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4-06-21 06:38骆约艳邱靖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第二课堂

骆约艳 邱靖

【摘 要】利用第二课堂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现实诉求,是推进学校与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的必然选择。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助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在学校活动中锻炼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熏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学生,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第二课堂 公共参与素养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6-35-05

第二课堂开展的时间和空间较为灵活,且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深化学生学科知识,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将第一课堂中学习到的学科知识与实践建立联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内化知识,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第二课堂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概述

(一)第二课堂内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完善,“第一课堂”的定义越发规范化,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则是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而言的,朱九思首次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即在教学计划之外,学校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具有政治性的、知识性的、娱乐性的以及公益性的活动等。”[1]广义的第二课堂是指第一课堂以外的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和教育。狭义的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计划以外,以学生为主体,以走出课堂、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在教育工作者指导下开展的一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公共参与素养内涵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是指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程标准)对公共参与素养的解读:“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综上,本研究认为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形成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等意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行使自身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提升主人翁意识,达到知行合一,逐步提升自身参与公共事务及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第二课堂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现实诉求

课程标准指出,公共参与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行为表现”,最终落实到实践层面。第二课堂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公共参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置身于公共参与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来观察、判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发展趋势。这与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都兼具实践性,从实践中观察和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落实情况,真正使公共参与素养扎根于实践之中。因此,运用第二课堂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符合课程标准的现实诉求,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参与公共事务的步骤与规则,落实学科知识目标,又有利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提升。

2.推进学校与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不仅包括公共参与知识,而且包括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发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参与能力。学校、家庭和社会正是第二课堂的主要载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能够更好地三者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意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并不是由教师或者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支撑,而应该是多方协作、各方有效衔接。学校作为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演练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知识体系;家庭和社会则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深入促使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落地,提高学生集体主义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的必然选择

“责任是公共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是保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基础”[3]。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是新时代青少年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和行为标准,培育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更是国家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参与素养的突出特点与独特价值表现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第二课堂是指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以提升学生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社会实践素养为目的的一切活动,如社会调研、公益活动、时政讨论等。第二课堂的开展能更好地使学生置身于公共参与活动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领会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内涵,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贡献自身力量。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发挥自身价值,成为能吃苦、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公共参与能力不足、实践匮乏

公共参与能力是连接公共参与知识、意识和行为的重要纽带,没有公共参与能力,就无法转化为公共参与行为。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公共参与能力与实践现状。总体而言,高中生公共参与能力与实践存在以下问题:

在公共参与能力方面:第一,学生的沟通能力还有待加强,集中表现为知识储备和沟通技巧欠缺,如缺乏言语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对话题的引导能力不强,容易抓不住重点,导致跑题。第二,学生收集与辨别信息的能力欠佳。主要表现为学生收集公共参与信息集中在短视频社交软件,渠道比较单一,这些软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国有关网络安全治理问题的处理还不是很成熟,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不一”[4]。学生很少在微博、官方网站,线下的如政府、社区宣传栏等渠道获取公共参与信息。

在公共参与实践方面:第一,学生政治性公共事务参与实践不足。公共参与事务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政治参与,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政治参与的重视度不高,政治参与实践十分匮乏。第二,学生社会性事务实践匮乏。社会性事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学生积极性不高,社会参与实践十分匮乏。部分学生表示一次都没有参与过志愿者活动,并且表示从未发表过关于社会存在的问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社会性事务的关注度不高,公共参与能力不足、实践匮乏。

(二)学校对公共参与素养培育持边缘化态度

首先,学校是高中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平时学生的大部分行为活动都局限在校园中,学生的公共参与也更多地局限在校园内,而学校对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重视度并不高,导致学校组织的公共参与活动较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这不利于开拓学生公共参与的机会和途径。此外,学生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很紧凑,大部分时间专注于学习,空余时间少之又少,这使学生在参加公共参与活动时,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也不利于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其次,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校园里能够用来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资源有限。大部分情况下,学校专门为学科提供的教室仅供班级活动使用,例如化学等学科实验室、信息技术学科专用机房等。仅仅利用上课时间以及通过干预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和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但对于公共参与能力和行为表现的培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家长教育素养缺乏,家庭教育浸润作用不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又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效果。

首先,一些家长公共参与素养不高。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很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参与素养有待提升。因此,家长对学生公共参与意识、能力等方面并没有产生积极影响,甚至有的学生会因为家长的态度而影响到自身对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和积极性,从而与学校教育理念相矛盾,减弱学校教育的效果。

其次,家校合作被动。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家庭与学校两者之间友好合作、方向一致,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若两者教育理念相悖,则会影响学生教育成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校就应该全权负责,家长不用过多操心,认为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但也有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综合来看,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秉持放任的态度,家校合作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公共参与渠道过窄,社会支持不足

首先,社会提供的参与渠道狭窄。社会是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落脚点。由于身份的限制,高中生无法充分运用政府部门、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设置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一方面,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没有太多实地访问、提出建议的机会;另一方面,高中生学业压力较大,有的学校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学生在校内难以关注互联网和参与公共事务。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身份的特殊性,没有专门为高中生群体提供相应的公共参与渠道,高中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较为困难,阻碍其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

其次,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与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重视程度与成效具有正相关。但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不仅没有得到重视,而且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长此以往,会逐渐减弱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第二课堂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优化策略

(一)在学校活动中锻炼学生

1.开展模拟公共参与的活动

学校是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演练场。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需要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活动之中,生动多样的公共参与活动将大大提升素养培育的感染力和持久性。

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模拟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的召开始终是大家关注的时政热点,全国两会中的许多议案也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对于全国两会的了解和关注度很低。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模拟全国两会的活动,使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真正感受、了解全国两会的召开程序,如模拟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学生可以以班级或者其他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主题,如班级管理问题、膳食问题、校园环境问题等,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学生进行访谈,真正了解学生意愿。之后,再经过小组讨论,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形成提案。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育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增强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2.鼓励组建多样化学生组织

高中的学生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会。学生会的建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全校有上千名学生,而学生会的成员只有几十人,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其中的机会。此外,有的学校对学生会的重视度不高,很少组织活动,学生会的设置流于表面,不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提升学生能力。因此,学校应鼓励组织多样化的学生团体组织,并充分发挥其效用。

第一,学校可以组织建立社团联合会。在本校建立了各个社团(如辩论社、街舞社、吉他社、书法社等)的基础上,与其他学校的社团建立良好关系,联合举办社团活动,如辩论赛、街舞比赛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发展。第二,寄宿制学校可以组织建立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学生衣食住行都在校园内,组织建立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能力。总体而言,学校牵头组织建立多种多样的学生组织,并把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3.设置资源丰富的专门教室

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仅仅通过课上时间达到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较难实现,需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学校一般将大部分教室作为学生班级教室使用,同时也为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配备专门的实验室或者机房。学校应有规划地将少部分教室用于不同学科的建设,如为思想政治学科设置专门的资源教室。在教室的布置上,可以将关于公共参与的名言警句张贴在教室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精神。在学科物品的设置上,可以逐步添加一些模拟全国两会、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需要的物品,增加真实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管是从显性资源还是隐性资源上都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资源教室中切身感受到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加参与真实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二)在家庭教育中熏陶学生

家庭是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后援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关键,是主要实施者,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决定者”[5]。因此,家长对于孩子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家长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以身示范,做孩子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榜样。同时,家长还应该积极与学校交流、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助力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

1.提高家长公共参与素养

首先,树立公共参与意识,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公共参与意识淡薄,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较低,缺乏主人翁意识。家长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重视主人翁身份,提升公共参与素养,意识到自己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积极关心社会公共事务,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育孩子公共参与意识。其次,夯实公共参与知识,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自觉夯实公共参与知识,提升公共参与能力,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鼓励孩子参与公共事务,提升孩子公共参与素养。

2.深化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6]首先,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参加家校合作活动。家校合作的活动中,最典型的是家长会,家长应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家校合作的方式不应局限于线下,可以灵活运用线上方式,如家长微信群、QQ群、网络家访等新型家校合作渠道,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学校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积极主动与学校联系,时刻关注孩子日常情况,主动深化家校共育。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日常情况,主动关注孩子成长,主动与学校或者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并主动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的相关状况,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致力于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三)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学生

1.拓宽高中生公共参与渠道

首先,社会组织、团体可以开通针对高中生的专属信箱和专栏,让更多的人建言献策的同时让高中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公共参与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公共参与素养。其次,学校与校园网积极开展合作。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使用电子通信工具有时间限制,难以及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途径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针对此问题,学校可以开通基于校园网进入相关网站的权限,让学生即使在学校也有机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实效。

2.社会各界提高重视程度、积极配合

首先,社会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学生的公共参与活动。教师会设计一些访谈、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感悟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采访身边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就需要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积极配合,认真接受学生的采访、解答学生的疑惑。

其次,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公共参与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课外拓展、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各社会组织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例如教师在讲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让学生到社区了解居委会的运作方式。这一过程能够促使学生领会学科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明白自己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以此培育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领悟公共参与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总之,学生的成长关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教育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责任,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抑或是社会成员、社会组织,都应当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因此,学校、家长、社会应当积极配合,共同助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53.

[2]马炳帅.“公共参与”的分析与比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66.

[3]张晓,叶先进.自媒体时代公共精神的失落与重建[J].人民论坛,2019(5):58.

[4]吴芳.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67.

[5]皮郁郁.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33):22.

[6]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当代教育论坛,2020(1):80.

骆约艳 /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贵阳 550025);邱靖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兴义 562400)

【基金项目】2023年度贵州师范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活动型课堂构建研究”(LPYJS-2023-5)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教学分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浅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