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琛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生物学科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作业设计,如习题练习、知识点填空、默写等,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生物学科的作业设计应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实践、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以济南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单元为例,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结合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本单元的项目作业“我为校园绿化献妙计”。
一、确定主题,创设情境
教师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前,首先应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同时充分挖掘校园生活中的可用素材资源,创设项目式教学的真实情境,贴合教学主题和内容,设置单元作业主题。针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教学单元,利用校内绿植、绿化带内的植物种植规划、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基地)等真实题材,确立本单元教学和作业的主题“我为校园绿化献妙计”,设计驱动性问题:我们的校园内有哪些植物?校园内的植物绿化安排合理吗?你能够为校园绿化提出什么科学合理的建议吗?
二、确立目标,明确评价标准
项目式的大单元教学开始于目标的确立,单元作业的目标制定应与教学目标的方向保持一致。单元作业目标的确立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作业完成更具指向性,并且能够为作业评价标准的确立奠定基础。
单元作业“我为校园绿化献妙计”贴合教学目标,确立作业达成目标,指向通过本次作业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预期成果:
1. 通过调查校园植物,认识常见植物类群及主要特征,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 通过对比几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和分类等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
3. 通过调查校园植物分布,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证据,结合所学知识,给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将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
4. 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关注校园环境,为校园植物挂牌,并倡议同学们自觉爱护校园一草一木。
三、分解任务,细化作业内容
1. 重视前认知的差异,设置项目准备任务
学生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导致在进行单元学习时有不同的前认知。为提高项目式单元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升单元作业的实效性,在细化作业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差异,此时设置一些简单有趣的准备作业任务,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认识和兴趣继续进行后续的作业。
本案例所设置的项目准备任务有:
(1)你的家中种植着哪些绿色植物?它们有什么样的外部形态特点?你平时是如何对家中绿植进行养护的?搜集资料,看看它们的生活需要怎样的条件?
(2)在社区或公园中你是否见到过挂着信息牌的植物?信息介绍牌上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准备任务,能够对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进行基本的了解,并初步掌握观察和描述植物形态特点的能力,掌握植物的生活条件、植物的分类依据等理论基础知识。
2. 搭建学习支架,细化作业内容
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的学习实践迁移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拾级而上。
(1)任务一:“我为校园植物挂牌”。学校的绿化区域有哪些植物?它们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植物名片。
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松果、花生、肾蕨、葫芦藓等植物,分组观察,归纳总结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五种类型植物的结构特点。
(2)任务二:“我为校园绿化献妙计”。校园内的植物生长状况如何?哪些植物长势良好?哪些植物移栽失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植物移栽失败原因以及补栽建议。除了校园现有绿植,你认为校园还可以种植哪些植物?结合植物三大作用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交校园绿化的合理化建议。
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不同植物类群所需要的生活条件相关文字材料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植物移栽的视频。
(3)任务三:“我为保护绿植提倡议”。为什么绿化植物是校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绿色植物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怎样的作用?学习交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关注校园环境,并倡议同学们自觉爱护校园一草一木,撰写倡议书。
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植物保护以及我国近年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相关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 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通过完成各项子任务使学生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之后,再为学生提供能够应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正向迁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本作业案例中,利用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种植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种植的机会。利用所学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知识,思考如何种植更适合作物的生长、怎么养护才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等问题,并进行种植实践。
迁移实践:对班级划片区域土壤质量进行调查,结合划片区域的实际环境条件,选择一种最适宜生长的作物进行种植,在种植前可以通过资料搜集获取种植技巧等相关知识,利用绿色植物三大作用的原理进行合理种植,并适时养护,可以采取系列提高产量的方法。
四、成果展示,多元评价方式
在作业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对作业的显性成果进行展示,既是对本次作业的一次总结,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先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初步展评,班内最优成果再在校内平台进行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视频播放、画作展览、自制展板宣讲活动等。本案例的成果展示方式为给校园植物挂牌、社区宣发张贴保护植物倡议书。
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反馈使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作业评价反馈学生作业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作业的评价环节必不可少,但传统的批改对错的评价方式在项目式单元学习中并不适用,也不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反馈。
对于项目式的单元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包括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和最终成果所体现的总结性评价,明确评价标准是给出合理评价的前提,实际上早在确立单元作业目标时,作业评价标准就已有雏形。同时,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并非只从正误这一方面去进行,也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体验感、思考过程、创意想法等涉及核心素养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也要从单一的教师点评转变为学生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加明确当下的学习情况,而且指引学生更好地把握未来学习的方向和路径。
作业内容的设计和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作业的合理设计与评价对作业的最终成效而言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对课标的钻研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把握并分析学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周边环境中可利用的生活题材,及时关注与学科相关的实时热点和科技前沿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积极发挥创造性,将其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使作业达到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目的。
不仅是该案例所在的教学单元,初中生物的其他教学单元在开展项目式的大单元教学时,都可以按照此种方法进行单元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也可以推广应用在其他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以等级来进行评价的学科。真实的问题情境既让教学和作业内容更加生活化,也让学生作业的完成过程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同时满足“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还能够提升学生对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甸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