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促就业模式研究

2024-06-15 18:17潘朱涟漪
经济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就业校企合作

摘 要: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参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模式、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双主体推行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师资共用、过程共管、发展共赢等合作方式,为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就业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5-154-03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正在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汽车制造强国,其中汽车产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能快速上岗、技能熟练、具有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人才,对于汽车企业在当今时代的变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共赢”的原则,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契合汽车产业发展升级,培养符合现代汽车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促就业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有助于激发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学生优质就业,助力行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协同育人、共同发展。

(一)国家战略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2],深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高校的时代使命。

(二)服务地方经济

汽车产业是台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首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目前汽车产业朝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方向发展,目标是成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特色的未来汽车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是学校与珠海市欧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台州金桥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创办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通过将企业优势资源与学校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相整合[3],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引领汽车类职业教育,培育汽车行业全产业链人才。校企双方共同谋划、共同发展,对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助力地方经济的腾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促就业模式

汽车学院利用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深入开展“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师资共用、过程共管、发展共赢”的校企合作促就业模式,形成“知岗,跟岗,顶岗”的就业育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党建共建,构建办学机制

为适应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特点,探索“院司一体”模式下的党建工作,汽车学院党总支发挥支部在合作中的制度跟进与先锋引领作用,和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定期约定共同开展组织生活会,开展有关校企党建理论、运行机制、合作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学校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按照“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谋划推进重大建设、重要项目、重点安排,集合办学资源和条件,优先推进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开展高效能社会服务“三大领军行动”。

(二)平台共创,多元协同育人

深化混合所有制办学基础,将企业、学院打造为联合办学大平台,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与本地和行业龙头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实行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汽车学院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在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三个主要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并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学院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浙江省汽车服务行业协会、台州机动车维修与检测行业协会、玉环汽摩配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合作,搭建政校行企合作平台,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与区域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后市场等汽车产业链100余家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行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与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公司等著名车企合作建立校内培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与培育,浙江台州金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被列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三)课程共研,提供职业体验

为了避免教材、课程、教学和企业需求脱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汽车学院坚持企业、学生“双向需求导向”的教育服务理念,以学生优质就业、服务行业发展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特点,校企共同研制“1+2”“1.5+1.5”“2+1”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多途成长、多师共育、零距离对岗等模式培养汽车实用型人才,提高就业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模式、课程标准、模块标准的三级标准体系,重构模块化课程,形成了系列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此外,学院开设有“保时捷PEAP项目”“一汽—大众品牌班”等品牌虚拟班,将企业培训资源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备品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选择、学习可能和职业体验机会。

(四)师资共用,多途培育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外,教师队伍需要具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加入来进行实操教学,但大部分高校专任教师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无法在课堂讲述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企业标准、工作场景、实操经验等融入其中。通过校企之间的师资共用,可以打造一支“双岗双能双师型”师资团队,从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产教人才互通机制,校企共同组建包括学校老师、企业驻校老师、学徒制企业师傅等组成的校企混编高水平教学团队。把企业师傅、作业标准、生产场景、管理方式搬进课堂,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训实践、理论教学、课堂管理进行了深度融合,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培育符合汽车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五)过程共管,关注学生发展

为了更好地融入地方产业,发挥地方龙头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更多懂理论、擅实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汽车学院联合多家上市企业实行人才培养全程共同监管,成立企领学院。企领学院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培育,按照常规组织教学的同时辅以“企业大讲堂”“企业文化周”等方式协同育人,最后1年在企业车间以企业导师实施为主,多岗递进,开展实操教学。学生通过面试进入企领学院就由校企双方全程的管理,企领学院实行“双班主任”制度,由一名学校教师和一名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的培养、实习、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和指导,并对学生在企业的后续发展进行跟踪,分析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

(六)发展共赢,服务产业升级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驱动力,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也需要看人才的培育质量。汽车学院办学以来已为地方龙头骨干企业输送了近千名专业人才,学生近3年就业率均在99%以上,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23年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数据,用人单位对汽车学院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为全校最高。校企合作育人的共赢是实现国家“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推动地方产业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深度融合,带动台州本地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循环的良好格局[4]。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效应

(一)标准化党组织新范式

坚持将标准化作为学院党总支建设的基础,在基础工作上,主动思考,通过落实支部党内生活,开展“院司一体”模式下的校企联合党建活动,全过程贯穿式渗透,全方位提高党组织的工作质量,凝练出符合汽车学院产教融合办学特点、扎根汽车产业人才素养培育的党建新范式。有力保障学院党总支对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使命的把握,有力发挥对学院事业发展的引领、服务作用,巩固深化思想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成果。

(二)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特点,提高站位,建立平台、创新机制、推动工程,做好“人才混育、师资混编、过程混管”三大举措,将符合汽车产业育人需求和职业素养培育特色贯彻于办学全过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从“企业到校园”的立体多元育人团队,解决了学生在理论学习、实操实践中遇到的真实困惑,从专业认知的隐性根源,激发他们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积极正面感受。教学中,将企业行业标准、企业教师阅历、学校教师知识等进行了有机融合,思政教学元素立体丰富,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汽车专业人才。

(三)专业人才培养新规格

采用“多主体育人,多途径培养,多方向成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发展为牵引,形成“共基础,分方向,定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形成“知岗,跟岗,顶岗”的就业育人体系,强化核心课程教学,实施“工学交替,多师共育,宽基强技,德能并修”的育人方针和“需求导向,对岗培养,持续适应,优质就业”的质量方针,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汽车职业教育新高地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汽车学院采用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多途成长、多师共育、零距离对岗等模式培养汽车实用型人才,提高就业质量,为区域企业输送大批高质量人才,实现“以理论服务产业,从产业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扣紧校企合作中的各个链条环节,引入企业行业资源,输出人才技能成果,打造汽车职业教育新高地。

四、结论

随着校企合作促就业模式在“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师资共用、过程共管、发展共赢”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推动了合作的校企双赢。

(一)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口碑

通过校企合作促就业在“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师资共用、过程共管、发展共赢”模式的创新,汽车学院人才培养的成效逐渐显现,自建院以来,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越来越多的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先后有十多家国内兄弟院校来校交流学习,得到《中国教育报》《浙江新闻》等媒体近30次宣传报道,在全国性会议上作校企合作经验交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得到行业企业和职业教学同行的普遍认可,办学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二)增强了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力

随着社会对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多,学院本着植根地方、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工学交替,多师共育,宽基强技,德能并修”为人才培养方针,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专业建设品牌,拓展专业发展内涵。建立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汽车实训基地,建成了产学研创为一体的高水平立体育人实训基地,汽车智能制造教学团队被列入浙江省高水平建设团队,大幅增强了办学实力。学院结合行业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项目方案,开展了低压电工作业证、汽车维修工技能等级认证等12项认证及培训服务,辐射受益服务8000多人次,有效带动了台州本地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形成了良性外部产业循环。

(三)主动应对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汽车行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汽车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售后、维修等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适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学院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的企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与时俱进。

[基金项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思政工作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1SZ11),项目名称: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党建引领学生工作的路径探析——以笛威金桥汽车工程学院为例。]

参考文献:

[1] 周孟华,于林,陈晓雯,等.就业导向、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9C”管理模式研究——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3(18):123-125.

[2] 窦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N].人民日报,2022-06-21(013)

[3] 邵建东.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研究——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为例[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

[4] 赵丹.“双高”建设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就业育人创新模式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6):147-149+151.

(作者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0)

[作者简介:潘朱涟漪(1993—),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助讲,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教育管理研究。](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就业校企合作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