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游戏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这一理念的运用则是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公开课“妈妈”为例,探讨运用课程游戏化理念实施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的策略,旨在发挥课程游戏化理念对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课程游戏化理念;运用策略
一、概述
(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内涵
游戏化教学的理念运用于各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早。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优良教师,孩子通常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而课程游戏化理念被提出的时间较晚。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幼儿园课程能带给儿童特殊的体验和收获,能激发儿童广泛的学习可能。这种体验和可能的核心就是游戏的基本精神—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1]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始进行课程游戏化建设。
(二)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的要求
1.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生活语文课程应面向培智学校的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都能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入手开展教学。
培智学校的低龄学生大多存在语言障碍,如发音不全、音量不足等。因此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情感体验是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培智学校中的学生缺乏与他人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渠道。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播放儿歌、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2.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
《课程标准》指出:“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与说话和书面语言学习的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知识。
3.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在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种是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和课堂讨论,体验式教学与游戏化教学、互动式课堂、自然教育等密切相关,更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种是启发性教学。虽然培智学校的低龄学生思维能力不足,但教师还是应该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我决策,让学生自主找到想学的知识、技能,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三)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低龄学生正处于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运用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则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其解决问题与合作的能力。通过与游戏相结合的生活语文学习,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下面笔者以针对低龄学生开展的生活语文“妈妈”一课为例,阐述课程游戏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秉持“学习即游戏”原则
课程游戏化理念要求教师秉持“学习即游戏”原则,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和具有挑战性。在“妈妈”一课中,笔者从导入环节开始到教学结束为止,穿插了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游戏。有的是合作游戏,如“帮小猩猩找妈妈”;有的是分组竞争游戏,如“比比谁把词语说得最大声、最标准”;有的是闯关游戏,如“捉住词语宝宝,清除路障”……同时,笔者还通过多媒体及希沃白板等丰富了游戏形式。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化学习,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开展分层教学
课程游戏化理念十分注重教师的分层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化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就感。
在教学“妈妈”一课之前,笔者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学前1班的7名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均存在着一定的语言障碍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因此,笔者计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班上7名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表现等,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层级划分:A层有2人,B层有3人,C层有2人。其中:A层学生认知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能认读一些生字词,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在课堂中注意力不够集中;B层学生认知水平一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能跟读简单的生字词,在课堂中时常离开座位;C层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语言表达能力很弱,在课堂中参与互动的次数少,情绪不稳定。
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层级,笔者在各个环节都开展了分层教学。比如,在教授“妈妈”一词时,笔者直接让A层学生一边指着该词在课本上的位置一边认读,让B层学生结合关于妈妈的图片,跟着笔者一边指着相应的位置一边认读,让C层学生一边看着关于妈妈的图片一边尝试发音。又如,在检验学生对“妈妈”一词的掌握情况时,笔者设置了“找自己的妈妈”这个游戏环节。A层学生要从一家三代人的全家福中找出自己的妈妈并说出“妈妈”一词,还可以试着找出自己的外婆;B层学生要从一家三口的全家福中找出自己的妈妈,并跟着笔者说“妈妈”;C层学生要从陪读家长中找一找自己的妈妈,如果能找到,就试着对她说一声“妈妈”。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时所说的一些话。
师:贝贝小朋友听说你们很厉害,想请你们帮忙找一找她的妈妈。谁愿意帮忙呢?(笔者让学生从卡片中找出贝贝的妈妈,在学生找到之后,让学生齐声说出“妈妈”一词,再指导个别学生说。)
师:大家的声音可真大!你们的妈妈要是听到了,一定会赶快来到大家身边的。(笔者展示学生和家人拍的全家福)下面老师将用这些照片组织大家玩一个名叫“找自己的妈妈”的游戏。
(三)使教学具有情境性和体验性
课程游戏化理念强调通过具有情境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妈妈”一课时,笔者创设了“与小猩猩一起找妈妈”的大情境,并根据教学需要又创设了有趣、多样的小情境,让学生不断思考、学习。通过真实情境及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以下是笔者在创设部分情境时所说的一些话。
师:欸!小猩猩怎么哭了?哦,原来是它想妈妈了。我们快帮它喊一喊、找一找吧……找到它的妈妈了吗?(学生摇头)这可怎么办呀?看来它的妈妈不在这附近,那我们边走边找吧。小朋友们记得喊的时候要说“小猩猩的妈妈,你在哪里?”哦。
师:现在调皮的词语宝宝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小朋友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把词语宝宝捉起来吗?(学生捉住了词语宝宝)老师听到词语宝宝说它们迷路了,那么小朋友们愿意把它们送回家吗?
(四)引导学生合作与竞争
课程游戏化理念也强调合作与竞争,提倡教师通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妈妈”一课中,笔者在巩固所学内容的环节,将学生分成老虎组和狮子组,组织了一场说话比赛。比赛结束后,由听课的教师担任评委,当场给学生打分,选出说的声音最大、发音最标准的学生和整体表现优异的小组。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可以变得乐于发音、敢于表达,并且可以在合作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在竞争中激发潜能、提升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
课程游戏化理念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难度逐步增加的任务。在“妈妈”一课教学伊始,笔者将一张大纸(纸上分为若干区域,并画有一所房子,贴有一些图片)展示在黑板上。笔者在“送自己的妈妈回家”环节,引导学生将找出的自己的妈妈的卡通图片贴在纸上画着的房子里;在“把捉住的词语宝宝送回家”环节,引导学生将写着“妈妈”等词语的卡片贴到纸上贴着的词语所对应的图片下方;在“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这一情感表达的环节,引导学生将笔者事先准备的玫瑰花贴在自己的妈妈的卡通图片旁边,并试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在课后,将这张纸沿着区域边缘裁成7块,分给班上学生,让学生将自己得到的那1块作为特别的贺卡带回家中,送给自己的妈妈。笔者通过上述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加深了对妈妈的认识,掌握了表达情感的方法,从而逐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学习目标。
三、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运用课程游戏化理念时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较短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低龄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虽然有的学生可能一开始对游戏非常感兴趣,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游戏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游戏参与度。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多做、多说,并且可以采用代币制。如果学生完成一个环节的任务,就奖励学生一枚代币,以延长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的时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二)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有限
学生如果理解与表达能力较弱,往往就难以理解某些比较复杂的情境内容。这会使得他们的参与感降低。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适当减少情境中出现的人物数量,在创设情境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结合图画、板书、课件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
(三)不同学生个性差异较大
针对个性差异较大的低龄学生,如果开展集体教学,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笔者认为,为了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让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除了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供他们选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较难结合起来
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强调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确保各项目标能够达成。而一些教师为了使所设计的游戏契合课程内容,往往会调整原有的课程教学结构,并且会觉得设计合适的情境是一个难点。如笔者在进行“妈妈”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想要在导入环节的情境中设计小猩猩这个人物,以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的“我”这个字。但考虑到这样设计可能无法为学生解释清楚假如自己是小猩猩,该用什么人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笔者决定在课堂上拿出一面镜子,让学生在扮演小猩猩时,对着镜子说“这是我”,并进行自我介绍。可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游戏目标,同时灵活运用游戏元素,使教学目标贯穿于游戏中,使学生在做中学,在游戏中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智生活语文低龄段教学中有效运用课程游戏化理念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再谈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J].幼儿教育,2022(19/22):4-9.
作者简介:陈丝越(2001—),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爱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