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负增效推动高质量初中音乐课堂落地

2024-06-13 18:47:21张敏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

张敏

【关键词】初中音乐;减负高质;多面创生;学思融通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5-0095-02

“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要走进学生自在、真实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诗性智慧的熏陶涵育中放飞自我。

一、以学生为中心,找到音乐学习的不竭动力

1.回归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获得探究成功的成就感,并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起新的探究欲望,在新的探究中取得新的成功,增强探究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最大限度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比如,在《彼得与狼》的教学中,在学生欣赏了这首交响童话之后,教师可引导他们对不同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进行表演创作,包括轻快活泼的小鸟、捕捉猎物的猫、走路蹒跚的鸭子、机智勇敢的彼得等,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音乐本身进行理解并表达的过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仅锻炼了表演合作能力、音乐研究能力,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欣赏兴趣和对于音乐欣赏的期待。

2.放飞自我:我的心灵会歌唱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去“听”,在“听”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感触、感受,进而领悟作品的内涵。教师应用音乐去撞击孩子的心扉,震撼他们的心灵,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达。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够积极地思考,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如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的名作《梦幻曲》时,不作任何提示,也不说出曲名,而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反复聆听、品味,使其充分投入音乐。听完音乐之后,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我觉得自己好像驾着飞船在太空遨游。”有的说:“我想起了小时候,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听故事。”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二、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找到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

1.从“单线灌输”到“多面创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素养是初中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具体的要求融入可亲可感的音乐作品中,运用多面创生的方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视角观察、审视音乐的要素,要求学生用适切的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从“成人外塑”到“自然内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本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音乐为载体,让他们的天性和灵性充分得到呵护和释放。

音乐活动不仅指聆听、歌唱,还应该有游戏、语言、律动、表演、演奏等多形式交互的丰富体验。教师应尽可能地去发现和研究适合学生的音乐元素,用音乐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团队游戏,歌唱加朗诵,歌词、旋律、节奏创编,表演,集体舞,打击乐伴奏,等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实践,每位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找到位置,发挥潜能。同时,课堂不仅要有美妙的旋律、轻快的节奏,还要有真善美的熏陶。

三、课内外学思融通,找到艺术素养提升的无限可能

1.从“零散活动”到“系列课程”

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课堂,生动有活力的课堂基于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而教材开发正是课程开发的支点。针对音乐校本课程和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开发主题式、品析式、赏析式、辩论式、迁移式等一系列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新范式。比如,学校的校本材料“名曲欣赏”包括“中国民歌欣赏”“经典名曲欣赏”“梨园名曲欣赏”“ 外国民歌欣赏”“校园歌曲欣赏”5个模块,既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解决了音乐欣赏课堂内容枯燥、学生话语缺失、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怀和创新思维,提升了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组建形式多样的音乐社团,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展示自我。音乐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建立文艺队、开展课外辅导等,学校可定期开展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指导学生排练节目,参加演出和比赛。这样的安排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面向大众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还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陶冶情操。

2.以“让学引思”促“学思融通”

“双减”的目的在于实现核心素养的高品质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新课标的重要指标,其落实需要广大教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托,以“让学引思,学思融通”为抓手,整体推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变革。教学活动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教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共同参与的自主性过程。只有教师做到开放教学、激活课堂,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实现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让初中音乐欣赏活动课“活”起来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于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45:16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18:09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