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独一无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代热门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文化对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教师也缺乏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再加上教材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较为陈旧,很多小学生都对课本上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不感兴趣,较难展开良好的教学。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方式探究,发现可以提高小学生们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和开设各项音乐活动,并且通过课后网络学习、生活观摩等来加强小学生们民族认同感的培育,促进小学生们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 小学音乐教育 教学实践
一、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1.现代热门流行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工具和社交APP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软件都在时刻传播当下热门流行的音乐。商场、奶茶店等公共场所,随处可听的也基本都是现代的流行音乐。并且,当下有很多观众都着迷于一些电视网络的选秀节目,其中,绝大部分的观众都是青少年。但是在面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时,他们表现的态度却差强人意。因为民族民间音乐不像流行音乐那样能“包装”精美地出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它们大多还是以“下里巴人”那样的刻板印象存在人们的认知里。因此,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习惯的问题。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进步,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习惯了接受“快文化”。而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是一种慢节奏的艺术,需要人们用心长时间地去感受,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特性使得它很难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2.西方音乐文化对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影响
上世纪伊始,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拉开序幕。从一开始的“学堂乐歌”,到20年代后的德奥音乐教育模式和音乐基础理论,再到50年代借鉴苏联方面的音乐教育模式,80年代时,西方的各种现代作曲技法和欧美流行音乐也进入了人们视野。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误导了很多人,认为高雅艺术都以欧洲的经典音乐为主,先进的音乐教学法也是首选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就这样,艺术上的“西方中心论”在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能够发现,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课程内容,往往都只是碎片式的学习,学唱一首民歌或者欣赏一首民族乐曲,并不是持续性的和相对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学习的时候往往不能在脑海里贯穿一个完整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概念,而是支离破碎的。而且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只是涉及了舞蹈和唱歌方面,比如学习某些民族或是民间舞蹈的动作,很少有关于民族器乐类或者是戏曲类的内容,反倒是西方的交响乐、歌剧片段欣赏等等和介绍西洋乐器的小知识有很多。因此,国人的审美追求、价值判断等都逐渐倾向于西化,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小学生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待加强
1.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不够重视
上世纪以来,西洋乐器风靡全中国。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和学前系中,钢琴课更是必修课。因此,除了从小学过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的老师外,大部分音乐教师能够熟练演奏的乐器主要就集中于钢琴、电子琴这些西洋乐器。这样一来,每当课堂上需要教授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时,教师们也只能利用手头拥有的有限资源来播放伴奏带或者是用钢琴来进行伴奏。虽然音乐教师曾经都系统学过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但是所涉及的知识也都不是很全面,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方面,对于很多知识更是一知半解、不甚了解的状态。
2.缺乏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
民族民间音乐来源于民间,它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凝聚着华夏五千年民族文化智慧结晶的精髓所在。所以,想要学好,并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这部分知识,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的。再加上很多民族民间音乐都是地方性的传承,并没有一个专业系统的学习体系,也没有专业学习的学校来进行传承,所以,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知识就很难得到推广,教师也很难进行学习。因此,他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的认知就不全面。
3.西方音乐文化对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体制深受西方影响,在各种课程中基本都是以“西方音乐中心论”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师的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大都是西方欧洲的音乐课程,比如,必修课当中的钢琴课、声乐课、视唱练耳课、乐理课、和声课等等,都是在以西方音乐的教学体系来接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方面的专业学习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在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不自觉地运用西方的音乐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记谱法、和声以及美声唱法等。再者,因为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很多教师更是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照搬理论方法,对于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却不太重视,也没有想过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更应该结合自身课堂和学生的情况做出调整,探索出最符合我们现今实际情况的教学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方式探究
(一)激发小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
当今社会和音乐界中,现代流行音乐有很大一部分都在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音乐中寻求着转变和突破,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其实魅力无穷,有着无限可能。它们完全可以在优秀音乐人的编排下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和自己的专业素养,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可以在一开始的导入部分播放一些和课堂相关的,最近流行的带有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顺势进入课堂学习环节。再者,目前的“国风”音乐层出不穷,有关传统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综艺类节目《经典永流传》《上线吧,华彩少年》等国风类节目也是令人眼前一亮。据此,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选取一些和课堂相关的视频片段来作为课堂素材,这样一来,可以拉近学生们和民族民间音乐的距离,贴近生活,吸引学生,也能够提高他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接受度,更愿意去主动接受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
(二)提高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
1.掌握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只有教师自身对一部分的民族民间音乐比较了解,才能够产生一些合乎自身课堂的独特感悟,来帮助他们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民间音乐背后蕴含的深刻内容,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只有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文化和知识。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会歌曲,更是能帮助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简单的乐曲来了解背后的知识和当地的文化,进一步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比如,在闲暇之余,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知识的弥补,多多阅读最新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同时,在备课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查找资料和文献来获取这方面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音乐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通过实践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技能训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更是其中的瑰宝,是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更是当地民族和地方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的缩影。和掌握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相呼应,教师应当主动吸取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知识。可以自己学习一门民族乐器,学习一些民族民间舞蹈,或是学习京剧、昆曲、黄梅戏等这些和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技能。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教师本人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真正把握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戏曲欣赏或是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一些虚拟的表演动作、圆场步、兰花指等等,这些都会大大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树立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使命感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很多学生都把自己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就相当重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教师就要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坚定信念,树立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使命感。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传承有关方面的知识。俗话说的好,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自身就要有一捧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只有具有大量的相应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教学之时利用教学机智无形之中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带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我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注重课外活动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延申
1.进行课后学习
科技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自学的小任务和小作业,让学生能凭借网络去搜索并感受一些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更是当地民族和地方风土人情文化的缩影。学生们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加上自身的理解和老师以往传授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到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2.注重生活观摩
民族民间音乐是以它们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为依托的,很多民族民间音乐更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注意多多观摩当地的民间表演,感受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三、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一)加强民族认同感的培育
每个国家的民族思想都是依靠文化来进行源源不断的传承的,其中,音乐就是文化传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连接着每个民族、每个地方的生活习俗和信仰思想。因此,各民族和地方的音乐都有其独特色彩。比如维吾尔族的音乐大多感情炽热,色彩鲜明,调式丰富,节拍多样,大多为非方整型的曲式结构。蒙古族的音乐大致分“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音乐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曲调悠长,气势宽广。短调音乐则是带有很强的叙事性,节奏规整,结构匀称。藏族的音乐有着非常独特又浓郁的特色,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常常是用四五度关系的宫调转换。诸如此类,每个民族的民歌都带有它们独特的色彩和艺术风格。
因此,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融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在聆听过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后,他们会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感受。在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各方面的讲解过后,学生们也能体会到音乐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领会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魅力,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这样一来,可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信心以及民族自信,并帮助学生们得到正确的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促进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种音乐文化都流淌着创造者们的民族性和所处地区的独特文化。因此,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发展趋势。每种音乐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来帮助学生领略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世界其他各地的音乐文化。要让学生明白,不只是欧洲音乐才是高雅艺术,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也是阳春白雪,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都具有它们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通过接触不同的作品,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能够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进行对比并渗透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中,从多元化视角出发,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碰撞融合,全面推动我们音乐文化的发展。帮助学生们以多元化的视角来学习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结论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欧美日韩现代热门流行音乐席卷中国市场。艺术上的“西方中心论”和国人逐渐倾向于西化的审美追求、价值判断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小学生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方式中则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熟悉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可以帮助激发小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此外,在课后开展一些和民族民间音乐有关的课外音乐活动可以同时拉近学生们和民族民间音乐的距离,贴近生活,吸引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拓展音乐文化视野。通过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的探究,有利于培育小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并促进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帮助他们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之处与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钟甜.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9.
作者简介:谢鑫宇,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代新人培育视域下儒家乐教思想的转化和发展研究》(22YS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