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需驱动理论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深度阅读策略探究

2024-06-21 08:34:34蓝善金
师道·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内需驱动阅读教学

蓝善金

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经过实践后提出了基于内需驱动理论下,自主探究与课堂释疑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深度阅读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启示。

探索构建小学语文品质课堂“自主探究—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相关理论,力求丰富与发展品质课堂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他们崇尚真知并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一、基于内需驱动下实施课前学习任务单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在内需驱动下,“自主探究—课堂释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学习任务单作为这一新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学习任务单应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依据,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知道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根据需要制作一系列视频微课内容,让学生在家观看,在观看完视频后,学生要进行总结,写出学到的内容,不懂的内容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获得他们需要的帮助,并提出视频中没有理解的问题。学生懂得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释疑和内需驱动奠定基础。

二、课中学生为质疑与思辨的视界融合的主导者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是促使学生内需驱动的关键环节。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时,在阅读前,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提问、教师梳理,形成了一个涉及整文意蕴的问题:“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难道真的仅仅就靠一张“嘴”吗?围绕这个问题,教师转换角色,只作为一个参与者,一个裁判的形式在课堂,放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抓住文章中的人物描写为依据进行思辨,学生们课堂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一场激烈地思辨后,学生们知道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不难发现,课始的质疑,为学生感悟点的聚焦和思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思辨的过程,恰恰又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质疑和思辨的视界就得到了有机的融合。质疑因为思辨,不再意象枯燥,情味干涸;思辨过了质疑,不再浮光掠影,泛化混沌。于是学生们通过辩论,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而理解了课文。同时学生也通过课文这三则故事理清了蔺相如与廉颇从“不和”到“和”。通过小组思辨学习模式,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内涵。

在实施“自主探究—课堂释疑”的内需驱动教学法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角色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通过与学生密切合作,教师逐渐从一个“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演讲者变成了一个与学生师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引导者。从管理者变为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单一的评价者变为鼓励者,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基于学生内需驱动理论下学生自主探究和释疑小学语文高年级深度阅读策略探究。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内需驱动阅读教学
政策宽松边际加力 兼顾扩内需与产业升级
山西财税(2023年8期)2023-12-28 08:05:24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浅析中国公款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商(2016年7期)2016-04-20 01:02:17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内需
考试周刊(2014年101期)2014-04-29 1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