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 邵璟璟 周明 温小栋
摘 要:受“双一流”战略和“职教本科”双层夹击,应用型高校发展空间不断压缩,传统工科专业面临着新挑战。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透析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隐现的资源危机、生源危机和内源性危机,提出凝聚多方共识,集聚校内外资源,汇聚校企行力量,走出一条“融合、协同、共享”的生态发展之路。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土木类专业 生态危机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5-166-03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高校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关键节点,专业建设水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先后出台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和“四新”专业,引导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应用型高校办学时间不长、物质资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专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如何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水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全新理论视角,借鉴生态学理论与作用规律,对教育主体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健康评价、危机预警和有机调控。目前,国外侧重研究教育生态功能、基本规律和演变特性,国内侧重于分析宏观高校生态系统、微观课堂生态环境。遗憾的是,目前分析中观层面应用型高校专业生态发展的报道较少,亟待“把脉问诊”,实施“靶向治疗”,促进应用型高校专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以宁波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专业为例,从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对隐现的生态危机进行审视,提出促进专业生态发展的调控策略,为应用型高校专业转型升级提供范式参考。
一、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的生态危机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以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进行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各生态单元和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当系统内个体或群体出现失调,超出内部调节阈值,将危害系统局部或全部的结构、功能,甚至威胁系统的存在。目前,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在资源、生源、内源性等方面隐现失衡态势,可能导致生态危机的出现。
(一)资源危机
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分支,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生态系统同样受到资源承载力、环境约束力的制约,系统内所有活动都建立在可承受的动态平衡范围之内。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先后曝出物质资源不足、人才资源匮乏、文化资源弱化等危机。
物质资源不足是首要问题。应用型高校大多由专科合并或升格而来,隶属于省份或地市,依靠地方财经供养。与部属高校、“双一流”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先天性缺陷。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以土木水利专业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尤为突出,投入缺乏稳定性,导致在教学运行、学科建设、实践平台等关键投入上“捉襟见肘”,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人才资源匮乏是瓶颈问题。优秀人才资源不足,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稀缺问题,一直困扰着应用型高校发展。这些现象背后有区域位置不佳、薪资水平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也有人才资源政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原因。在外部压力和内部焦虑交织下,应用型高校纷纷以超常规举措引进优秀人才。然而,土木水利专业所依托的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并非朝夕之功,短期内引才效果并未达到预想效果,影响土木水利专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文化资源弱化是隐性问题。应用型高校普遍表现为校园文化特色不鲜明,未形成独特的精神风貌。加之,土木水利专业普遍重技术知识轻人文素养,导致工匠精神、家国情怀教育效果不佳。部分应用型高校还存在教风不良、学风不浓、考风不正等现象,造成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
(二)生源危机
教育生态系统内一切生态因子都有质和量的最适宜范围,当某种因子不足或超出生态阈限会影响因子功能的发挥,甚至打破原有平衡状态。近年来,应用型高校生源问题尤为突出,生源性别比下降、质量下滑和数量下跌接踵而至,生态系统即将濒临限值。
过往生源性别比下降。现场一线、环境艰苦一直是土木水利学科专业的“社会标签”,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更是以男性生源多而被误读为“男性专业”。其实,不少非现场一线的土木水利岗位,如建筑设计、预算造价和工程检测等,亟需大量考虑更细致、计算更细心的女性从业者。过往女生持续减少的现象,不利于土木水利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当下生源质量下滑。刚结束的2023年高招出现“冰火两重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分数线全面上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木水利专业没了往日的风口,专业投档线大幅下滑,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更是跌入谷底,有的甚至难逃断档的命运。这种现象绝非偶然,2021年某顶尖大学校内转专业土木类专业无人问津,应用型土木水利专业分数线更是自2013年渐显下滑颓势。当下我国基础建设高峰回落、房地产行业“遇冷”,部分家庭和学生加速“用脚投票”,造成生源质量一降再降,应用型土木水利专业已陷入艰难时刻。
未来生源数量下跌。新生儿数量是高等教育生源的基础,2003年后我国每年新生儿稳定在1600万附近,二胎开放后的2016年虽略有上升,其后开始断崖式下跌,2022年更是跌至956万,数量已低于同年高招总人数。可以预见的是,不远的将来,随着适龄人口的持续缩减,高等教育生源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态位高度重叠的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或将无生可招,残酷的生存考验已在眼前。
(三)内源性危机
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内源性危机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普及化必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对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而言,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之间的冲突引发强烈关注,表现为协作育人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内源性危机,直接影响和制约专业生存和发展。
育人主体缺乏协同性。应用型高校虽有多年办学历程,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也有既有理念、模式支撑,但多因依附性发展逻辑固化、深层次协同机制缺失,使得协同育人缺乏有力抓手,造成无论是先前的校企合作,还是当前的产教融合,都缺少共建专业、共享资源、共管过程、共育人才的整合性思维,土木水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大受折扣。
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部分应用型高校忽略教育客观规律,短期以“申硕申博、更名、创一流”为目标,盲目对标对表高水平大学考核体系。指挥棒导向下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体现在选用教材陈旧、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与此同时,建筑业正从机械化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转型,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成为行业新潮流。然而,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教学内容多停滞在机械化阶段,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虽有慕课、翻转课堂的探索,但探究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新模式应用仍严重不足。土木水利课程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学方式“重教轻学”、普遍存在“单向传递”问题,造成“以学为本”停留在口号上,师生互动有限,不能有效激发学习内生动力,更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
二、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的调控路径
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演替与进化过程中,教育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建立相互协调、相互补偿的关系,形成自我调节修复机制。若外来环境胁迫超过自身限度,人工调控才有可能恢复到平衡态。面对生态危机,宁波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专业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中观调控和自身微观调控,走出一条“融合、协同、共享”的生态发展之路。
(一)凝聚共识,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
深化专业融合。适应社会变化,构建专业交叉、相融相生的专业生态圈。打破专业壁垒,弱化专业烙印,制定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构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循序渐进的理论教学体系、实验、实习、实训、实战分层实现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跨专业的提升学习和融通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宽而广的知识,还具备多学科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具有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能力,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提高了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强化科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导师引领、兴趣驱动的科教范式。实施全周期、全覆盖的本科生导师制,启动“团队为基、科研为本、创新为路、创业为径”的双创教育,依托开放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开展“自行设计、自己动手、自主创新”科学研究。与此同时,将科研成果融入讲座论坛,融入课程和论文,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增加学习趣味性和挑战性;利用科研平台反哺教学创新,指导学生参与实训平台的设计、安装、验收全过程,将科研试验转化为教学试验,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优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优势互补、功能衔接的产教模式。打造合作载体,联合百家企业成立产教融合联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编新形态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实施工程师进课堂计划,产业参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更加贴近“实战”,提高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把课堂带进现场、把兴趣带进工地,缩短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同时将产业素材、合作成果转化为讲授案例,直接进入校园课堂,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浓厚氛围,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二)集聚资源,打造共享发展新生态
优化物质资源配置。聚焦外部资源分散、集聚不够问题,依托政策优势、拓宽资金渠道,优化高等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等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支持,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针对校内资源按专业配置、优化不足问题,优化内部生态环境以适应社会需求,形成“学院决策、部门配合、专业运行”管理模式,按照“需求导向、应用驱动”原则,整合校内六大平台成立建筑与交通工程中心。通过优化物质资源配置,解决内外割裂、融合不强、联动不佳问题,实现物质资源的集成共享,成为教师提升工程素养的平台、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服务产业企业的窗口。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高水平师资竞争的本质是高校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依托外引、内培和借力“组合拳”,不断集聚人力资源、夯实人才队伍。瞄准学科发展趋势,优化引才政策,积极“筑巢引凤”的同时,更注重“请凤入巢”“为凤筑巢”。聚焦专业属性特点,重组多专业教师混合参与创新团队,提升团队负责人的使命感、骨干教师的责任感、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加强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共享发展。围绕人才培养需求,聘请校友和企业工程师兼职,实行人生导师与项目导师、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结合,分享成长经历和工作体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引。
深化文化资源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高校的灵魂,是培养人才的源泉。从物质表层、形式浅层、体制中层和观念深层四维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训石、王阳明雕像、马头墙和鲁班锁等“文化脊梁”刺激表层,感受“讲实求精、工匠特质”的精神内涵;通过宁工大讲堂、主题活动和典礼庆典等强化内心认同,激发学生人生思考;通过学院和风华书院规章制度等体制性约束,“行为文化”彰显特质,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通过社会主流文化、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办学目标等深层思想触动,用“校之灵魂”塑造学生的思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三)汇聚力量,塑造协同发展新生态
“工学交替”的协同育人。汇聚宁波建工和中天建设等龙头企业力量,协同成立冠名班级,将学校本位教育与企业岗位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定制式人才。企业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兼职班主任、行业导师,挑选技术骨干开展实践教学、讲座报告,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等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土木水利专业执行“3+0.5+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并将3个暑假纳入培养计划,在合作企业依次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在实践中学,学后再实践。“双主体管理、双基地育人、双导师指导”的“工学交替”模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专业、激发学习动力。
“理实一体”的内容改革。汇聚校办建筑设计院、检测中心、工程监理等力量,协同实施“工程导向、案例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土木水利专业理论课程均设置工程训练环节,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多个工程项目串联优化教学内容,促进知识内化吸收,以“做中学”和“学中做”训练专业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都从实际工程中来,“真题真做”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实行“一贯制”训练,设计图纸依次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实际工程作为传递知识和能力的“单元”,让学生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下成长。
“虚现结合”的模式创新。汇聚下设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BIM工程中心和校外教学软件公司力量,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重构课堂生态环境。实施SPOC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营造个性化的课堂物理环境,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时空穿梭、模拟仿真、便捷切换的沉浸式情境,模拟接近真实的建筑结构施工、道路桥梁监测和热舒适性体验,立体化、动态化呈现建筑实景,打造技术化的课堂技术环境,丰富学生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结合VR软件和优秀在线资源,开展头脑风暴、沙盘推演、同伴互审等探究式教学,将课堂主角交给学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默,激发研究性学习的潜力。
三、结语
应用型高校土木水利专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失调引起资源危机、生源危机和内源性危机,严重制约专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从深化专业融合、强化科教融合、优化产教融合等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从优化物质资源配置、强化人力资源保障、深化文化资源利用等打造共享发展新生态,从“工学交替”协同育人、“理实一体”内容改革、“虚实结合”模式创新等塑造协同发展新生态,走出一条“融合、协同、共享”的生态化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双元驱动、三维互动、四链联动、五环促动的土木水利专硕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浙学位办〔2023〕1号);2022年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联通、贯通、融通的沉浸式土建类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浙教函[2022]51号);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字赋能土木类课程思政‘四全一体沉浸式学习研究”(2023SCG125)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数字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沉浸式学习策略研究”(2024N07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丽君,陈中,刘剑群,等.高等教育生态学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 蔡伟.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态位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8-9.
[3] 吴晗清,孙目.生态学视域下“生态课堂”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2):3-6.
[4] 蔡伟,郭秀娟,王立娟.地方院校建环特色专业内涵式发展生态位战略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8(32):27-28.
[5] 蔡伟.应用型高校建环一流本科专业内涵式发展探索.文学教育(上),2020(08):174-176.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作者简介:蔡伟,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建筑教育;邵璟璟,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建筑教育;周明,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温小栋,宁波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