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娟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育目标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当前数学教育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少师生互动和忽视创新培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双减”政策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以“思维”创造和“启发”教学为核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抽象、概括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以实践探究为主的数学课堂设计,强调学生主体作用,使学习成为动态、参与性的过程.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思维”创造;启发教学
引 言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体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旨在为学生创造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数学作为初中学科中的难点之一,其教学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凸显.学生对数学的抽象认知、学习内容的模糊性等问题成为制约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势在必行.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要求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面临着全新的教学要求,不只是简单地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使教育回归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其目的是消除无效、低效的题海训练,转变传统的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育的最终目标并非降低教育标准,而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不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的方式追求单一的考试成绩指标,而是通过全面衡量学生的成长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绿色转型.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能一味地强调机械的知识灌输,而应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强调实践运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剖析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尽管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比较陈旧,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未能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案,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导致这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高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影响了课堂的实际效果,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阻碍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缺少师生互动
当前,一些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教师视为课堂主体,导致课堂中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突显.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教师也不会为学生创造回答问题和互动发言的机会,学生也不敢提问,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教师也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科的信心.
(三)忽视创新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终身学习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教育中,还有一些数学教师更注重在课堂上讲解题目和布置大量的练习作业,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过多的练习题中花费大量时间,却只能达到对知识的表层掌握.在解题时,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套用惯性的思维模板,稍有变化就难以应对,缺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思维”创造
在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中,“思维”创造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这一策略旨在通过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思维,使其逐步走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度控制课堂进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吸收知识.课堂进度过快,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节奏,而过慢则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授课的速度,确保学生的思维得到稳步提升.
点拨是指教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和提示,使其更加明确解题的关键点和解题的方向.启发是指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和启发需要恰到好处,不能过于主导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过于放任学生自由发挥,要在引导中保持平衡,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思维”创造策略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分析教法等.只有在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方法有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思路清晰.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引导,提升课堂效率.
(二)“启发”教学
1.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而启发性教学正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在构建“弧长”高效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为引入课新改准备,如“小明家所在的小区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已知花坛的半径为6米.问题(1):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问题(2):花坛有A,B两个出入口,小明想从A口走到B口处,现有①②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请问哪条路线比较短?”
情境创设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来探究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明家所在小区的花坛是圆形的,我们已知花坛的半径是6米.小明想知道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要怎样求得呢?
(教师将一个圆形的花坛图示投影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指出花坛的直径和半径.)
师:你们知道花坛的周长应该怎么算吗?这是我们小学学过的知识.
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也是半径的2π倍.
师:非常正确,接下来我们来看第2个问题.
通过这个情境创设,教师既能带领学生复习以前所学圆的周长知识,又能适时引入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弧的概念,激发他们对弧长公式的探究兴趣.
2.关注过程,建构知识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引导和及时点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提出正确观点时,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进一步引导他们继续思考,逐步深化其对弧长公式的理解,这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承接上一情境.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计算花坛的周长为12π米.(教师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师:我们已知花坛的周长是12π米.下面,我们来探究路线①和路线②哪条比较短:路线①从A直走到花坛中心O,再沿和OA垂直的方向走到B;路线②沿着花坛从A走到B.你们猜猜哪条路线比较短?
生:我觉得路线②比较短.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直接沿着花坛走,不用绕中心O.
师:那我们能否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如果我们从A点走到O点,再从O点走到B点,你们知道这个长度怎么算吗?
生2:AO,BO是半径,所以是12米.
师:非常好,那如果我们沿着花坛从A点走到B点,这个弧AB的长度是多少呢?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师:对,圆心角的度数对弧长的计算非常重要,知道了弧对应的圆心角与360°的比值,我们就能求出这条弧与所在圆周长的比值了.假设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n°,那么能否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弧长呢?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步意识到“弧所对的圆心角度数与360°的比值等于弧长与圆周长的比值”,并总结出规范的弧长计算公式.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真正建构对弧长公式的深刻理解.
3.巧设作业,减负增效
恰当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中,作业设计应具备两个亮点:一是开发微视频,制作关于“弧的分类”微视频,引导学生在课后观看,进一步探究优弧和劣弧的概念.二是设计变式作业题组,通过变化题目形式,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应用弧长公式,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一:微视频观看
教师分发作业纸,上面写有微视频观看任务.
师:观看“弧的分类”微视频.视频中详细讲解了优弧和劣弧的概念,观看后,你们要记录下对概念的疑问和理解.
作业二:变式题组
教师分发变式作业题组,每名学生收到一份.
问题背景一:
小明在家里的花园中建了一个圆形鱼池,鱼池的半径为8米.他打算沿着鱼池的边缘放置一圈夜光石,以供夜间照明.如果他购买的夜光石足够绕整个鱼池一圈,那么他需要购买多少米的夜光石?
问题要求:计算需要购买的夜光石的长度,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
问题背景二:
一家游乐园的大摩天轮是一个半径为25米的圆形结构.如果轮子转动一周,实际转动的路径长度是多少米?
问题要求: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大摩天轮转动一周实际转动的路径长度,并给出解题步骤.
师: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分别计算答案,并写下解题步骤.
作业一的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作业二的设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弧长公式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结 语
综上,“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在这一背景下,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灵活运用“思维”创造和“启发”教学策略,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有深度.这样的课堂既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顺应了“双减”政策的要求,让教育回归本质.
【参考文献】
[1]郭仓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微[J].基础教育论坛,2023(19):99-100.
[2]林彩平.“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28):39-41.
[3]潘学柱.“双减”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