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平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首先,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影响,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同时,本文也指出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如数据隐私问题、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技术依赖性增加等。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和强化伦理教育等,以期为高校教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应对策略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正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高校环境中,AI的应用已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然而,这种由AI驱动的创新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设计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探索AI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对于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如何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动,并针对AI带来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这一研究,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研究成果也将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推动高等教育整体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际上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关注AI如何辅助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公平。例如,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学利用AI进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通过学习分析工具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术支持、机构服务、行政服务中主要有四个应用领域:1.剖析与预测;2.评估与评价;3.自适应系统与个性化;4.智能辅导系统。
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表明,AI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众多高校开始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智能课堂、自动评分系统等。然而,也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技术与教育理念的不匹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主要理论包括: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
(一)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解释了个体如何接受和使用新技术,强调了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技术接受度的影响。高校教师对AI技术的接受程度,受到其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评价的影响。
(二)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如何、为什么以及以什么速度新思想或产品在社会群体中传播的框架。AI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过程,可以通过该理论来分析和解释。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
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强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AI技术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促使教师和教育机构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三、人工智能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影响
(一)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AI技术,教师能够创建更加个性化和互动的学习环境。例如,AI辅助的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此外,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教师能够构建仿真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
(二)对教学内容的创新
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多依赖于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而现在,AI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更新信息,将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同时,AI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跨学科教学成为可能,比如结合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复合型技能。
(三)对教学评价的创新
在教学评价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更多客观、高效的评估工具。通过学习分析系统,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此外,自动化的评分系统能够处理大量的学生作业和考试,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教学设计和学生能力提升。
四、人工智能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挑战
(一)技术与资源的挑战
尽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技术和资源的双重挑战。一方面,高端AI技术和设备通常需要昂贵的成本,对于经费有限的高校来说,初期投资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另一方面,即便引入了相关技术,其维护和更新也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这些因素构成了AI技术推广的重要障碍。
(二)教师角色与能力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引入也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递者,而在AI辅助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协调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AI技能,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并未接受过相关的培训,缺乏利用AI进行教学的能力和信心。
(三)学生接受度的挑战
学生对AI辅助学习的接受度也是影响教学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背景的学生对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AI教学工具的效果。此外,过度依赖AI的评测和反馈可能导致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因此,如何在保留AI教学优势的同时,避免其潜在的负面影响,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面对的挑战。
五、应对策略
(一)加强教师AI技术培训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首要的策略是加强对高校教师的AI技术培训。这不仅包括基础的操作技能训练,还应包含如何将AI技术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结合的策略培训。此外,建立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及时帮助,也是提升AI教学应用效率的关键。
(二)促进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技术和资源的挑战。学校可以与AI技术公司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实践平台,促进AI技术的迭代更新。此外,企业界的专家可以被邀请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技术
为了提高学生对AI辅助学习的接受度,学校应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向学生介绍AI技术的优势和局限。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合理利用AI技术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鼓励他们在使用AI技术时保持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辉.“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创新的四个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2(08):74-77.
[2] Zawacki-Richter, O., Marín, V.I., Bond, M.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 where are the educators?. Int J Educ Technol High Educ 16, 39 (2019). https://doi.org/10.1186/s41239-019-0171-0
[3]王奇民.“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创新[J].教育家,2022(46):6-9.
[4]闫志明,唐夏夏,秦旋等。教育人工智能(EA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1):26-35.
[5]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30(01):97-102.
[6]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1):16-28.
[7]周恩泽,丛杭青.中国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教育现代化视角下的演进路径与关键举措[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1):1-12.
[8]康奈尔·杨,陈·克劳德.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23:1-350.
[9]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体系地图集——高等教育工程教育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2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