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琴
鲁迅的文章适不适合小学生来读呢?为何有人感觉鲁迅的文章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呢?现在由于学生过多地接触碎片化阅读,不能够静下心来潜读文本;加之鲁迅作品寓意深刻、语言深奥且跳跃性强,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也下意识地把鲁迅作品“神化”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其实鲁迅的作品是最有人情味的。他以童心、以人性去感受这个世界,是最应该走进小学生的生活的。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儿童本位”的立场去倡导“发现阅读”,通过读鲁迅作品能有所感悟,培养其理性思维、批判意识,从而让小学生因为阅读鲁迅作品而终身受益。
一、诵读名篇名段:直面文本,回归语文
钱理群先生说过:鲁迅作品里的那种韵味,那种浓烈而又千旋万转的情感,里面那种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既要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读,又能读出鲁迅作品的精神实质。
1. 师生分角色读《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先生通过大量细节描写,尤其是主人公阿长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阿长的人物形象。只要师生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就会很自然地融入文本。
2. 学生齐声诵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诵读中,学生跟随鲁迅的文字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乐园,鲁迅的同年和当代孩童的童年在琅琅书声中跨越百年进行交叠。通过诵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文字背后鲁迅对童年、对校园、对故园的浓浓思念之情。整篇课文,换作配乐诵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都是很相宜的,最终达到以读促教的教学目标。
3. 学生默读体会《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现了先生的崇高品格,暗线则是鲁迅表达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这些内容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静心思考领悟,只有与文章内容默读交流,才能明白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心情。
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会发现,这些文章以及教材中的少年闰土组成一个印象群,学生就像打开了鲁迅童年记忆的一扇扇窗,儿时的玩伴、保姆、曾经的老师、自由自在的百草园……一幅幅令人心醉的童年图画,加上对文本的细心品读,鲁迅的文章不再是晦涩难懂的了。
二、感受温暖鲁迅:扬发现思维,弃教条意识
一说起鲁迅,老师们总是首先想到的是那一个个铿锵有力的称谓:民族魂、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将”……其实真正的鲁迅,就在他那些或温暖或悲伤或犀利或理性的文字当中。所以小学生的鲁迅作品阅读,老师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直面文本,那一件件往事仿佛从一百年前又回到了学生面前,而且毫无隔阂,这就是阅读成功的第一步。
从教材中,学生读懂了鲁迅和闰土的最纯真的“发小”情谊;从《朝花夕拾》中,学生又体会出鲁迅对保姆“长妈妈”的至真的怀念……《朝花夕拾》这本书对于鲁迅来说,是特殊的存在;对于小学生来说,重拾童年记忆,留下的只有珍惜。从这一点来说,感受到文章的情感,也就感受到了鲁迅内心那最暖的情怀。
三、绘制阅读地图:梳理信息,了解背景,感受鲁迅的伟大
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下面两题:
(1)创作时代背景图。重点梳理鲁迅1926年工作、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2)人物分析图。选择一篇文章中的人物如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从外貌、性格、事件,可用鱼骨图或图表进行概括分析。通过绘制阅读地图,能立体而深刻地了解文章内涵,拉近文章与学生的距离。
然后教师完成调查问卷:通过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后的感受,找出学生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的理由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1. 扶一扶:白话文初行时期的一些词语和短句已经逐渐消失,授课时老师有必要进行讲解以减少阅读障碍。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执干戚而舞、郝懿行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这些词语,建议老师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否则让阅读吃力的学生产生如看“天书”之感,会减弱阅读兴趣。
2. 选一选:《朝花夕拾》全书其实不需要学生一字不落地去读完,一些段落和文章教师可以做一下提示,可以选择跳读或略读的方式。
3. 爬坡过坎: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鲁迅先生很敏锐,目光犀利,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认识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和体温的。虽然由于时代隔膜,年轻人可能不喜欢读,但总要有所接触。
四、引导比较阅读:启发思辨读写,培养理性意识
适当布置一些阅读期待类的作业,利用周末完成,然后回到作文课上交流。
1.“鲁迅笔下的人物分析”。申雅菲同学写的是《我眼中的长妈妈》:虽然只是四本小小的书,却代表了长妈妈对鲁迅真挚的爱意——发现“爱”是永恒的主题。
2.“我是少年鲁迅还是少年闰土”。王子宸同学在《我是少年鲁迅》中写道:其实,百草园是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地。但是,在鲁迅眼中,就如一块宝地,十分“珍贵”!我可以帮姥爷浇花,看不同花儿喝着水,我心里也像开了花;我还可以帮姥姥摘桃子,喂鸭子,赶小鹅……时不时从草丛中发现一颗又圆又红的鸡蛋……但是,我也要参加辅导班,完成许多功课。
3.《山海经》《呐喊》拓展阅读。学生可以从《阿长与〈山海经〉》里,了解到《山海经》这本书,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山海经》《呐喊》……
五、构建活力课堂:发现精神内涵,留下永久记忆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学习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1. 观看鲁迅题材电影——《鲁迅之路》。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以及中国现代历史。
2. 精彩句段摘抄展览。通过展览,学生之间交流收获,互相激励。
3. 课本剧展演。举办“走进鲁迅童年”课本剧展演——把《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经典对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景物描写与“书屋”中的学习生活,还有《呐喊》中的《社戏》片段,排成课本剧。老师要在台词取舍、动作眼神方面给予指导。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