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06-18 13:08:37谢嘉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谢嘉丽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二、发掘政治教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不仅要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及社会认知,以达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公民素养的教育目的。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应当以马列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结合教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笔者在教学《经济生活》中的商品、货币、金钱、信用工具等相关知识后,以“金钱是否是万能的”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或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同时还能使学生对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社会呈现出较为浮躁的价值观体系,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经济生活》在安排教材时,就考虑了价值追求。说商品,强调为人民服务;说消费,强调正确的消费观;说制度,强调拥护社会主义;说分配,强调效率与公平。《政治生活》中,在说到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意义时,专门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渗透。在社会层面的内容。《文化生活》在安排教材时,价值观是重要内容。“文化建设”部分,在论述日常生活与树立远大理想的关系时,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块,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精髓,传承新时代下民族发展的巨大力量。《生活与哲学》中,讲述了哲学与价值观的关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社会变革的先导。在公民层面的内容。《生活与哲学》在安排教材时,也结合了核心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模块,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生价值,遵循客观规律,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在与社会价值统一中彰显价值。《经济生活》中,“市场秩序”部分,指出社会主义信任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的4个模块中,名称中都有“生活”一词,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实际,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中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教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取得实际效果,应该以受教育者是否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践行为标准。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给思想理论教育赋予“生活”的生命和活力,利用高中生生活中熟悉的、感性的常见生活素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情感认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教师要在进行《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学时,扎实开展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自觉树立正确的公民观、权利观和义务观,让高中生懂得应该遵守什么义务,享受什么权利,为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