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丽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保持和强化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对学生正确而有效的评价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一、导向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要充分体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理念和实践行为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如讲得不错,如果声音再响一些会更好!说得真棒,但如果在评价同学小组合作结果时,不仅能够看结果,还能考虑到他们组的任务难度,那么,你们的评价将会更客观,思考会更全面。这样的评价语针对性强,能提醒学生,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回答与思维的质量。
二、趣味性
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效果。所以我们认为评价语应生动、幽默,让课堂形成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生机勃勃。特别是在鼓励一些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全面性
不仅要评价结果,还要评价合作过程,两者并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不仅对探究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还对小组成员的合作状态、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情绪进行逐一即时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不仅有定量评价也进行定性评价,例如“第四小组合作得非常好,组长很能干,他根据学习要求迅速分工,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负责提供表演道具,有的负责汇报表演,有的做记录,有的提出问题与同学互动。这种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老师很喜欢。
总之,评价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尤其是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评价所带来的自信、希望和成功。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应让每一位学生都抬起头来”,精彩的即时评价也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终极追求。相信,只要我们在课堂中倾听,在生活中积累,在实践后反思,学生会因为我们的评价而一次次惊喜,我们也因为自己的评价而一次次享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