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2016-11-15 23:56卓娜娜黄海霞常凯文
中国市场 2016年38期
关键词: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窑洞

卓娜娜+黄海霞+常凯文

[摘 要]窑洞是甘肃庆阳地区的传统民居,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堪称陇上景观之一绝。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别窑建房”“弃窑下山”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潮流,传统窑洞文化正面临严峻的困境和挑战,发展和保护窑洞民居对于保护传统窑洞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窑洞;传统建筑;文化保护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123

庆阳是中国著名的窑洞民居之乡。境内董志塬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是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庆阳窑洞是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组成部分。庆阳民居窑洞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庆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产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窑洞内部设施与外部建设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渐渐远离窑洞这一居住环境,把窑洞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窑洞日益被人们舍弃,窑洞文化也被人们渐渐遗忘,而这背后的传统建筑文化更是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所以通过对窑洞调研来弘扬传统建筑文化,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窑洞文化,了解传统建筑文化,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1 庆阳窑洞的发展及其衰败现状

1.1 初始发展阶段

据《史记·周本纪》载:“后稷卒,子不立。不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以失官而奔戎狄之间。”周先祖不失官后,迁居戎狄杂居的庆阳(今庆城)一带,首创窑洞居室。由此可见,庆阳窑洞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窑洞居室,一种特色的人文景观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初具雏形。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古称“北豳”,习称“陇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庆阳人民不仅开创了优秀的古代文明,也创造出了庆阳地区独特的民居文化——窑洞。这种窑居文化是与我国农耕文明协调而共生的,也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历史抉择的产物。

窑洞居室建造简便,节省材料,又能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省良田。而且受大气中各种放射性物质和噪声的污染干扰小,对人体非常有利。因与大气接触少、传导慢,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还能节省取暖和降温设施的费用。一般陇东窑洞内的温度在1℃~20℃左右,相对湿度在30%~70%,很受庆阳人民的欢迎。

窑洞居室在庆阳分布十分广泛。享有“天下第一黄土高原”之誉的陇东中心庆阳市,古时候有“万孔窑”之称。由于窑洞的出现,才有了“洞房花烛”“洞天福地”等词语。有位陕甘宁边区的诗人写道:“窑洞三间光欲燃,明辉一片照山川。”这是指当年宝塔山下窑洞内彻夜长明的灯光,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进的航程。在庆阳华池县至今还流传着边区时的一首《五孔窑》民歌:“喝的山泉水,吃的糜子饭; 睡的五孔窑,穿的军毛毡。”黄土窑洞的出现,催生了窑洞文化。

1.2 衰败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写《庆阳地区志》时调查到,当时窑洞占居民建筑的70%以上,进入21世纪以后窑洞迅速消失,大多数青年开始舍弃窑洞,住进平房或楼房,并以此作为生活富裕的象征。庆阳纬度较高、光照充足、黄土土层深厚,当地居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为了提高居住满意度,常扩大窑洞使用空间。然窑洞采光效果较差,夏季窑洞潮湿,物品容易发霉。于是,窑洞渐渐地在当地失去了民居住宅的功能,沦为储藏室等。

1.3 窑洞的衰败有几方面的原因

窑洞的功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人们纷纷搬到宽敞的公房居住;人们对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薄弱。

2 窑洞建筑风格与传统的联系

窑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学含量和审美价值,是具有地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文化瑰宝。

2.1 窑洞建筑蕴含着朴素的原理

窑洞建筑看上去土里土气,在空间尺度、平面组合、采光通风、排水排烟、防水防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其实窑洞的构筑形态蕴含着许多值得重视的机制。它涉及利用生土,节约能源,节省建筑用地,保持生态环境,浓化乡土特色等一系列当代建筑所关心的问题。

(1)环境意识中的因地制宜思想。窑洞建筑充分体现了黄河流域的地域文化,即利用黄河流域的地理条件,适应黄土高原的干旱气候,结合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土资源,创造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土”文化。它结合不同地形、地貌,有崖、无崖,平坦或起伏,创造出了靠崖窑、天井窑、覆土窑等多种灵活形式,以适应不同环境,因地制宜地建筑了供黄土人民生活的千年居宅。

(2)因材致用。说窑洞建筑是建筑“土”文化的典型,重要的一点是对黄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它通过挖掘横向的窑洞取得室内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状土体作为窑壁、窑顶。还可以利用挖出来的原土,通过版筑作为院墙、隔墙,或打成土坯,砌筑洞口墙和火炕,烧制土砖,镶边,用以防水,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黄土还可以用来做土台、土踏步、土照壁、土桌、土凳、土龛、土壁柜、土炉灶、土烟道、土鸡窝、土花池等土构件、土设备、土家具。多余的土还可以用于平整耕地,垫坡填坑。可以说,把土用到了极致。

(3)节材省地,因材施构。靠崖窑和天井窑都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建筑,它不同于一般地面建筑,不是采用投入建筑材料以构筑空间的“加法”方式,而是采用挖去天然材料以取得地下空间的“减法”方式。这种“减法”构筑是以取之不尽的土材的挖出以取代其他建筑材料的投入,实质上是以挖掘土方的劳力换取材料的消耗。显然,这是对建筑材料的最大节约。由于黄土易于挖掘,换取物力所需的劳力并不十分繁重,一家一户的劳动力都可以承担,因此窑洞的造价甚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性。而且这种减法方式实质上存在着节约用地的很大潜力。

(4)冬暖夏凉。黄土具有良好的隔热、蓄热功能。窑洞除小面积的洞口部位相对单薄外,其他各方面全包裹在厚厚的土层中。厚实的土层所起的隔热作用使洞内温度变化很小。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日温差虽较大,但日温波动对厚土层中窑洞影响甚微。这些给窑洞带来了十分可贵的冬暖夏凉的热环境。覆土窑覆盖很厚的土层,同样取得冬暖夏凉的温度效应。晋、陕地区的一些地面庭院建筑,正房常常不建木构平房、楼房,而特地建造单层锢窑或窑上房,就是吸取了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

(5)因势利导,融入自然,极具乡土特色。窑洞村落具有“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的特点。靠崖窑只展露出小面积的洞口立面,天井窑的井院和窑身都沉于地下。与一般地面建筑相比,在建造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破坏当地的树木植被,建成后没有触目的外露建筑体。从总体上看,整个窑洞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垸之下。它们都最大限度地与黄土大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地保持自然生态的环境面貌。

2.2 窑洞建筑蕴含的传统儒家原理

除了与自然传统方面的联系外,窑洞还具有深层次的人文传统的意义。庆阳窑洞展现出的儒家文化体现在多方面。

(1)庆阳窑洞向阳、背风的整体布局呈现出一个“中”或者“天”字。在中华文化里,为人处世讲究中庸之道,对事讲究中庸,做人讲究中正。而中庸思想也巧妙地蕴藏在窑洞的布局之中。主窑常为主人的寝室、出入之所,侧窑常作粮房、牲畜圈等,此布局蕴含“阳正阴副”思想,突出人类是活动的主宰,他物皆为其所用。庆阳窑洞聚落体现窑洞整合之美,给人以雄浑壮丽之感。院落道路皆以自然地形去向为主,稍加改造,便和窑洞整体布局相得益彰,来去有路,出入有方。

(2)庆阳窑洞最大的特点是皆有土炕。在庆阳“窑里”(方言)一般是家人睡觉之地,是男主人或者长辈经常活动的场所,客人登门首先介绍到窑里,请客人先喝茶后谈论。“屋里”(方言)亦称厨房,是妇女经常活动的空间。人们睡觉亦有传统次序:一家人睡在一个土炕上,通常男性家长睡炕头,其次是女性家长,依次排列,最末者在炕梢。窑洞里土炕炕头近炉灶,温度较高,被窝易热,在家庭的地位相对较高,窑洞居民依旧保留着早晨给父母大人做早餐的习俗,其实更类似于“请安”,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是对孝文化的一种传承,“百善孝为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

3 庆阳窑洞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

对居住者:①窑洞居民必须改变思想观念窑洞具有经济实用、工序简单、冬暖夏凉、保温隔潮的优点,当地居民都能接受。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③美化窑洞内外环境。

对政府:①合理规划,正确引导,拓宽窑洞使用功能。②加大对窑区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社会:①重视教育,弘扬窑洞文化。②大力发展窑洞旅游文化。

4 结 论

庆阳窑洞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弘扬庆阳窑洞文化,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更需要每一位庆阳人自我宣传,带头进行窑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我们可以利用国家“一带一路”的提出,推进庆阳经济的发展,将旅游观光及文化传播结合在一起,推进“乡村游”“红色旅游”,使更多的人来到庆阳,来了解传统窑洞文化,为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方李莉.陕北人的窑洞生活:历史、传承与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

[2]姜波.庆阳窑洞居民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发展[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史哲专题研究,2015,14(2).

[3]程军.陕北窑洞居民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4).

[4]曹燕,朱世广.论庆阳窑洞住宅的特征[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猜你喜欢
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窑洞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