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滢 李芃
[摘 要]情感设计是现在比较受欢迎的设计理念。旨在深入研究情感化设计理念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设计与应用,总结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思路,明确用户的核心需求,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供新思路及新实践,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传播博物馆文化,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设计;文化传播;情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9-003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潘玉滢,李芃.情感化理念下的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J].天工,2024(9):30-32.
博物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参与者”,在展览馆藏文物的同时,向人们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文化的“见证者”。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博物馆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近几年,传统优秀文化愈发受到重视,博物馆文创成为传播、弘扬博物馆文化及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最好的一种手段。各博物馆纷纷开辟文创产业,但很多博物馆文创产品种类单一,地域文化表现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及研究意义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延伸,具有一定文化性、地域性及民族性。怎样让博物馆中的文物与文化“活起来”且“走出去”,是当下我国博物馆面临的一大挑战。整体上看,我国博物馆文创设计发展较慢,成功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数。博物馆文创与博物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博物馆文创是依托于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包含的传统文化的,而博物馆又是借助文创产品传播和弘扬博物馆文化的。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
博物馆文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产品形式愈来愈多,有学生用品、生活用品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将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到博物馆文创,首先想到的是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由此可见,一些中小型博物馆虽然也有文创产业,但是发展质量不高,没有充分发挥文创产业的作用。一些博物馆文创只是将馆藏文物简单地进行复制,缺少文化气息[1]。因此需要深度挖掘博物馆文物的文化价值,让博物馆文创朝着体验化、功能性、独特性的方向发展。
(二)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意义
博物馆在快速发展,博物馆文创也不能停滞不前。文创产品要随着时代发展及消费者需求不断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传播文化、弘扬文明。
博物馆的发展及博物馆文创的兴起与当今时代密不可分。博物馆之前都是以储存文物、收藏珍贵物品为主,并且为一些考古学者提供研究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需要不断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将目光放在了文化上。现代博物馆面向大众,积极融入社会生活当中,更多地关注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其核心理念就是实现从“物”转向“人”[2]。这种转变也迫使博物馆朝着更多元化且更有参与感的方向发展。
当下公众对博物馆的要求不仅仅是欣赏馆藏文物,而是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而博物馆文创正好能帮助博物馆满足公众的这种要求。博物馆文创利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对博物馆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和再创作。由此可得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对博物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重要作用。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
(一)情感化设计概念及意义
长町三生和一群科学家在工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理论,叫作“感性工学”,是情感设计的最前沿[3]。长町三生在《感性工学》中提出了一种设计思想,即“以感性为基础的设计思想”,这是一种人性化、能激发用户情感的设计思想。尽管在他的理论研究中没有使用情感化设计的概念,但是在内容上,感性工学的设计思想与情感化设计是类似的。可以这样讲,在情感化设计中,引入感性工学的理念,能深入了解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为日后的设计走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情感化设计一词源于心理学家诺曼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角度阐释了情感在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4]。
本能层次指的是消费者在看到或选择产品时所产生的第一感觉,通过感官联系到产品的外观。虽然喜好与审美不同,但他们首先会被产品的外观所吸引,但这只是停留在产品的表面。行为层次指的是消费者的使用与体验,联系的是产品的功能,文创产品的外观决定了它是否有市场,而文创产品的功能则是进一步被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反思层次指的是产品带给消费者持续的情感投射,它使产品与使用者之间产生长期的情感联系,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不能只以美观作为唯一标准。具有情感化的文创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让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关键在于人。因此在对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前,应首先重视对消费者的分析,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相应的设计方法,以提升用户体验的质量。
情感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情感化设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物质世界中的认知和体验,强调“以人为本”,设计的目的是人,在此基础上再表达设计师的情感。博物馆文创设计的目的是将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给大众。在文创设计中注入情感化设计理念,能将文化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有效弘扬博物馆文化,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
(二)情感化理念与文创的结合
奥唯陶瓷将情感化理念运用到设计中,打造了一款“百鸟朝凤”文创设计。在作品中,奥唯陶瓷不仅仅表现了颐和园的元素,还将敦煌博物馆IP、永乐宫IP等与之结合,以现代手段及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用具中(见图1)。从本能层次来看,“百鸟朝凤”在包装设计上采取了国潮风格,画面饱满且美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能让消费者“一见钟情”。从行为层次来看,此包装结构方便运输、储存,增强了产品的便捷性。从反思层次来看,包装的图案中有牡丹、凤凰等多种国风元素,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东方之美结合,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陕拾叁糕饼包装设计保留了发迹地的文化底蕴,同时结合当代艺术风格推出特色糕饼包装(见图2)。马包装设计以陕西古文物“马上封侯”进行延伸,将地标风景绘在马背上,有着“马上成功”的吉祥意义,用讲述地方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让消费者清晰地了解产品特色的同时传播了传统文化。马匹的形象与包装巧妙结合,满足了消费者的本能层次需求,消费者在拿取糕饼时也更加便利,提升了顾客的互动体验感。在反思层次上,陕拾叁糕饼包装设计通过当地文物元素的应用,向消费者讲述品牌故事、传播品牌文化,让顾客在购买和享用陕拾叁糕饼时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和回忆[5]。
三、情感化设计下博物馆文创设计策略
(一)结构设计
情感化设计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总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对已有的运用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设计产品进行调研,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为后面的设计提供参考;第二阶段是对博物馆消费群体和博物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文创设计提供依据;第三阶段是根据情感化设计三个层次,结合消费者及博物馆所代表的地域文化,提取博物馆及其文化特征进行插画设计、包装设计等,应用于文创产品中[6]。
(二)挖掘传统文化
要依据情感化设计做好博物馆文创设计,则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以此增强文创设计与博物馆之间的黏性,借此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历史文化,还要在本能层次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三)增强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指的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的感受。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消费者出发,这样才能使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外观及造型美,更具有功能性及实用性。在设计中参考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意义。要想设计出既让消费者喜爱又承载着优秀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文创产品,就应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促进消费者情感体验的升级。
文创产品福禄有余收纳盒是一个优秀的案例,这项文创设计主要是针对女性消费者设计的。除了具有美观的外形及实用功能以外,还深入挖掘并融入了情感元素[7]。
(四)让文化在生活中“如影随形”
文创产品设计有多种创作思路。情感化设计以“人”为主。在设计博物馆文创时,主要是让消费者感受到新乐趣,从而使消费者不只是在观看文物,而是觉得文化已渗透进生活当中。例如,一些帽子、抱枕、杯子等日用品就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将其与博物馆蕴含的文化元素结合,实现了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持续互动。在博物馆观摩文物时,总是给人一种神圣感,但在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发展下,文化也逐渐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出过一款爆款产品——“朕知道了”胶带(见图3),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为文化元素,以纸胶带为载体,受到了网友的喜爱。
博物馆文创设计将历史事件以各种方式体现,拉近文化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既让文化贴近生活,也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产生联想,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五)与品牌链接,提高情感体验
文化是多元的,文创产品也是多种多样的。新时代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内涵与创意。将博物馆文创与其他品牌结合,能为博物馆文创拓展适用范围,同时达到传播博物馆文化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双重目的。故宫博物院与奥利奥品牌推出的“朕的心意”礼盒以及与毛戈平联名推出的系列彩妆,完美诠释了中国风。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现在的影响力与品牌合作密不可分。
四、结束语
将情感化理念融入文创设计,能打造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所蕴含的优秀文化的载体。利用文创传播博物馆的优秀文化,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在创新文创设计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大众的情感需求,不断转变设计方式,让消费者与文创产品产生更完整的多感官体验和文化共鸣,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博物馆文化[8]。
参考文献:
[1]任志艳,赵雪珂.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与创新开发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4):53-59.
[2]陈晓凤.基于情感化理念的乡村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以成都桃花故里景区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3.
[3]刘润岩.基于情感设计理论的闽南古厝文创品牌设计研究:以“餐差厝落”为例[D].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23.
[4]高雪晨,江韶华.情感化理念下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1):21-23.
[5]邹幸岐. 可如意潢川贡面包装的情感化应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3.
[6]俞楚旻,葛俊杰.“海上丝路文化”趣味文创设计研究: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为例[J].湖南包装,2023,38(5):151-154.
[7]周鑫海,曹星,伍稷偲.情感导向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4):339-342.
[8]张筠梓.基于多感官体验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上海包装,2023(1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