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培杰 冯子容 阮晓萌
摘 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强师计划”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虚拟教研室可实现跨时空、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合作交流,建立资源管理共享新平台,创新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构造合作教研共同体,开辟教师成长新基地。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通过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强化基层教学组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完善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推进教育公平,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监督教学研究质量,助力农村教育信息化。
关 键 词 虚拟教研室;强师计划;教育公平;信息技术;乡村教育;数字素养
引用格式 蒋培杰,冯子容,阮晓萌.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18):53-56.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1]。“强师计划”提出:到2025年,完善农村教师培养支持服务体系,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到2035年,教师队伍结构和分布趋于合理,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当下,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源在于教师队伍质量的不均衡和不充分[2]。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那些培养孩子的人,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保障。“强师计划”对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3]。“强师”不仅仅强在教师质量,而且强在教师资源的协调配置以及教师管理机制的完善优化[4]。众所周知,我国乡村教育的投入和资源配置长期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非常突出[5]。因此,解决乡村教育问题是新时代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强师计划”已为此绘就大好蓝图。同时,为响应信息时代的召唤,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作为基层教学组织主要形式之一的教研室理应跟随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创新结合,由此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表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6]。虚拟教研室能够促进开展跨地域、跨时空、跨学校和跨专业的协同教研,是一种新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在培养师范生和提高在职教师的教研水平方面具备独特的价值,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亟待探索。
一、虚拟教研室的内涵
虚拟教研室的内涵与虚拟教研活动和虚拟社区的内涵相关。虚拟教研活动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培养新时代一流师资队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联合跨地域、跨时空、跨学科的教育者协同进行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活动[7]。虚拟社区是由一定规模的个体或团体通过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形成虚拟关系网络的社会共同体,是网络衍生产物[8]。虚拟教研室作为虚拟教研活动的信息承载平台,其本质是教学研究和资源共享的虚拟互动社区,是协同育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学习共同体。有学者曾提出过中学“学科虚拟教研室”的概念,指出在各学科建立以学科教研员为主,吸收各级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和资深教师等参与的,集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指导、教育科研、教师培养、创新推介于一体的学术性组织[9]。该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旨在解决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实现跨地域教研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少研究者提出运用“互联网+”推进教研室建设,促进教研室全面变革的具体建议[10,11],虚拟教研室的概念逐渐形成。
有研究者提出,虚拟教研室是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国际教研工作者为解决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共性、前瞻性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组成的教学研究团队[12]。桑新民等则认为,虚拟教研室是虚拟教研活动的实施工具,是以信息时代基层实体教研室的功能和组织为基础,将优秀教师团队开设的课程建设成开放的网络课程,并在跨时空的共建共享中创建跨学校的虚拟教学、教研团队,其优点在于能更新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平台和学习工具,培养师生团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13]。这些界定突出了信息技术在建设虚拟教研室中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虚拟教研室有以下特点:第一,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学术共同体;第二,在功能上更有助于实现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协同教研和创新;第三,在平台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结合;第四,内涵和建设标准尚不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虚拟教研室兼具上述前三个特点,并主要探索它在赋能“强师计划”中的应用。
二、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的优势
“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搭好“服务平台”是基础,实现各校联动是根本,开放共享是必经之路[14]。虚拟教研室正是这样一种融合教学资源、创造合作机会、提升教学能力的协同提质平台。
教师教育离不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虚拟教研室是教学研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资源库。在课程层面包括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课件、虚拟仿真实验、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在专业层面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经验;在学科层面包括学科建设方案、教学学术研究经验等[15]。这些优质的资源可以得到系统管理和整合归类,实现云端共享。系统化、网络化的资源有效汇总有利于后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避免重复建设[16]。教师们也可以及时汲取最新教学改革信息和经验,共同聚焦和致力解决教学改革前沿课题,积极应对教育未来之变。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离不开区域间、学校间的合作。虚拟教研室助力跨区域、跨学校联动发展,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多校教师以及行业领域的专家人才资源进行整合,使各校教师聚集在“云端”,集思广益构建教学研究交流网络,大大缩小了不同时空、不同组织的教学者之间的教育教研信息差,有利于各校跨区域远程交互合作,联合制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另外,虚拟教研室还可以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帮扶提供便利,以结对子的方式使一些农村地区、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接触到学科前沿教研成果,共同助力不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
教师教育离不开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虚拟教研室为参与者们提供一个稳定开放、实时便利的沟通空间,形成一个虚拟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数字技能,满足教育教学实践需求,为教学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大的自愿性、灵活性和自主性,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参与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们怀揣共同教学爱好和学术旨趣、共同愿景和目标,遵守共同行为规范,在平台上分享资料,研究学科前沿知识并转化为教学内容,互相切磋,交换意见,定期开展研讨会议、学术交流等教研活动,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促进课程教学不断迭代优化,营造教师热爱教育的良好氛围,最终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和研究等业务能力。
总体而言,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虚拟教研室建立了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为教师教育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跨时空、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推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从而推动优质师资均衡,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为“强师计划”赋能。
三、虚拟教研室赋能“强师计划”的路径
1.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进教育公平
按照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针对区域间、学校间、学科间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强师计划”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定向培养计划,重点突出增加紧缺薄弱领域师资供给,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奋力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推动优质师资均衡。虚拟教研室汇聚优质师资与内容,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建设统一的资源整合和输出平台,对国内外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师全面开放,打破时空限制,使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得以同步享受一线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科前沿教研成果,让每一位教师得到高水平、专业化的发展指导,从而缓解教育资源匮乏,缩小东西部地域的资源差异,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协调利用。其中最为典型的“双师教学”和“多师协同”等依托于互联网的创新教学实践,在疫情前后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杭州市开展“千校结对大课表”项目,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推送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等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城乡学校结对发展[17]。
2.强化基层教学组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
强师计划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鼓励师范院校之间组团帮扶[18]。教师队伍建设和强师帮扶行动都离不开高效有序的教学基层组织制度,教学团队建设是教研合作交流的基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基层组织之一的传统教研室正面临着组织结构薄弱、教研活动少和边缘化等问题,已无法应对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发起的挑战,亦难以承担起协同联动培养师范人才的重任。虚拟教研室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教研室的局限性,强化教研室组织建设,为之注入新活力,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
虚拟教研室凭借其开放性和协同性的特点,能够组建跨时空、跨地域、跨学科、跨校合作的教学共同体,协助师范院校之间互相帮扶,根据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共同制定、贯彻和实施师资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发展培养紧缺教育人才;能够建设高效有序的组织制度作为教学团队发展的共同行为模式,充分发挥集体能量促使团队内分工合作、互帮互学以达到共同价值目标、理想信念、学术规范和行为模式,实现每位教育参与者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例如,在教研活动方面,定期组织教师队伍进行职业培训、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学术沙龙、集体备课等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跨校、跨学科互助交流,互派教师讲授特色课程,帮助教师取经排疑获真知,切磋交流展自我,集思广益共进步,充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效率;在平台建设方面,首先建设统一的教研平台端口,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其次组建专家库,邀请并支持国内专家、名师、名校长指导建设,引领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改善解决目前智慧教学平台各树其帜、分散运行、精品教学资源无法整合、专家指导队伍得不到统一的问题,尽最大可能满足教师备课研课等教研需求。
3.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强师计划”特别强调“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求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要求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虚拟教研室有助于创新师德教育方式,使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灵活的研习渠道,提供给教师更便利高效的工作体验,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工作条件。虚拟教研室重视教学共同体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教师在虚拟空间合作过程中的相互信任和团队凝聚力,形成团队内成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教研文化,有效避免个别教师在教研过程产生“敷衍了事、照搬索取、不求创新”的功利化个人主义和形式主义思想,使“尊师重道”“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目前,已有学者在高校进行过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科学实践,实践表明,虚拟教研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能优势,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19]。
4.完善管理评价机制,监督教学研究质量
“强师计划”围绕深化管理综合改革,提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坚持质量为重,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模式;坚持强化保障,鼓励支持各地创新教师考核评价的举措。虚拟教研室有助于完善教师教研队伍的管理并做好质量成效把关。虚拟教研室能够建立数字化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制定教师的数字素养标准,依托大数据进行教研反馈,记录教师线上智慧教学工作轨迹、活跃指数和研讨成果,量化评价成员在共建共享成果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为教师统一的考核提供依据。通过虚拟教研室,教研团队的领导者能够定期审查教研进展,监督教研质量,管理教研纪律,落实教研任务,实现教研目标,并结合现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和教师教研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督促教师反思改进,形成高质量的教学人才梯队。
5.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农村教育信息化
“强师计划”要求深化精准培训改革,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工程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完成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在起步应用阶段的使命,但从长远发展看来,教育信息化仍任重而道远。目前农村教育信息化仍存在信息化教育管理与政策落实不到位、教师信息化意识与素养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培训成果难以实践落实、统一开发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无论是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或是在教师信息化素养以及教学资源使用和实践落实方面,虚拟教研室均可为之赋能。就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和素养方面而言,虚拟教研室可定期为教师提供平台使用指南和信息化技能培训。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也为教师创造了实践条件,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和适应智慧教学环境,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以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更新换代。就落实农村地区教学研究和实践而言,虚拟教研室通过精准帮扶实现教师“陪伴式”成长,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共同体的智慧交流和研讨,又将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形成教研成果并因地制宜地迁移到教学中去,实现教学教研提升双循环。
综上所述,虚拟教研室有助于构建新教师教育体系,能够促进跨地域、跨学校和跨学科协同教研,为教师的职前和职后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助力教育资源薄弱的乡村地区师资的培养。随着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和教师对虚拟教研室的了解和探索将不断深入,虚拟教研室也将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助推“强师计划”落地落实,为教育强国工程培养核心建设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教师〔2022〕6号 [EB/OL]. (2022-04-02)[2022-08-29]. http:/www.
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14/content_5685205.htm.
[2] 朱旭东.加强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部署[J].人民教育,2022(10):15-17.
[3] 王长平,吴文哲.新时代师范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22,43(04):142-147.
[4] 刘益春.“强师计划”的大学使命与政府责任[J].教育研究,2022,43(04):147-151.
[5] 任友群,杨晓哲.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强师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2(07):1-6+15.
[6] 谢劲,何吉. “智能+”时代教研室的变革图景:虚拟教研室——以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5):102-109.
[7] 严笑.大学本科虚拟教研室建设探析[J].高教论坛,2022(05):58-61.
[8] 胡凡刚.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9] 夏友周.学科虚拟教研室的价值、机制建设和实施策略——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26-30.
[10] 苏兰,何齐宗,苏春.教研室虚拟社区:高校教研室信息化建设新模式[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4(06):45-48.
[11] 胡振燕. “互联网+”时代教研室的定位和走向[J].上海教育科研,2016(11):62-64+57.
[12] 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13] 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等.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21(11):91-97.
[14] 王君,董明利,娄小平.多校联合的虚拟教研平台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08):224-225.
[15] 刘雨.试论高校虚拟教研室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2):71-74.
[16] 乔娇,李璐,高翔. “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6(09):33-36.
[17] 王志军,余新宇,齐梦梦.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着力点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1(10):91-97.
[18] 杨宗凯.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04):3.
[19] 尹建平,蔺玄晋,曾建潮.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6):91-95.
[作者:蒋培杰(1990-),男,广西全州人,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博士;冯子容(2000-),女,广东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生;阮晓萌(1998-),女,山西大同人,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王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