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申丽 赵慧宁
作者简介:姚申丽(2000-),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通信作者:赵慧宁(196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通信邮箱:1075169381@qq.com。
摘要:该文从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现状入手,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南通的风筝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受到冲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南通板鹞文化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近年来,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创市场越来越繁荣。本着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该文着重论述了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点与文创产品之间的关联,从板鹞自身文化内涵、纹样图案寓意、风筝放飞活动等方面,挖掘其深层价值,试图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非遗文化元素,推动大众与传统手工艺品之间产生更加积极和具体的联系,进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关键词:南通;板鹞风筝;文化传承;文创产品;文化保护;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078-04
Analysi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aking Nantong Banyao Kites as Examples
YAO Shenli, ZHAO Huin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Nantong Banyao kite.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kites in Nantong have been impacted as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With the chang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distance between Nantong Banyao culture and the public is getting farther and farther. Throughout recent years, people's demand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develop folk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tong board ki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patterns, and flying activities of the Banyao kite itself, the article explores its deep value and attempts to introdu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lements into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promoting a more positive and specif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nd thereby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Nantong; Banyao kit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ultural protection; Fusion
南通板鹞风筝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既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包含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既具备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包含当代风筝艺人的创新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逐渐丰富,与北鸢齐名的南鹞领军者——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与发展却变得愈发艰难。传统手工艺品南通板鹞风筝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了冲击。如今,天空中各种板鹞风筝争鸣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制作板鹞风筝的手工艺人和爱好者群体日渐萎缩,对板鹞产品的需求严重萎缩,对板鹞文化感兴趣的群体数量锐减,代际传承出现危机。
1 研究介绍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民俗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清朝末年,洋务派思想家薛福成曾说:“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可见,民俗的变化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民俗也就成了观察了解人类社会的重要突破窗口[1]。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南通板鹞风筝,有着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南通哨口板鹞是唯一能在空中“奏乐”的风筝。它身兼扎、雕、绘、搓、放五大技艺,凝聚了历代艺人在江海天地间千百年实践的智慧。它是中国民间工艺中作用特殊、工艺复杂、材料多样的瑰宝,以浓浓的乡情、乡音成为江苏的文化符号之一。
本研究本着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初心和使命,明确南通板鹞风筝的现存问题和潜在优势,发掘其艺术效果与艺术特性,研究非遗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为了使文创产品更具文化底蕴、收藏价值,我们可以将传统手工艺引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对文创产品进行创新。寻找南通板鹞风筝发展的新思路,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板鹞文化,并对其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文献记载的研究,探寻其他学者对板鹞风筝艺术特点及其创新的探索,整体把握板鹞风筝的历史脉络及创新发展方向。
1.2.2 实地调研法
通过对多所风筝博物馆的实地调研,与南通板鹞风筝艺人及风筝材料卖家对话,掌握南通板鹞风筝发展及传承情况的一手资料。
1.2.3 系统研究法
通过整体的、有层次的了解与解读,深入了解南通板鹞风筝工艺与文化。
1.2.4 对比分析法
将中国风筝进行横向对比,考察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风筝文化的关系。
2 南通板鹞风筝简介及发展现状
2.1 南通板鹞风筝简介
风筝起源于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分为两大流派“南鹞”“北鸢”。“北鸢”指的是北方风筝,以京津风筝和潍坊风筝为代表;“南鹞”指南方板式风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通的板鹞风筝[2]。
板鹞又称“板筝”,是宋代流行的一种乐器,其制作工艺严谨,结构规整,块状连成一体,形状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六角板鹞是南通风筝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成六个凸角。这种骨架,极为罕见,是南通板鹞与其他地方风筝明显不同的地方。以小六角板鹞风筝为基础型,可以进行串联、变型,制成灵活多样的多连星板鹞风筝。此外,南通板鹞因其造型奇特、哨声洪亮,被誉为“空中交响乐”。
南通板鹞风筝源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图案生动,工艺考究,层次分明,灵动有趣,极具可观赏性。在过去,板鹞风筝除具有装饰用途外,也是农民预测天气的工具,是渔民捕鱼时的导航。它的根本属性就是具有“原真性”,而“原真性”也是南通板鹞风筝的生命力所在。板鹞风筝对于南通人民来说是民俗信仰中人们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媒介,是南通地方文化的代表性产物。
2.2 南通板鹞风筝发展现状
南通板鹞文化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似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的发展和传承[3]受到了冲击。作为一项民间传统手工艺,同多数民间手工艺一样面临传承窘境。如今,各种板鹞风筝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制作板鹞风筝的手工艺人老龄化,对这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人群数量锐减,这些局面直接影响南通板鹞风筝的宣传和发展。
2.2.1 关注群体数量锐减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电子指南针、时钟等现代科技的进步,传承主体“原真性”正在慢慢消解,板鹞风筝与民众的生活关系不再密切,更多的青少年群体不再关注板鹞风筝的历史与发展,关注群体最后仅剩传承人群体。
2.2.2 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审美存在沟壑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持续增长,非遗文化传承人正遭遇老龄化困境,所以不能准确地掌握当前的潮流,不能及时跟进,更不能将新的创意与传统非遗文化相结合,来实现非遗文化产品源头的艺术性创新。同时,现在板鹞风筝的制作多是地方民众自发的行为,大多为了满足自身日常生活的需求,不会涉及大规模的市场交换行为,所以不太会注重产品自身的设计。
因为板鹞风筝的装饰性绘画主要是从民间传统文学和民间美术中产生的,同时当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美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当代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传统的手工制品有一定的隔阂,传统手工艺品与当代大众的审美要求相去甚远,审美节奏处于失衡状态[4]。
2.2.3 对板鹞产品的需求严重萎缩
目前,板鹞手工艺品多是通过博物馆橱窗进行展示,以此形式将传统手工艺品带入大众视野,塑造民众对于板鹞手工艺品的认知。但是由于板鹞自身的体积过大、收纳较难,人们无法将此类手工艺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所以人们对板鹞产品的需求量也大不如从前。不改变民众与板鹞文化的关联性,就无法激发和调动人们对它探索的热情。
3 板鹞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对世界各国和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非遗作为文化和创意工作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一种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珍贵资源。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它不仅为传统的非遗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而且为其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途径和舞台。
可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发掘出其创造性的价值,将其化为创造性的资金,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文化创意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作用于非遗资源,通过现代思维、观念、工具、技术和产品来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5]。
文创产品不仅需要具有创意性和观赏性,还需要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因此,在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文创产品的实用性[6]。如何能够使具有地方特色的板鹞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确保南通板鹞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结合现今社会文化创意的一些元素,笔者提出以下三个设计方案。
3.1 板鹞文化在手办设计中的应用
一改板鹞自身的体积过大、收纳较难的问题,大胆创新制成风筝手办。由于手办一般体量较小,一件手办作品往往会制作上千上万件,与工艺品不同的是,它更具有收藏价值。手办的门槛相对较低,对于没有艺术基础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手办具有更能够接近的魅力[7]。手办的平民化特点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近和了解它,因而能帮助更多传承人以外的群体去关注南通板鹞这一非遗文化,为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契机。
在设计板鹞手办时,依旧可以保留原始板鹞风筝的哨口,根据外形设计并固定安装哨口竹架,保持典型的哨口排列布局,竹架与风筝浑然一体;改变板鹞风筝的传统外形,将原本的六角改变为其他动物的形状;更换主题图案,根据不同的形态设计图案纹理,将原有饱和度较高的红、黑、黄等调整为饱和度偏低的颜色,色彩丰富,惟妙惟肖。
手办设计的新思想与原始板鹞的旧理念相碰撞,对于南通板鹞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能够创作出更新、更符合时代需求的非遗文化产品。
3.2 板鹞文化在香薰灯设计中的应用
香薰灯是一种美观、亮丽又可以作为小夜灯来使用的实用型产品,需借助香熏油来配合使用。香薰具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调节失眠,缓和情绪等作用。根据香薰灯设计对板鹞风筝进行改良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打破原有的体现形式,从而丰富产品市场,提对板鹞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的审美理念、材料技术与非遗文化的有效融合,让传统手工艺品重新焕发生机,普遍又不落俗套,借助新的媒介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进而被世人所了解。
然而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对板鹞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和解析,要求我们要掌握板鹞文化所体现的时代含义及在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意识形态,既能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又具有一定观赏性,让原有的文化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对南通板鹞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较大意义。将板鹞风筝文化真正代表的艺术内涵带入香薰灯设计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非遗文化和文创产品的完美融合[8]。
3.3 板鹞文化在香包设计中的应用
香包是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刺绣珍品,以庆阳香包为例,丰富多样的庆阳香包造型各异、图案精美﹑清新淳朴,表达了人们的图腾崇拜,祈求福寿平安、爱情幸福、子孙繁衍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9]。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品位不断提高,思维不断超前,因此我们可以将板鹞文化与香包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另辟蹊径,将其功能进行转换,制成新的品类。板鹞风筝纹样精细,彩绘采用工笔重彩,色彩对比鲜明,图案多选用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如吉祥祈福、传说故事、神话人物等[10]。由于香包可以表现的手法奇异多样,不讲究透视,不要求比例,只求神似,所以对于形态各异、象征各异的南通板鹞风筝而言,都可以将其描绘出来、秀出来,做成手工艺品,赋予板鹞风筝新的展示环境,必定会大放异彩,从而增添生活的乐趣。
4 结束语
板鹞风筝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凝聚了前人的心血,承载着古人反复实践的成果,以及南通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我们不能让其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被淹没。
在新时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领域,民间手工艺若想与当今时代结合,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必须适当进行丰富与创新。新时代的南通板鹞风筝不仅是描摹当地农民祈愿的简单工艺品,更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新的呈现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帮助人们了解优秀的地方文化特色。
近年来,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创市场越来越繁荣,同时对文创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认识非遗文化的内在价值,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非遗文化元素,创新文创产品的生产流程。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创作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产品,为传承和发展板鹞风筝这一非遗文化带来更多的契机。
另外,要通过多个方面、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证明传统文化并不一定是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的,可以改变其产品形态、色彩规划、产品功能等,也可以进行“变异”、拆分﹑组装、融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促进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融合,打破原本的体现形式,赋予新的媒介,推动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非遗文创产品。
参考文献
[1] 陈圣鋆.南通板鹞风筝工艺民俗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8(6):29-35.
[2] 吴颖.凤鸣于天: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点及其创新探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348-349.
[3] 陈强,罗笑.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媒体展示平台研究:以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51-52.
[4] 廖玲玲.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9.
[5] 张立波,张奎.“文创兴镇”视野下非遗小镇发展路径探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1):82-87.
[6] 杨静.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再设计[J/OL].包装工程:1-5[2024-04-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94.TB.2024 0202.2010.010.html.
[7] 李海川.浅析手办对雕塑创作的启示[J].西部皮革,2019, 41(18):42.
[8] 孙淦.“非遗”中传统造型的分解与重组再设计研究:以南通“非遗”工匠技艺的跨界创新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9(9):29-31.
[9] 薛正,王胜利.中国画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庆阳香包为例[J].雕塑,2024(1):78-79.
[10]陆锦霞,王安霞.南通风筝的艺术特征解析[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5):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