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投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06-15 09:08余洋
中国市场 2024年16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施工企业

余洋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因此对投融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以建筑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工企业投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施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即从适应投融资思维,抓住机遇促发展;加大PPP项目投资,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企业资本结构,降低成本费用等方面入手,旨在为建筑施工企业投融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投融资发展;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6-0075-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6.019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此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但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受到投融资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建设需要,因此推动投融资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 施工企业投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业发展增速放缓,去库存压力大

从建筑企业投融资活动来看,建筑业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效益下降的困境。从宏观层面看,建筑业投资规模增速放缓,行业效益持续下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增速放缓,2011—2021年间,全国建筑业投资累计增速基本维持在6%左右的水平上。二是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1年达到了62.07%,较2017年提高了5.88个百分点,超过了全国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56.34%)。从微观层面看,建筑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8.78%,相较于2017年的79.32%上涨了1.28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导致其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而当前国家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以及建筑业企业自身经营的状况,使施工企业不能像以往一样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取资金,而是需要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2.2 行业内竞争激烈,合理利润与资金流难以保障

随着国家基建投资力度的加大,在我国基建市场中,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行业利润也逐渐下滑。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要面临工期紧、投资大、造价高、难度大等困难,其合理利润也难以保障。而我国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理念陈旧、管理方式粗放、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使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高利润”的诱惑下,很多施工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项目,一旦没有获得优质项目或出现质量事故等问题,这些企业不仅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还会面临“无工可开”的窘境。

2.3 管理粗放、成本费用支出沉重

施工企业以施工为主,其特点是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其成本控制的能力和水平都存在一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项目前期盲目追求规模和产值,对项目成本控制不重视,或者为了降低成本投入过少,导致后期成本费用支出居高不下;一些项目虽然中标,但由于投标时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管理不到位、控制不严格、技术方案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工程结算时增加了工程成本;一些项目虽然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但由于前期存在大量的遗留问题导致后期成本费用支出更多。

2.4 技术与设备投入、创新不足,徘徊在产业链低端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传统行业竞争加剧,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这对于一些以传统行业为主的施工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传统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企业很难在市场上与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建筑企业相抗衡,只能在低层次、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徘徊,建筑施工企业目前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一是新技术应用不多。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到的新技术不多,很多项目施工只是简单地套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方案,施工效果不理想。二是技术管理水平偏低。施工企业在技术管理上存在重视施工技术,忽视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管理的现象,大多数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技术管理手段,采用的技术一般都是一些老旧的工艺和设备,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对企业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3 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3.1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在新常态下为解决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我国建筑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筑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趋势,尽快完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由粗放式生产向精细化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等的转变。

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积极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社会应为建筑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筑业企业也应积极适应。首先,建筑业企业要进行观念创新,彻底转变传统的建筑施工思维模式,结合建筑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建立符合建筑行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其次,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与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最后,建筑业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

在新常态下,建筑行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进步作为推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建筑行业将会在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3.2 互联网融资平台增多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要补充。互联网金融创新主要围绕“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建立起从资金端到资产端的闭环。

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建筑企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如利用新媒体和电商平台等方式进行线上融资,拓宽融资渠道。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关机构已经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开发了多款在线金融产品。如:某银行推出了“智慧工地”建设贷,以项目为对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某建筑集团推出了“工银聚智”工程建设贷等。以“工银聚智”为例,该产品是由建行与某建筑集团合作,在“工银聚智”工程建设贷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对象,向建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互联网融资平台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对称”的特点,因此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实现“一对一”的精准匹配。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可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并且互联网平台具有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能够根据建筑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进行风险评估,对建筑企业信用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同时,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3.3 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与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内不断得到深入推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2016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表示,中国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相关国家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国内来看,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从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人口向城市转移趋势明显;二是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所缩小。据中国政府网的消息显示,我国在2015年年末已经有超过6.3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这无疑将为建筑企业提供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将原有的建筑施工能力转变成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国际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通过5年至8年努力,使进口规模扩大1倍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市场。而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但我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通过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3.4 PPP 模式不断发展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实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PPP模式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融资模式。PPP模式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企业投融资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几年,国家对 PPP模式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 PPP项目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及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 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中已签约落地的项目约1.5万个,投资额14.6万亿元;储备项目约1.8万个,其中意向签约落地的项目约7000个。这些数据表明:我国 PPP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从地方政府层面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陆续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4 我国建筑企业投融资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4.1 适应投融资思维,抓住机遇促发展

4.1.1 转变经营理念,树立融资思维

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应与时俱进,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项目是否可行,投资规模、预期收益和资金来源等;另一方面也要分析自身的盈利能力,是否符合项目建设的要求。另外,在投融资工作中,还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的现金流、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等因素,从而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企业在树立融资思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不能单纯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高风险,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风险。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信誉、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控制风险,进而提高投融资收益。第二,施工企业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融资成本等因素。比如,在投资项目时,施工企业应充分考虑项目的效益,而不能仅着眼于收益。另外,企业还应重视投资后的运营管理,保证项目的成功运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三,施工企业应全面掌握投融资理论知识,掌握市场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

4.1.2 抓住发展机遇,提高综合实力

(1)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重点投资的方向之一,我国建筑企业应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4.2 加大PPP项目投资,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4.2.1 创新 PPP项目运作方式,提高投资回报率

在PPP项目的投融资模式中,传统的“政府投资+施工企业融资”模式不利于PPP项目的实施。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筑企业要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转变思路,创新PPP项目运作方式,通过股权合作、设立基金、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建筑企业可采取股权投资与项目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开展 PPP项目投资,以股权合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产业发展支持。建筑企业可通过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的方式,对PPP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实现 PPP项目的融资和投资,提高 PPP项目投资回报率。

建筑企业可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融资,以 PPP项目的收益为基础,发行具有固定收益性质的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在 PPP项目融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和监管要求,确保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监管要求。同时,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项目的收益率。

4.2.2 拓展业务领域,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1)传统施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设计、施工、融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领域。

(2)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参与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中,承担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以赚取“工程总包+维护”的利润;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努力拓展和巩固市场份额。

(3)传统施工企业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拓展与当地政府合作的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4.3 改善企业资本结构,降低成本费用

4.3.1 优化负债结构

(1)强化负债风险控制,注重负债结构合理性。施工企业应树立“风险与收益”的理念,在充分考虑风险因素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债务融资方式加快企业发展。首先,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各种债务工具的认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债务工具;其次,施工企业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专业咨询机构的认识和了解,积极了解其贷款条件、利率等相关信息;最后,施工企业应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等相关机构的沟通联系,使其能及时获取信息。

(2)提高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施工企业要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首先,施工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债务结构和规模,避免盲目追求低成本负债,以免因负债过多而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其次,施工企业应充分利用资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存量资产的价值。最后,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和监管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

(3)利用金融市场优势进行融资。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是施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一种有效方式。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融资渠道,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优势,发挥其融资作用。首先,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融资规模和期限;其次,施工企业应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最后,施工企业应合理规划资金。

4.3.2 降低融资成本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良好的资金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施工企业融资成本主要包括财务费用、融资利息以及财务风险。

财务费用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支付各种费用所产生的利息,其中包括直接利息、间接利息以及汇兑差额。建筑企业要做好资金的预算和调度工作,合理控制现金流,减少流动性风险。降低财务费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对资金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施工企业要根据项目投资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融资方式、融资期限、资金来源以及还款方式等,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管理。

(2)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建筑企业要对银行的信用等级进行分析,选择最优的融资工具,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例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运用工程保险、工程担保以及项目抵押等金融工具,降低融资风险。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降低融资风险。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科学的分解和规范,使每个业务活动都有相应的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避免各种业务活动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拓宽渠道、加大投资,在投资建设过程中注重“稳”字当头,树立“稳增长”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所蕴含的巨大市场空间,积极参与PPP模式、城市综合开发等项目投资建设,才能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晓辉.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基于中铁A局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22(18):43-50.

[2]荣敏.对施工企业三类经营风险的分析与思考[J].施工企业管理,2021(10):22-24.

[3]冯春强.施工企业PPP项目的投融资管理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21(6):143-144.

[4]陈晓黎.关于“走出去”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搭建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0):91-92.

[5]黄宇,张鑫昶.浅谈施工企业PPP项目的投融资管理[J].西部财会,2019(1):76-78.

[6]李学东.管理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以某大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为例[J].中国有色金属,2018(S1):176-179.

[7]杨贺龙.建筑企业应对PPP的战略转型与管理升级[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4):19-20.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施工企业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论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与改革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与项目盈利的相关性研究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