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方刚
【摘 要】师幼互动是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过程,也是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师幼互动的质量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CLASS(课堂评价评分系统)不仅可以用来评价课堂师幼互动的质量,还可以用于提升教师师幼互动的能力。基于CLASS,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师师幼互动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 CLASS 师幼互动
教育部在2022年2月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阐述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关注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的理念。从获得教育机会到关注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师幼互动贯穿幼儿园保育的全过程,也是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幼师是学前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幼师与儿童互动的形式与成效和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相关性,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如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由罗伯特·皮亚塔教授领导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高等教学研究中心团队,于2008年创立了“课堂评价评分系统”(CLASS),该系统是评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互动质量的权威工具。近年来,CLASS及其相关师幼互动理论在世界上近40个国家得到推广和研究。一系列国际研究表明,该工具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实用性以及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LASS是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良好师幼互动表现的描述,不仅可以用来评价课堂师幼互动的质量,还可以用来提升教师师幼互动的能力。作为教师,获得教学经验,提升师幼互动能力的过程是认知模型或框架的不断建构、不断调整的过程。CLASS为幼师提供了一个师幼互动的认知框架,教师在积累自身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借助这一框架,可以有效吸纳实践反馈,补充或调整认知框架,从而迅速提升师幼互动能力。
幼儿教师师幼互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反思、持续推进的过程。师幼互动能力是知识、技能的综合,是经过长期学习、实践形成的稳定心理特征。这不仅需要幼师学习大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也需要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反思、总结、运用各种策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策略体系。笔者基于CLASS在幼儿园进行了一系列提升师幼互动能力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一些策略。对于幼师师幼互动能力提升的策略,我们不仅要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也需要从具体微观的角度来探讨。宏观的角度主要是把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作为一个整体,从大方向来谈如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微观的角度主要是结合CLASS的具体评价指标,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谈提升幼师师幼互动能力的策略。
一、宏观角度下幼师师幼互动能力提升策略
(一)通过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LASS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一整套师幼互动能力提升的知识体系、策略方法体系,对提升师幼互动能力有重要意义。CLASS系统配套的操作指引也包含了大量对高质量师幼互动行为的描述。使用CLASS帮助提高师幼互动质量时,幼师可以对照量表指标,从活动的设计、准备与实施各环节,准备相应的师幼互动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有效提升幼师师幼互动能力有很大帮助。
幼师要提高师幼互动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反思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首先,幼师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建构师幼互动能力的理论框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幼师需要清楚师幼互动能力不仅是知识体系、策略方法,还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其次,需要通过不断地行动来弥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的差距。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是提升幼师师幼互动能力的根本策略。再次,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幼师在完成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可以结合CLASS的框架对一天的师幼互动行为进行反思。总之,师幼互动能力提升的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转化过程,还是技能的熟练运用过程,更是教育观、儿童观的内省与外化过程。通过反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互相促进,逐渐形成态度价值观,通过态度价值观指导行为,是有效提升幼师师幼互动能力的主要路径。
(二)建设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
掌握师幼互动的原则、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案例,建设优质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能有效帮助幼师提升师幼互动能力。幼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弄清楚某一师幼互动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呈现的,从而将自身代入其中进行问题的模拟解决,进而提升师幼互动的能力。优质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的建设能有效帮助幼师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师幼互动学习。建立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不仅需要提供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模仿,还需要提供一些典型的师幼互动错误案例供幼师剖析,从而发现错误的根源,尽量避免此类错误。
建立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不是简单的课例视频、师幼互动现场录像的堆砌,而是需要专业团队借助CLASS对课例视频、师幼互动现场录像进行客观评价,给出评价记录。结合评价记录的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才能给幼师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现场式观摩教研促进幼师师幼互动质量提升
从笔者的行动研究来看,现场观摩、现场记录、现场评价、现场讨论、现场反思的现场式观摩教研在提升幼师师幼互动质量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现场式教研模式为幼师创造了一个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深度学习的学习现场。在这个学习现场中,参与学习的幼师借助CLASS提供的思维模型或框架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现场式教研提供的现场是真实的师幼互动现场,发现的问题是存在于大多数幼师身上关于师幼互动的真问题,对这些真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是促进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最后,借助讨论和反思,幼师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调整已有认知结构,使之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融合,这将有力指导其之后的师幼互动行为。
二、微观角度下幼师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策略
(一)营造积极的师幼互动氛围
根据依恋理论,在安全、和谐的师幼关系和轻松、自由的师幼氛围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得到激发,从而推动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营造积极氛围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师与儿童保持心灵上的接近和身体上的平等。幼师应保持童心,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用儿童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儿童的讨论或活动,实现对儿童情绪上的感染;同时幼师要代入儿童的视角,感受儿童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形成情感共鸣,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第二,用言语、表情、行动表达和传递关爱。在与儿童的交流过程中,要多使用正面的语言表达关爱,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幼师的微笑不仅可以给儿童带来愉快、自信,而且可以让儿童体会到宽容和勇气,从而促进师幼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第三,倾听儿童心声,了解每个儿童的独特性。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了解儿童的有效手段。通过倾听,可以在满足儿童表达欲望的同时,了解儿童的需求和愿望,持续记录并发现每个儿童的独特性,从而对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二)有效的班级管理
有效的班级管理能提高师幼互动的效率,从而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从行动研究中,笔者也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第一,要求明确,规则具有稳定性。在班级管理中明确且前后一致的规则可以带给儿童稳定的预期,从而给儿童带来安全感。第二,鼓励正面行为。使用表扬正面行为的方式,可以强化儿童的正面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第三,准备充分,环节转换高效。对高质量师幼互动而言,准备充分不仅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还体现在对师幼互动环节的提前预设,并充分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师幼互动的效率,避免浪费儿童的时间。第四,以目标为导向,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儿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于以目标为导向,把握每个环节的教育价值,用有效的师幼互动实现教育价值。
(三)有效的教学支持
根据CLASS指标体系,有效的教学支持主要从支持儿童概念发展、高质量反馈和语言示范性三个方面来体现。
支持儿童概念发展是提升儿童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支持儿童概念发展主要从发展推理能力、进行概念辨析、预测和猜想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师的支持主要以高质量反馈的形式帮助儿童搭建学习支架,进而帮助儿童获得概念发展。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种:第一,鼓励式反馈。从关注儿童需要的角度,鼓励儿童大胆表达自己的困惑。第二,援助式反馈。由于儿童的思维受到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对概念的陈述存在一定的缺失,幼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第三,追问式反馈。通过追问,支持儿童对概念进行辨析。
语言交流是师幼互动的重要形式,从行动研究的过程来看,语言失当、提问方式不恰当是幼师的通病。语言互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真诚是师幼语言互动的基础。幼师在与儿童互动时,应该保持真诚的态度,语气温和,避免讽刺和挖苦。第二,语言表达准确,不使用反问和委婉表达。因为生活经验的不足,儿童很难理解省略了很多常识的语言。委婉的表达作为一种成人经过长期社会化后形成的语言习惯,是儿童难以理解的。第三,通过语言推动儿童的思考。幼师在儿童遇到思考困境时,应当预留出儿童思考的时间,同时幼师要根据学科领域知识预判儿童可能遇到的困境是什么,并提供条件推动儿童走出思考困境。第四,及时表扬并且表扬要落在实处。及时表扬能让儿童感到自己被重视,从而积极参与师幼互动,但是幼师不能简单地夸“你很棒”,而是要落在儿童的具体行为上,这样才能让表扬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