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时代背景、原则遵循和实践路径

2024-06-14 16:36胡啟斌
中国商论 2024年11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高质量发展

摘 要:新安全格局是新时代以来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客观要求,贯穿于党和国家有关流通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原则遵循主要体现在坚持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坚持贯彻“大安全”理念,坚持营造世界安全共同体。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在于健全流通领域安全网络体系、强化供应链安全保障工作、提升流通领域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中的社会治理体系。研究表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对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实现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安全格局;现代流通体系;国内大循环;高质量发展

本文索引:胡啟斌.<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11):-004.

中图分类号:F712;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6(a)--04

1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这是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之后的又一大重要论断,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确保安全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标志着我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新时代以来,我国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流通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现代流通体系中的安全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复杂,维护现代流通体系的安全任务更加繁重艰巨且刻不容缓。从外部环境来看,近年来,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愈发复杂多变,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逐渐加剧,全球流通体系加速变革,全球贸易市场阻碍频频,且增速明显下滑,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受到阻碍,尤其是大宗商品对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凸显。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流通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仍然尖锐,流通主体的市场竞争日趋紧张,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流通产业的方式、规模和结构的创新还不充分。不仅如此,我国流通领域中还存在对大宗商品、资本、技术、数据等重点流通交易市场的监管和预测预警方面的重大风险与应对预案的制度规则制定还不健全,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市场流通不畅通等问题,影响了流通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金融服务安全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流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新特点和新趋势,我国围绕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基础性工作,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力争在机遇和挑战中探索出发展机遇。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构建大安全格局,表明了新征程上要适应国内外流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依循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从全局和战略上深刻把握大安全流通实践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打造流通领域应对外部风险和内部挑战的战略基点,充分释放流通体系的内需潜力和增长效能。2021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并第一次提出了“构建新安全格局”的概念,明确了新安全格局是应对国家安全新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的战略选择,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举措。对标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需要高度重视流通市场主体在运行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安全问题,密切跟踪国内外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形势变化。为此,对流通经济规律和流通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把握,积极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将新安全格局作为畅通流通经济循环的关键,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流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稳定,还对增强全球流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安全可控、促进国内流通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2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原则遵循

(1)新安全格局的战略目标在于把国家安全作为民族复兴的根基,这一目标是党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指向目标。保障流通领域各方面的安全,既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贯彻,又是对国家安全能力的维护。面对百年变局和时代之变,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既是构建流通全过程的安全防护体系、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环节的关键,又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深化国家安全工作的鲜明体现,为破解我国流通领域安全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确保了国家安全和稳定,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基本路径。

(2)新安全格局的领导原则在于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基于此,做到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坚持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领导地位的生动体现,遵从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并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根本原则。新时代,我国把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环节中,并将维护政治安全作为应对流通领域安全风险挑战的首要任务,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谋划和推动流通经济工作。与此同时,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对流通领域的安全工作进行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了有助于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国家战略和重要方针,循序渐进地推进流通领域重大工作,为中国特色流通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3)新安全格局的顶层设计在于贯彻“大安全”理念。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安全格局,对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国家实现流通体制制度改革,完善流通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不断完善流通领域安全审查机制,保障流通资源供给和治理安全。与此同时,我国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通过强化流通战略保障、落实宏观调控和积极应对急需,探索完善流通大市场的调节机制,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数据要素的安全治理、重要产品追溯的安全供给,不仅维护了重要产品的供给安全和运输稳定,还持续提升现代流通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治理水平,提高流通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和抗冲击能力。此外,国家不断强化流通战略资源的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强化能源合作,全面提高了流通应急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政府持续推进法制化安全建设,通过加大流通领域的安全投入力度,完善宏观流通经济管理部门与流通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尤其是强化对重点流通市场和流通基础设施的跨部门协同监管。不断健全预防和化解流通领域经济安全风险的体制机制,确保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流通行业和领域,健全关乎基础性、公益性的流通基础设施,尤其是保障重点流通产业、重大流通建设项目及其他重大流通经济利益安全。

(4)新安全格局的开放视野在于坚持营造世界安全共同体。新安全格局能够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促进国际安全合作交流,为世界上既希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提供重要借鉴。面对日趋复杂的世界贸易市场体系、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和世界分工体系的重构,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对接全球流通的网络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以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安全新格局的进程中,国际合作不可或缺,要求我国构建多元化的贸易流通格局,拓展国际运输通道的网络,保障国家流通安全。新安全格局保障了国家流通安全,确保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促进了商品和要素在国际市场的高效配置和深度衔接,既能吸引全球先进流通要素衔接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国内大循环的韧性和安全性,又能提高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化解国内中长期风险的能力,逐步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流通格局,使我国经济运行在不确定中具有更多确定性。

3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并立足国际秩序变革、国内发展机遇和安全风险防范,将国家安全作为重大事项和重点任务。面对新征程中复杂多变的难题,我国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国家安全和流通经济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3.1 健全流通领域安全网络体系

新征程上,一方面,我国要不断强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和交通运输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构建高效安全且自主可控的流通产业生态。另一方面,加快流通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第一,在流通安全法治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完善流通领域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国家流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建设高效的安全法治实施体系,构建流通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制定流通安全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快推进流通配套制度、安全法治监督和保障体系建设。例如,在交通领域,需要完善运输法规,更新法律使用范围,防范运输安全隐患。第二,在流通安全战略体系建设方面,强化对流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金融防范风险安全,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网络(加强关键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提高流通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流通信息网络安全预警监测)、数据(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提高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提高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流通资源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现代物流业务的安全。第三,在流通安全政策体系建设方面,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结合,严格落实物流网络安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全面构建制度、管理和技术相衔接配套的安全防护体系。第四,在流通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一是不断强化流通管理责任,统筹做好数字政府建设安全和保密工作,建立数字政府安全评估、责任落实和重大事件处理机制,确保流通安全管理边界清晰、职责明确和管理有力。与此同时,借助科技创新推进流通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引导流通企业构建数字化安全护盾,为流通企业的技术和运营管理、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预案管理提供保护。二是不断完善物流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物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日常安全抽查,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保障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和民生性的安全政策体系。第五,在流通安全应急管理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发挥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加强流通企业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3.2 强化供应链安全保障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表明伴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和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因此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要提升供应链体系韧性和安全水平,搭建以稳链、智能、平台、弹性、赋能和集群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这是保障重点物资供应、顺畅运输、智能匹配、协同联动、弹性衔接、高效赋能和特色集群的关键。新征程上,为了夯实流通体系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要维护流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打造一条高效协调的供应链体系,加快供应链各环节的顺畅联动。与此同时,需要多措并举提高流通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大国内流通市场的培育力度,并积极建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防范系统安全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其中,既要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保障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又要以实际行动深化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让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在流通领域,借助创新成果赋能供应链体系,提高具有韧性、安全可靠和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保障能力,保障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提高我国供应链体系对国际流通效能运转的引领力。此外,加强供应链的国际合作,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流通产业、科学技术和市场资源等流动,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深化流通领域全方位合作,增加流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顺畅流动。通过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提高优势流通产业的国际地位。

3.3 提升流通领域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新征程上,需要完善流通领域公共安全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围绕现代流通体系的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三大环节,建立起事前安全防范、高效预警、应急处置互为贯通的流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扩大事中事后监管范围,加强安全生产集中、事后监管。首先,强化流通重点领域智慧监管,尤其是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为强化信息安全保护,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国家相继出台信息及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数据流通安全、监测预警和安全性评估等安全保护系统,建立健全流通动态监控和主动防御相衔接的安全保障系统,不断加强数据收集、汇聚、存储、流通和应用等全生命周期及其对数据信息权限的安全管理,并通过完善信息数据信息存储安全管理机制来不断扩大数据信息使用范围,尤其是提高数据流通网络安全事件预警的发现能力,以确保数据符合法律法规。其次,提高现代物流公共安全应急能力。借助技术创新和数字平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安全管理能力,注重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尤其是细数仓储隐患,警惕存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环节事故。仓储物流企业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对仓库存放物品进行分门别类。与此同时,流通企业需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安全可控的网络安全软硬件防护体系。最后,坚定不移地推动安全发展,夯实运输公共安全基础。强化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监管和治理超载,不断提升“一网通办”监管能力和“一网通办”政府服务水平,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发并实现运输监控和追踪,实现流通全程信息透明,同步车辆实时位置,减少运输过长中可能导致的人货安全隐患。同时,切实强化运输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尤其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强化对运输装备和安全设施的检查维护,并加强对客运安检查危和货运源头装载的安全管理。在基础支持方面,既要深化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确保铁路安全稳定,又要构建智慧公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高路网质量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4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中的社会治理体系

新征程上,需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中的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流通领域的社会治理效能,努力解决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提升民主法治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流通领域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其次,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城乡社区流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实现城市治理和社会调节相结合。既要完善商贸和物流供应链治理体系建设,探索适应市域范围内流通产业供应链发展特点的管理体系,又要保障重点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物流网络和节点畅通,提高交通运输、物流、商贸等流通企业等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稳定性,确保流通产业产能稳定释放。最后,积极完善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和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于流通领域安全监管和整治的国家治理效能,构建社会流通治理共同体。

4 结语

综上所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贯穿中国特色流通事业发展始终的基本准绳。新时代新征程上,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它是在源头上指导解决流通安全中的重大问题,是运用流通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实力基础的战略指引,也是塑造流通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促进全流通体系安全高效的关键。新安全格局深刻作用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体现在领域主体、战略目标、顶层设计和全球视野多个维度,其实践路径体现为健全流通安全网络体系,保障供应链体系安全可控,提升流通领域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流通领域社会治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宏伟目标的基本实现。

参考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丁俊发.中国流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陈文玲.现代流通基础理论[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迈向流通强国之路: 40年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中国流通[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8.

王立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识课[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3.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

习近平.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0-09-10(1).

习近平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致贺信[EB/OL]. 2022-09-19,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72271.html.

依绍华,郑斌斌.中国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未来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双月刊),2020(4):48-61.

荆林波,汪鸣,依绍华.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笔谈[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0(5):1-14.

依绍华.构建高质量流通体系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9):9-11.

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1):1-19.

祝合良,杨光,王春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思路[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4):5-16.

王晓东,谢莉娟.现代流通体系支撑构建 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22(6):42-55.

何黎明.我国物流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23(2):3-7.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从“Ralls案”看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问题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