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明
摘 要: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领导干部的教育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吏治成败关乎国家兴盛,现代化党校图书馆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二学堂,建设好现代化党校图书馆,能够为优秀人才培养出一份力。文章在分析新形势下党校图书馆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站建设、队伍建设和拓展服务方面的看法。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精神指引;数字化道路;阅读推广;移动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党校图书馆是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等国家层面的馆藏为重点,其本色就是政治。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无数革命先辈用智慧、鲜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换来的国家以及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中共中央对党员的教育和培训非常重视,多次强调学员应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另外,时代在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国家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全球数字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产业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需求,需要对现代化党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有新的看法。
一、现代化党校图书馆建设的作用
党校图书馆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课堂,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党校建设的重要支柱,是提供理论武装和知识学习的重要平台,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文库,其红色馆藏深厚,可资借鉴。
1.精神指引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历史中有毛泽东领导无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壮举,有影响了一代人的雷锋精神,有可歌可泣的、伟大爱国献身情怀的南泥湾建设等,为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切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搞好现代化党校建设,保存好红色基因,为未来创造新的伟大精神指引。
2.干部教育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党的领导,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一个没有文化的党是不可想象的,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党的领导、有正确的方向判断力,有鱼水相融的情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关注时政、净化思想、提升精神境界,以礼待人,厚德载物,以德服人,在当今数智时代更需要博学、深学。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依托馆藏文献,开展深入学习研究和利用,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社会建设、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加技巧,团结各民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建设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3.党校教学科研
图书馆作为党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就是收集、整理、保存、提供文献资料,为党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建设好现代化党校图书馆对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发挥好党校“干部培训、理论探索与研究、思想引领、决策咨询”职能作用、建设一流党校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4.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信息参考
伴随着各乡镇党校建立,实现了网络武装基层干部路的“最后一公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流进“青山绿水”,为“青山绿水”注入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清泉,注入关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各种经典、有价值案例的活水,成为用户思考借鉴研究的素材,让乡村振兴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毕竟乡村振兴很缺资金,但不能等天下雨,要鼓足干劲,想方设法,利用党校图书馆资源就是其中的途径。可以通过馆藏阅读,增加认识,找到方法和出路。比如可以对影响力投资、元宇宙数字建模工厂、红色精神等方面加以研究并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给乡村振兴提供推动力。
5.智库建设的需求
2017年,北京市委党校被纳入首都高端智库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可见党校的决策咨询工作已成为党校的重要职能。首先,党校智库研究的决策咨询要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策划出重要论著、重点文章和咨政研究重点选题,发挥理论创新、决策服务和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其次,为党委政府做决策参考,聚焦国计民生,需要一支能高瞻远瞩,增强智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自我进化能力的队伍。其能够做出全新改变,应对各种变化,对决策咨询见微知著,迅速反应,做出令人信服的高质量成果,并应用到党委政府、社会、企业工作中,这必然需要建立更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作为知识支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设利用现代化图书馆,可以更便捷、精准地找到社会发展建设所需方方面面的信息。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图书馆的书海里饱览众书,才能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眼光,高效地开展项目研究,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主要建设内容
1.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数字化的今天,数据成为建设的中心,数据是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的战略价值越来越重要。数字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党校图书馆应持续深耕数字化领域。
(1)文献数字化独立自主。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很难创新工作,在行业内取得优秀成绩。要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增强文献数字化基础性研究,从设备设施到文献资源保存与开发,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使党校智慧型图书馆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2)文献数字化道路要越走越宽。文献信息资源的存储、使用从古代竹简到现在纸质文献信息,存在笨重、不易保存、不易整理、占地大、借阅数量和时间有限等缺点。但如今数字、网络技术应用带来了新气象,出现了智慧性,存储可以海量、内容可以生成,获取变得便捷、平台可以多元互动、资源可以共享、内容可以扩展、形式可以多样、传播更加智能,使得知识库得以微型化、灵活化、虚拟化、规模化,检索简便化,工作效率化,推广新科技化、智能化。读者不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把文字转换成个性语音展开学习,还可以在视频传播的时候,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如某站的应用。还能身临其境,在虚拟环境下阅读和演练,也就是元宇宙环境,极大增加了表现力,活跃了思维,增加了灵感,增强了认知和人际交流,使得阅读成为一种乐趣,一种共鸣,引发学习探讨的狂潮。数字化为党校教师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宣讲以及科研、咨政提供了更为丰富、广泛和更有价值的资料以及更多传授方式,为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工作提供更多便利。这都有赖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传统纸质文献信息所不能比拟的,数字技术的出现就像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刀耕火种的文明天堂。党校图书馆应持续大力推进发展数字化,提高文献应用速度,这是先进生产力的需求,是产业信息化的需求。
2.数字文献信息收集
(1)丰富馆藏量。量变决定质变,没有深厚的信息资源,馆藏无法规模化,影响力不足,不利于AI生成、ELMO模型的大数据积累与养成,对读者的吸引力不足,无法让读者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利用,发挥不出更多的价值。郭晶认为“十四五”时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赋能存量、做优增量和把握变量。全球化的今天,通过购买或者赠予、互换的方式获得优质数据库资源或网络使用权;引进外来数据,开眼看世界,拓宽视野,开阔眼界;鼓励投稿,设立原创资金,提高人们创作的热情;加强研究,积极开发资源,从而不断丰富和充实文献资料,不断提高党校图书馆的厚度、广度、深度和含金量,由足够的“量”引起“质变”,创新更多认知,弘扬更多美德,产生更多社会效益。
(2)文献信息收集重点。党校的性质决定党校图书馆要在马列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结构下,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前瞻布局,党的建设、党的中心工作、当前任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党校应根据各自实际有所侧重,收集整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变迁、风土人情等内容,如当地党史、社会治理、先进典型人物、特色经济种植养殖发展、农家小院建设、特色旅游等,特别是对当下法治中国建设、清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等重点、热点、难点方面的收集开发。为学员学习,为教学和科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研究的资料。
3.图书馆网站建设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网络的实时性、跨区域性等特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现代化新赛道上,让网站成为信息传播的使者,让优质资源利用网络流动,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加速中国文化出海,逐步实现数字强馆、网络强馆的现代化党校图书馆目标。
(1)网络信息服务。通过网站,应用各种检索工具搜索,提高筛选效率,应用各种管理工具,创建在线数据库,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参考应用文件管理系统,完成自动收集整理需要研究使用的资料、格式化书目等烦琐工作,完成更多图书馆新素养更新,让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充足地使用和处理数字文献资源。
(2)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计算机及网络新技术不断更新,产生新变化和问题。通过网站咨询服务,可以高效解答网络图书馆文献信息相关问题,如网站导航咨询、数据库使用等。随着技术成熟,利用AI人工智能实施协同参与服务,让参考咨询更上一层楼,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要。
(3)网站空间拓展。在网站建立论坛、聊天室,让用户发表意见、交流读书心得、在线交流和探讨,增强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和学术交流氛围,让思想碰撞出火花,提高文化科研水平。还可以向用户推荐最新出版的图书和最新的信息,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发展前沿。
(4)构建虚拟元宇宙空间。网站建设能够促进文献信息高效流动,构建元宇宙场景能够有效促进读者的认知。其具体构建还需根据个人具体需求和特性,搭建各种场景、内容,满足人们不断对新鲜事物的探索需求。在元宇宙图书馆场景里,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加入风景名胜、古迹,加入天气、四季交替、虚拟历史穿越,增强沉浸式体验,将文献信息融合进场景、各种游戏性活动,寓教于乐。通过元宇宙场景,构建一个知识打卡地,促进读者文化素养、修为涵养软实力的增强,让用户体会到红色文明的伟大,沉浸式体验时政大局,增强马列主义意识。
4.优化馆藏资源
随着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个人数码产品的广泛使用,新事物的出现,到馆率低是个普遍现象,馆员时间溢出效应明显。为顺应时势,满足新需求,馆藏结构应再优化,拥抱数字工业革命,逐步向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上转移,轻装上阵,节能增效,图新图强,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加快成果的生产应用速度,融入数字文明的生存发展中。
5.打造一支专业队伍
科技、理论、社会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注定图书馆工作行程很远。而人是关键因素,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建设一支有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忠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热爱文献信息工作,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结构合理、精干高效、思维活跃的队伍。管理人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情报基础知识和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党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让读者享受更加专业、全面、精准,更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服务。
6.拓展服务项目
(1)应持之以恒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文艺兵通过说唱、小品、话剧等形式活动宣传政策、鼓舞士气,提高战士战斗力,如今,党校图书馆多形式的阅读推广也能激发更积极的阅读情绪。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阅读推广的重要主体,有责任推广阅读,深化阅读推广理论,加大营销力度,探索阅读推广新形式,持之以恒,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通过推广活动,持续提升文化素养,持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文化知识高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校园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此,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实体与虚拟活动空间开展具备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例如,开展快乐朗诵、成语接龙等文娱活动,组织每年“世界读书日”的读书活动,开展利用非遗技艺制作文献信息的藏书活动,运用元宇宙数字场景的多元活动以及人工智能生成sora的活动体验等。
(2)大力推进移动阅读。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5G快速应用,众多移动电子产品频现,时尚、便携灵活、语音输入的应用,检索更是“手到擒来”,让移动阅读成为一种必然。加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成熟的现代化手段,网站进入移动终端,某信图书馆走进手机,使读者阅读时间、地点可以自由选择,随时温故知新,增加心得体会,获得灵感,满足了读者的多方面需求。特别是党校学员工作繁忙、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更应该充分利用移动服务提供的资源以及交流探讨的空间。
三、结束语
建设一个现代化党校图书馆,是新时代的呼唤。通过认识党校图书馆的作用,分析数字化、搭建网络、优化馆藏、拓展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建设,建设一个信息化、专业化、高效化、特色化的现代化党校图书馆,不断提升服务理念,提高图书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党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让党校图书馆成为干部教育的加油站和助跑点。为党校事业发展,为政府、企业决策咨询服务发挥最大作用,为文化强国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民忠.发挥党校决策咨询作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N].学习时报,2021年05月07日(3).
[2]http://www.china-cer.com.cn/zhengcefagui/202004103650.html 经济形势报告网.
[3]郭 晶.赋能存量做优增量把握变量——面向“十四五”的国内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1):47-54.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