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初步形成了异化消费思想。莱斯、阿格尔以及高兹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存在明显的理论局限性,但是它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虚假的需求 异化消费 生态危机 正确的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垄断阶段,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初步形成了异化消费思想。莱斯、阿格尔以及高兹等人在继承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并正式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消费思想
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道尔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二人在他们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批判了科学技术对社会文明造成的负面影响,认为工业化导致了人类灵魂的物化,拜物教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从科学技术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极具洞察力地提出了“虚假的需求”这一概念,从而正式将异化现象的研究引入到了消费领域。所谓“虚假的需求”是指这些需求并非人们生活实际所需,而是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人们的。人们在广告的诱导下购买自己并不实际需要的东西,这种由压抑所产生的虚假的需求会使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因此,这种虚假的需求最终带来的是不幸中的幸福感。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逐渐实现了消费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看似缩小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差别,但实质上则进一步掩盖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这种一体化使人心灵的内在的向度被削弱了,而这一向度恰恰是人们自如运用“否定性思维的力量”即理性的批判力量的向度。这种“否定性思维的力量”的缺失,使人们丧失了批判现实世界的能力。因此,人们甘愿被这种虚假的需求所支配而不去反抗,并企图通过无止境的消费来实现满足与幸福。
莱斯和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
威廉·莱斯和本·阿格尔是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与马尔库塞的思想一脉相承。莱斯的异化消费思想集中体现在《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这两部著作中。莱斯最早提出“异化消费”概念,他认为,人们期望通过无止境的消费来弥补劳动过程中的异化,随之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将幸福定义为疯狂的消费。把消费等同于幸福,这本身就是一种异化,即消费领域的异化,异化消费的概念也由此产生。莱斯认为要消除异化,就应该使人们明白幸福不等于消费,幸福最终应该在生产领域获得,获得幸福的手段多种多样,而且人们有能力在其他领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幸福。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生产是一种符合社会生产能力的适度生产;同时,这种生产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生产,从而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满足。但是改变价值观并非易事,人们要把注意力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被现行的体制所阻碍,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改革,莱斯进而提出了他的生态社会构想——建立较易于生存的社会。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是社会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并不以经济是否快速增长作为衡量标准,而更加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将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由量的标准转向质的标准。
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莱斯的异化消费思想。阿格尔指出,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通过广告宣传刺激高消费,在广告的引导和渲染下,原本属于奢侈品范畴的商品也逐渐成为了消费者的必需品,虚假的需求更加升级。异化消费导致过度生产,而过度生产又进一步加深异化消费,二者互为因果。资产阶级不仅控制了工人阶级的消费,而是操控了整个社会的消费领域,因此他自身也陷入了被消费所控制的局面,异化消费的结果是整个社会都被异化了。
关于异化消费的解决方案,阿格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为人们允诺了一个可以无止境提供商品的社会,人们期望通过高消费来获得幸福,高消费刺激生产不断扩大,当生产扩张超出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时便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供应环节就会出现问题,无法为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商品,于是人们就会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进而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这就是“期望破灭的辩证法”。阿格尔还借鉴了舒马赫的合理思想,提出建立“分散化”、“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即通过建立一种小规模的生产体系和民主管理的生产方式来改变高度集中的生产和管理体制,进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权利关系,实现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高兹的异化消费思想
法国学者高兹是欧洲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不仅导致异化消费,而且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导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从而使工人成为“局部的工人”,而这种劳动分工是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必然产物。资本家追求无限大利润的本性被高兹称为“经济理性”。经济理性推动着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扩大的生产就需要不断扩大的消费与之相适应,于是人们开始追求“越多越好”从而代替“够了就行”的原则,将利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高消费、高生产又进一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内在根源。
高兹指出,要克服异化消费就要超越经济理性,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意识到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消费越多并不意味着越好、越幸福,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而这些东西对人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高兹认为这种价值观的质的转变,可以使人们摆脱经济理性的桎梏,从而动摇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根基。
虽然存在着理论缺陷,但仍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其理论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主张生态危机已经替代经济危机,这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意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但同时也说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忽略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错误地用人与自然的矛盾代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他们提出的解决异化消费问题的方案都太过理想化,缺乏现实可行性。例如,阿格尔期望通过建立“分散化”、“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替代大规模的、集中化的经济模式来消费异化消费的观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罕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是一种历史倒退的倾向。
虽然存在着上述的理论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异化消费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方面,人们应该意识到消费不等于幸福,消费者应该准确地区分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避免为了攀比、炫耀和享乐而进行的盲目的奢侈消费;还应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是无法满足人类无穷无尽的消费欲望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应该进行可持续的生态消费。其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由量的标准转向质的标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综合评估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后)
【参考文献】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②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③Andre Gro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 London: Verso, 1989, P113.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