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研究

2024-06-13 02:34储刘纯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策略小学数学

储刘纯

【摘要】一课一练是巩固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关键.教师要注意在单节课结束后设计优质课后作业,确保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回顾课上所学知识,实现自主提升.文章以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论述了课时作业的内涵、小学数学课时作业的设计原则,同时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探讨了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策略,指出教师要有的放矢,基于明确目标开展作业设计,要层层递进,基于学生发展情况设计层次性课时作业,要打破壁垒,设计跨学科、生活化作业,以驱动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传统小学数学作业大多以抄写、背诵、习题作业为主,要求学生在重复性学习中牢记数学原理,掌握数学解题方法.但是,这样的作业内容具有同质性特征,长期应用此类作业,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提升.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有必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反思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作业设计流程、结构与内容,为学生课后有效学习提供资源支持.为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课时作业设计策略,为作业设计的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一、课时作业概述

课时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一般是对课堂知识的回顾与运用,或对新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与探索.课时作业形式多样,包括书面习题作业(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论述题等)、手工操作作业与社会实践作业等.一般地,课时作业的难度不会过高,因为超出学生当下的能力范围,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且数量不会过多,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课时作业具有严格的作业提交截止日期及格式要求.

二、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在课外复习旧知、预习新知的媒介与工具.作业内容过多、内容重复性过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疲劳感,导致其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继而影响作业应用效果.进行课时作业设计时,教师应遵循典型性原则,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作为作业主要内容,设计具有典型意义的习题驱动学生回顾旧知,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等,在避免学生机械、无意义重复练习的同时巩固学生学习基础,丰富学生课后学习经验.

(二)层次性原则

实践表明,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发展存在差异.如果忽视学生的学习差异,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设计课时作业,难免会忽视个别学生的主体学习需要,继而造成班级内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极化发展.课时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课时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必须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根据具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性的课时作业,确保不同类型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开放性原则

很多教师会将教材内的课后习题作为作业设计的主要素材,教学视野比较局限,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开阔教学视野,合理利用教材内外、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设计内容丰富且形式新颖的课时作业,以满足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当遵循开放性原则,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事件的内在关系,同时基于探索发现设计课时作业,为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

三、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策略

(一)有的放矢,保证作业契合主题

课时作业内容与形式的组织设计受教学目标影响.设计小学数学课时作业前,教师应当明确课时作业的应用目的,即其用于巩固学生关于哪些知识的学习基础,用于锻炼学生哪些数学能力等.之后,教师还应反思课堂教学内容,在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确定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预设课时作业的应用成果,由此抽象课时作业设计目标,为具体设计工作指明方向.

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作业设计为例.设计课时作业以前,教师应当明确作业应用目的,即通过应用课时作业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重新梳理课堂教学内容,提炼教学重难点,反思教学目标.如本节课以“列举策略”为主要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其发展列举思维,教学重点在于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在于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信息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列举的原理,学会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策略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抽象此节课的课时作业设计目标,如:借助作业丰富学生的习题经验,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升学生应用“一一列举”策略的能力,发展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这样,在作业设计之前先预设课时作业的应用效果,再结合课程教学主要内容、课程教学目标抽象作业设计目标,为后续整理作业素材、优化作业形式等工作指明方向.

(二)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进阶特征.教学新课时,学生常常先记忆新知,再结合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经验理解数学知识,之后学会应用基本的算理、算法解决计算、应用问题,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策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教师在设计课时作业时,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先设计简单的作业用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再逐渐提高作业难度,借助层次性作业驱动学生数学分析与总结提升,逐渐引领学生探究教学内容本质,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设计复述作业,夯实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重复识记数学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可加深其对相关内容的印象,从而巩固其理论基础.但是,常规的抄写作业需要较长时间完成,会挤占小学生的课后休闲时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抄写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将抄写任务改为阅读、复述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教科书并提炼主要知识点,然后以同桌为单位相互复述、相互考查,使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夯实理论基础.

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作业设计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列举策略”的理解,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教师可设计如下复述作业:阅读教材P94~96内容,总结你的发现,并与同桌说一说.借助此作业驱动学生回顾课堂学习内容,使其在重新阅读的过程中总结“列举策略”。例如,我在阅读时发现,列举策略就是把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一排列出来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策略早在一年级时就学习过了,如探究可将10分成几加几的问题时,可以应用列举策略将所有可能的分法列举出来,得到问题答案.例如,我在阅读时发现,列举策略就是用表格、点子图、数字等数学符号与工具表示问题可能的答案的一种策略,以“一一列举”为特征,解决问题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列举方法.如解决用具体金额购物的问题时,可以用列表法,将不同购物策略所花金额一一列举出来,通过对比解决问题;解决不同球队的比赛场数问题时,可以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将不同的场次安排一一列举出来.

这样,通过布置复述作业减少学生的抄写任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其能主动投入作业学习当中.同时,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相互说明,一方面加深学生本人的认识,另一方面解决另外一名学生的学习疑惑,以达到互助提高的作业教学目的.

2.设计习题作业,锻炼数学能力

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运算等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课时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延伸.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整合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应用题等多种类型数学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习题作业,用于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这样,通过设计形式丰富的数学习题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的应用机会,使学生在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经验,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学科关键能力.

3.设计拓展作业,发散数学思维

拓展作业用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设计拓展作业时,教师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各平台的教学资源,并选择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建模思维等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内容.

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摆脱教材限制,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收集形式新颖且内涵丰富的数学问题,设计课时作业.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网上资源设计游戏作业,要求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复习“列举策略”的教学内容:两名学生为一组,玩抢30游戏,谁先抢到30谁就赢.每人每次只能取1个数或2个数,不能不取,也不能多取.此作业以游戏的形式呈现,不要求学生列表、连线,以体现数学的趣味性.在与组内成员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不同游戏方案的列举过程,如:①甲先说1,2,乙说3,甲说4,5,乙说6……②甲先说1,乙说2,3,甲说4,乙说5,6……当重复玩此游戏后,学生则能够发现此游戏中蕴藏的数学规律,即抢30游戏要胜利,必须抢到27,这样不论对方报28,或28,29,30都能够稳稳被抢到,而要抢到27,必须抢到24,以此类推,必须抢到21,18,15,12,9,6,3等数才能赢.

这样,设计类型、内容新颖的拓展作业,让学生参与作业探究过程,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全过程,继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思维.

(三)打破壁垒,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以往的课时作业通常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作业内容过于单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此背景下,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作业设计思路,应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与语文、科学等学科教学内容的关系,积极收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以收集到的教学素材为依据,设计跨学科、综合实践类型的课时作业,由此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观察生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作业设计为例.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反思其他学科所学内容,教师可打破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壁垒,设计跨学科作业.例如,教师可分析“列举策略”与小学科学“不同苏打水浓度下种子发芽情况”实验教学内容的共同点,要求学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列举苏打水浓度为0. 5%,1%,1.5%,2%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时间,使学生认识到“列举策略”的应用广泛性.再如,为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学习习惯,教师可设计生活实践作业:一个布袋中放入6个颜色不同但质地相同的球,从中先后不放回地取3个球,6个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被抽取的可能性是多少?将现实生活中的抽球游戏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列举策略”的应用价值,养成用“列举策略”反思现实生活的学习习惯.

结 语

综上所述,课时作业用于课后教学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课时作业时,需要遵循典型性、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确保作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的数学发展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先做好教学分析工作,在明确作业应用目标的前提下组织素材,确保作业应用效果符合预期;再着眼于学生发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升需要设计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发展思维的层次化作业;还应打破数学学科壁垒,将跨学科教学内容、生活实践资源用于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内容,驱动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凯.小学数学课时作业探析: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J].新智慧,2023(33):91-93.

[2]孙妍.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案例分析:以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11):61-64.

[3]顾晓飞.立足大单元设计大作业: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3(9):55-57.

[4]张仁善.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时作业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3(20):87-89.

[5]毛文波.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课时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20):64-68.

[6]李永平.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J].智力,2022(6):112-114.

[7]陈瑜,罗云吉.新媒体时代农村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30.

[8]邓春玥.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8):68.

[9]赵江丰.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思考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9):71.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策略小学数学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