项目式的教学目标,如设立专业设计工作坊和固定实验室,配置了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设备,使其功能更配合教学方式的调整。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学生可以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接触并完成整个设计流程,不单单是学会设计,基地的整个运营模式与创业模式一致,给学生提供了风险较小的创业感受,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并使学生掌握行业规范,养成职业习惯,为其今后实际工作提供了训练平台。

三、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制订项目式课程过程性、综合性考核方式

(一)创新考核内容,逐步完成项目综合性设计作业

课程教学形式强调项目的具体目标与教学进程的密切配合,不同阶段的作业内容是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学生要根据教学步骤,在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自己的设计并制作成衣,最终完成一个项目综合设计作业。

综合设计作业是品牌女装下一季(或具体项目)系列成衣开发,并进行展示与推广。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女装品牌调研、策划、系列设计(包括设计灵感来源、草图、效果图、色彩选择与搭配、面料的选择与设计、服装立体坯布效果图片、结构设计、工业制板和工艺说明、系列作品照片),最后将系列产品搭配、展示、拍摄及营销方案进行汇总。

(二)学习任务书指导课程“全过程考核”

课程始终贯穿学习任务书的指引。学习任务书以项目式教学考核形式串联相关教学环节,包括具体的考核形式和评分标准。由于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课程考核与评价是“全过程考核”,即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包括综合项目设计作业,是对学生所学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而进行的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60%。总之,课程总成绩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勤表现、作业完成态度与最终学习完成效果的考查,还包括对学生调研能力、分析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并在结课考核时要求对自己进行评价,对课程提出教学建议。这种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估,激发学生设计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品牌女装设计项目课程的发展方向

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与实践、适应就业需求等方面的能力。在今后教学中,第一,教师要课程中融入数字仿真技术教学内容,实现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师要在新文科背景下,整合校内外交叉资源,建设优势互补的、融合前沿设计服装纺织等技术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探索闭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女性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系统化、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展现设计创意思维的同时,掌握服饰材料特征与性能、虚拟仿真和制作工艺等新技术手段,学会正确运用可持续理念与社会责任助力女装创新设计。第三,教师要不断总结已有的成熟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和经验,将相关教学改革成果通过教学实践、创新创业训练与设计生产进行应用,并在业界学界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永远.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关棋月.新就业形态下女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22).

[3]高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11).

[4]罗君.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浅析[J].财富时代,2021(10).

[5]马玲,郭新梅.服装专业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以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设计课程群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

[6]慈敏.基于服装数字化技术的高校“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服装设计师,2022(Z1) .

基金项目:2023年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科技赋能,产教融合—新文科背景下的功能性服装设计教学改革”,项目编号:京教函【2023】372号159。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改革
试论高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