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林
每学期开学报到后,总会有个别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报到。笔者通过解析三名劝返复学学生的案例,查找学生不上学的真相,分析学生所思所想,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思考。
案例一,李某某,男,11岁,四年级学生,性格孤僻,逃学成为常态,单亲,由母亲抚养。未报到原因:李某某跟随母亲四处打工,居无定所,已三次转学,本学期开学未报到。学校和老师一直无法联系到李某某,多方打听后才找到其母亲电话,对李某某多方劝说后使其愿意返校上学。
案例二,杨某,女,12岁,六年级学生,沉默寡言,经常性逃课,父母离异后随父生活。未报到原因:杨某因家中缺爱而不愿意待在家中,且社会上有异性朋友,因此离家出走。经过学校和老师多次到家劝返,开学一周后杨某返校上学。
案例三,赵某某,男,12岁,六年级学生,性格内向,父母离婚后随母亲生活。未报到原因:赵某某升入初中后,迷恋手机,母亲管不了。在众位老师多次到家耐心劝导下,赵某某返校几天后又离校,一直在家玩手机,老师多次劝说仍不返校。
分析以上案例,学生为何不到学校上学?教育的力量何在?笔者分析得出以下原因。首先,非因贫困而不愿上学。经过笔者多次到家调查,三个家庭经济并不困难,家中机械、家畜很多,收入在农村算中等水平,都表示不缺孩子上学的钱。其次,非因学习压力大而不愿上学。三个家庭均表示学生自认为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再次,非受老师批评而不愿上学。笔者通过与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谈,均否定了这个说法。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愿到学校学习呢?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出如下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三个学生都是单亲或组合家庭,在家庭出现变故,以及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时,父母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心灵上的安慰,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出现了自暴自弃的行为。
二是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的需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学生在一起,比吃比穿,比父母比家庭,在攀比刺激之下,孩子的内心出现不平衡,导致一些不良表现,如:偷拿同学东西和商店商品等。这三名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
三是父母无力管教。现在的学生一旦迷恋上手机,所有办法在他们面前都不堪一击。学生对手机过于依赖,一旦失去,就会心神不定。父母怕孩子出事,只能随了他们的心意。案例三的赵某某就是其中之一,但凡有一点希望,学校和老师都不会放弃这个学生。
对于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对于放不下手机或沉迷网游的孩子,对于父母管不了甚至放弃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有时很弱小,但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缺位造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教育的特例,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并找到解决困扰孩子心灵问题的钥匙,静待春暖花开,静待小苗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敦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