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蔚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关键任务,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将学科的育人价值凸显出来,也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重要导向.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意义,并以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了讨论与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将核心素养所具备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推动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其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以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将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1 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素养,如数学抽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具体而言,对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二是学生可以利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是学生初步形成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1]
2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2.1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教师应该对其意义进行明确,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确保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教师的角度,可以借助问答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其能够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以此来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2.2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终身学习意义重大,通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强化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经历复习和反思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另外,数学教师还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对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2]
2.3 开拓学生认知视野
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确保核心素养培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开拓认知视野.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初级水平,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一般都是依照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此,数学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需求的角度,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动性,确保其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同时,可以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实现对问题的独立解决.
2.4 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小学生本身的思维十分敏捷,也具备较强的跳跃性,依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灵活设置问题的难度,来实现对学生探索欲望的有效激发,鼓励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融合知识、经验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够在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同时,实现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3]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3.1 创设课堂导入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好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激发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支撑.小学生本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充满了求知欲,通过趣味导入情境的设置,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部分知识和内容相对抽象,小学生往往很难精准把握分数的相关概念,这样可能会影响其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进行知识的导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教材中,对于“几分之几”的概念,采用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举例,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即便是已经知道了将物品平均分后,就能够得到对应的几分之一,但是依然无法真正理解分数的概念.[4]
针对这样的情况,按部就班的常规教学手段显然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的创设:“周六了,爸爸妈妈都要加班,没空为小明和哥哥做午饭,因此通过手机点了一份披萨外卖.但是在披萨送到后,两人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分割才能做到公平.大家可以帮他们一下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进行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从数学教师的角度,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考虑在内,通过创设课堂导入情境的方式,做好前期铺垫,减少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的陌生感.
3.2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数学学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现阶段,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多是合理推理以及演绎推理的方式.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应该关注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本质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在确认学生掌握12、14的相关概念后,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发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要求其通过折纸的方式,对12、14的概念进行展示,然后进一步鼓励学生尝试18等分数意义的讲解.推理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有用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5]
3.3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简单来讲,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现实问题.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应该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的来源及联系,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现实生活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以分数来对问题进行准确描述,如:“我们小组一共有6个人,我是小组成员的16”.同时,也可以尝试围绕某个主体,做好相关问题的深度分析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6]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分数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在如图1所示的花坛中,阴影部分占据了花坛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3.4 开展分组讨论活动
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背景下,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将其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分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协商,通过深度思考来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7]
在教学环节中,当完成对于“分数的简单计算”相关知识的讲解后,可以将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交给各小组完成,为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题型.例如,对于A小组,可以要求其对23+13进行计算,对于B小组,可以设置简单的应用题,如:一块奶酪,哥哥吃了24,妹妹吃了14,剩下多少?如果在小组讨论中,有学生给出了不同答案,那么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鼓励小组成员进行探讨,看这个答案是否准确.若小组内的答案无法统一,教师可以介入进来,听取其各自的解题思路,做好纠正和引导,确保学生可以准确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在分组讨论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小组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8]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数学教师的角度,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数学运算的过程进行直观解析,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操作的方式,实现自身运算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芮金芳.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向度 [J]. 辽宁教育,2024(1): 13-16.
[2]韩佳珞.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J]. 文理导航(中旬),2024(1): 37-39.
[3]代军.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J]. 求知导刊,2023(34): 56-58.
[4]王彩华,朱霏霏,胡瑶. 把握问题设计 发展核心素养——“分数的初步认识”磨课历程与思考 [J]. 小学数学教育,2023(9): 18-22.
[5]卢嘉萍. 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过程探研——以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J]. 成才之路,2023(10): 141-144.
[6]方燕. 基于整体视角的小学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对策——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3): 120-121.
[7]尤海琼. 基于深度学习统领的教学新思考——以“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为例 [J]. 小学教学参考,2022(23): 20-22.
[8]小沙九. 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过程——以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J]. 考试周刊,2021(56):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