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花 韩国权
[摘 要]大概念视角下“教”与“学”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相辅相成的。结构化教学目标更具有统领性,能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借助预期学习结果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呈现,以富有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促进概念的理解、推论与概括。据此,教师在真实情境中以学习任务为评价方式,将概念迁移到具体情境中,有助于概念的真正内化,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关键词]大概念;“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3-0066-03
课堂中的“教”与“学”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二者指向的主体不一致,知识技能所指的方向也不一致,一个是输出,一个是输入。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也是二者融合的基础。从大概念的视角来审视“教”与“学”,“教”是要培养具有专家思维的学生,要教出能提炼概念、迁移概念的学生。“学”是学习概念的推论过程,学习运用概念的方法。“学”是“教”的目标,“教”是“学”的策略。会“学”是评价“教”的标准,会“教”是走向会“学”的起点。一句话概括,“教”是为了学生会“学”。而“评”的对象既包括“教”,又包括“学”,“教”与“学”统一的目标转为“评”的标准。
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田忌赛马》为例,从大概念的视角对“教”“学”“评”之间的关系及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进行具体阐述。
一、预期成果:“学”明确“教”的高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后能达到的成果的预设,目标制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教学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会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对《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以下定位。
1.读通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3.通过学习,懂得取胜的原因在于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的安排,养成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分析上述三条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定位方向非常清晰。第一条指向课后习题第一题,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条目标正是指向这一要素。课后习题第二题要求学生分析孙膑为什么要改变马的出场顺序,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目的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从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看,三条教学目标有基本技能的,如读通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有学习方法的,如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有指向情感价值观的,如养成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的教学目标从传统教学层面来看,看似合理规范,但是,站在大概念的视角来看,目标定位显然过低。大概念视角下培养的是“有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和协作者”,要具有“跨文化、跨时间、跨情境迁移概念和概念化理解的能力”,单元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会做什么”,更要让学生“理解什么”,这就是林恩·埃里克森提出的三维模式KUD目标,理解的是概念,只有“理解”了,才能“知道”和“做”,才能将学到的陈述性知识,变成程序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概念化视角下,我们通常将预期学习结果定位为教学目标。预期学习结果就是学生通过“学”最终达到的结果。因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更为上位的概念,是能够帮助学生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而不是仅限于该课文的个体目标。
在上述分析后,针对《田忌赛马》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可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课文内容,并能讲清故事。
2.懂得结合现有条件,采取合理措施,达到最终目的。
大概念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属于上位概念,具有抽象性、迁移性,能指导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
对比上述两次教学目标定位,同样是实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一目标,“读通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缺乏实际操作途径的目标,看似在指导学生学习,但是“读通课文”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联,“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缺乏程序性知识,学生对如何概括仍然是一知半解。而“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课文内容”是一个程序性知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是概括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是运用方法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一目标能让学生建立起“课文内容”与“事情的发展顺序”两个微概念之间的关联,形成一个大概念。
对应“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这一语文要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单一地针对本课而言,并且缺乏上位概念的指导。试想,学生即使了解了孙膑的思维过程,换成其他人,学生又该如何分析其思维过程呢?“懂得结合现有条件,采取合理措施,达到最终目的”这一目标就是一个具有迁移性的概念,三个微概念“现有条件”“合理措施”和“目的”,是解决任何问题时都需要思考的,孙膑是分析了“现有条件”,结合“目的”,才制订出了“合理措施”。三个微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离开现有条件,措施再合理也无用;目的不明确,措施也无从制订;具备条件,但是措施不当,目的也无法达成。因此,教学本课或者说本单元时,要让学生建立“懂得结合现有条件,采取合理措施,达到最终目的”这一概念。这样,当遇到其他情况时,学生就会懂得分析条件和最终目的,思考并判断措施是否有效、合理。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概念理解:“教”助力“学”的深度
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可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设置以下四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人物关系图,理课文结构;
学习任务二:赛马对阵图,明“赢”的过程;
学习任务三:鱼骨图,探“赢”的方法;
学习任务四:对阵组图,晓“赢”的唯一。
这样的教学过程环节清晰、逻辑层次强,围绕“嬴”层层深入,给予学生学习的支架,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孙膑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其中,鱼骨图(见图1)从孙膑看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他会想到什么,将思维过程分成几个层次。这种借助思维导图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方式,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有帮助。
站在大概念视角来看,本环节的教学该如何分析和改进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概念化目标的制订为本节课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大概念推论的过程“具体—抽象—具体”,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属于“具体”的事实性知识之一,是概念形成中的一块“拼图”,课堂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概念、论证概念。 其次,概念化课堂教学要有目标前置的安排,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在开始学习前就应该知晓的。因此,三个微概念“现有条件”“合理措施”和“目的”要呈现在课堂之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微概念,才能把握微概念之间的关联。林恩·埃里克森称之为“引导式教学”:教师站在概念化视角,通过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形成概念。引导性问题涉及事实性知识以及概念性理解,问题本身就能够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这种问题具有思辨性,能激发并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结构化探究。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他类或反例的学习,来验证概念的准确度和迁移力。
可见,课堂教学中“教”是引导学生“学”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概念、思想,使其在生活中无论面临怎样的境遇,都能用“概念”的思维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针对上述案例中任务三的教学,可以在高度上加以提升,以概念来统领所涉及的事实性知识,在关注孙膑思维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启发学生发现概念并概括出概念。教师可在原设计的基础上以“现有条件”来引领孙膑“看到”的内容,以“合理措施”来统领孙膑“想到”的内容,并提出引导性问题:“现有条件是如何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措施的合理性是建立在现有条件上的。换句话说,条件不同,措施也不同;条件变了,措施也随之变化。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面举例,如齐威王也改变马的出场顺序、马的脚力相差很大、田忌不听从孙膑的计策等,来验证概念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真实情境:“评”迁移“教”“学”的广度
在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听到他们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从语言表达到思维的完整性,再到思维的深度,都给予了一定的点评。这一点充分体现出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语文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根据上文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是无可厚非的。
但正如上文所说,恰恰因为目标定位不够上位,所以这样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还处于浅层。试想,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时,能独立做到像孙膑一样分析、思考,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吗?罗日叶将问题解决分为“发现问题—界定问题—解决问题”三步,他认为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相较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都是由教材和教师代为完成的,即使是解决问题,也是按照教师的指示一步一步去做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现问题、界定问题这些关键能力依托浅层的知识显然是无法培养的。因此,依据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的理念,对于“教”与“学”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应是借助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所建立的概念来解决真实的问题。
那么,大概念视角下的评价该如何进行呢?根据“科学选择评价方式”这一要求,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评价凭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课文这一事实性知识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先形成概念,再通过例证演绎概念,最后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迁移概念。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安排。
孙膑成为军师,魏国派军队主力去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田忌想出兵去救赵国,孙膑却不这样想。请问孙膑是怎样思考的?
目的:
现有条件:
措施1:
措施2:
合理措施是 ,因为。
从课文结尾继续延伸,利用孙膑围魏救赵这一故事,按照概念形成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的意识。此时,教师可以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如设计下列问题。
小红考数学时忘带直尺和三角尺了,画图题要求画一个正方形。小红的文具盒中只有三支铅笔和一个新橡皮。对此,你有什么主意呢?为什么?
通过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并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对“现有条件”“目的”和“合理措施”之间的逻辑关联是否能准确判断,思考过程是否能清晰表达出来。这样的评价是建立在学生生活中的,既指向单元语文要素,又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形成关键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在语文新课标的引领下,以大概念为支点建构“教”与“学”的目标、路径和策略,势必会改变传统教学的知识观,发展素养为本的概念化教学。以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为“评”的方式,更能培养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素养的提升,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鲁效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M].盛群力,沈祖芸,柳丰,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4] 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5] 易克萨维耶·罗日叶,让-玛丽·德·克特勒.整合教学法:教学中的能力和学业获得的整合[M].汪凌,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