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的核心概念教学

2024-06-13 02:44:54阮巧玲汪超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阮巧玲 汪超

摘  要:核心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概念,通过多维度创设情境,可助力学科概念的理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的教学以《清明上河图》进行统摄,运用文字、图片等多种材料,让学生沉浸在宋代历史之中,通过问题链的形式,把宋代的经济及一系列社会现象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理解宋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致。不仅领悟了本课的核心概念,唯物史观的涵养也水到渠成。

关键词:核心概念 核心素养 宋代的经济与社会 清明上河图

历史核心概念是反映历史本质属性的概念,它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实质,是人们认识历史的关键所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情境,如“生活情境”“社会情境”等。通过多维度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1] 笔者用《清明上河图》统摄《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让学生沉浸在宋代城市市民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其学习兴趣。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最终领悟核心概念,即: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推动市民阶级的壮大,继而出现社会关系契约化、社会人员流动化、文学发展市民化、城市更显活力和开放等发展趋势。

一、激趣引概念

教师首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随后提出问题:如何从历史研究角度看这幅图的价值。顺利将学生引到本课的主题:宋代社会经济的变化。

展示图中部分画面——孙羊店,并出示材料。

材料一 酒店门口例挂栀子灯;店门前的地面,还立有三块立体招牌,分别写着“孙羊”“正店”“香醪”,这是宋代的“灯箱广告”,入夜后灯箱里会点燃蜡烛。

——吴钩《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问题一:为什么店门前挂有灯笼、放灯箱广告?

教师总结:因为酒店夜间要营业,夜色下,“灯箱广告”闪烁着灯光,显得非常抢眼,这和现代都市到处可见的霓虹灯广告是一样的道理。其实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零星夜市,但是政府一贯实施禁夜令,而到了宋代,夜市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宋之前无论乐籍制度下的官妓还是世家大族豢养的家妓,他们的生存仰仗的是朝廷发放钱粮或是恩主的供养。……宋朝乐籍制度相对松弛,官府允许艺人脱籍,宫廷教坊规模也一再缩减。脱籍艺人摆脱贱民身份,成为自由从业者。她们往往受雇从事商业演出,表演内容相对自由。

——摘编自张丁睿《宋代乐人官私合流现象研究》

问题二:歌妓脱籍前后与恩主(或酒楼)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宋代社会怎样的变化?

教师总结:歌姬以往更多地受到人身束缚,依附于官府或者一些世家大族,现在更为普遍的是契约雇佣关系,即从人身依附到契约雇佣关系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社会成员身份渐趋于平等。

二、沉浸中理解

展示图片——孙羊店后院大量堆积的酒缸,并出示材料。

材料三 根据北宋熙宁十年的酒课总额,这一年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酒至少有1.59亿余斗,酿造这批酒需要消耗大米1600万石,……宋代酿酒的原料基本上是通过市场获得的。……宋代的酒税(含专营收入)常年保持在每年1200万贯以上。可资比较的一个数字是黄仁宇先生《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中提到的,明代隆庆朝至万历朝前期,国家一年的全部商税也才370万两白银左右(一两白银大约等于一贯钱)

——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

材料四 官府实行酒曲专卖(利润600%)(榷酒制)。各酒户(正店)定额买酒曲酿酒,再自己售卖或批发给脚店。所买酒曲必须用完,否则罚款。私人制曲酿酒,严厉处罚。

——摘编自谌旭彬《大宋繁华酒业背后的存亡之道》

问题三: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北宋酿酒规模巨大的原因。

教师总结:农业经济发达;商业网络发达;市场繁荣;交通运输便利;为从酒市场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实行榷酒制度以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史料阅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史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材料中的数字能以更形象和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北宋酿酒业的巨大规模,酒业发达是汴京城乃至全国商业发达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也是农业经济是否发达,民众生活是否自由的重要指标,从而让学生建构起古代商业经济与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之间的关系, 认识农业经济发达是商业经济繁荣的基础。繁荣的商业经济、发达的农业经济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唯物史观。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配套图册,整理出北宋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达到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读图、整理提炼信息的能力。

材料五 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酒具名称 酒具功能 酒具材质

梅瓶 盛酒器 陶瓷

酒樽 盛酒器 金、玉、铜

酒壶 注酒器 陶瓷为主

酒杯 饮酒器 金、银、玉

温酒盘 温酒器 陶制为主

酒盂 饮酒器 银制

——摘编自孙刘伟《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

材料六 宋代东京酒具已经摆脱了粗糙简单的格局,形成了设计新颖,形制优美的特色。

——摘编自孙刘伟《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

问题四: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时东京酒楼酒器用具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手工业发展角度分析东京酒楼用具奢华出现的条件。

通过两则史料,能让学生从奢华的酒器用具窥探出北宋商业乃至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北宋手工业經济的发达,理解手工业经济发展与商业经济的关系,并认识社会新气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情境创设和问题链的方式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贯通,最终指向大概念。对教师来说,能够基于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整合教材内容,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化解新教材在教学中所出现的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的难题;对学生来说,教师所搭建的问题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2]这样学生对本课的核心概念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探究中升华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指学生依托一定的材料,通过自觉的分析或小组合作讨论,从而达到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七 自从日本学者在19世纪末率先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宋代的近代化色彩便一直是海外学者讲述宋朝历史的重要母题……当一个社会从中世纪进入近代,总会出现某些共同的趋势与特征,如“商业化”、“城市化”、“契约化”、“流动化”(地域、阶层之间流动)、“平民化”(世袭贵族日渐式微、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世俗化的市民文化蓬勃生长)、“平等化” 、“文官化”(贵族的政治权力逐渐被一个科层化的文官体系所接替)。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八 关于宋代市井的三幅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选取材料中关于宋朝近代色彩的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为角度,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对图片进行合理的解读。(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现展示其中一位同学的作品:

说书——宋代社会新发展的缩影

宋元时期,社会、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说书则是其中很典型的代表。宋朝时期文学艺术得到新的发展,词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形式也更加自由,更贴近市民生活。娱乐场所的发展,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刺激着说书的发展,说书先生所说的底本被称为话本,实际上也可称为早期白话小说。

其次,宋朝与前代相比最为突出的变化还是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新兴市民阶层崛起。伴随宋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生产力提高,这些没有被官方过多干预的新兴市民阶层理所当然地追求思想文化上的满足,这促使说书这一文娱职业的形成。

综上,说书的产生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市民阶层崛起产生思想层面的需求,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文化上的供应,而说书先生则是连接需求和供应的中间环节。

这是本课的升华,学生需要运用历史想象完成学习任务。历史想象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借助一定的媒介,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在头脑中復原历史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3]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本课核心概念的掌握达到了灵活运用的层次。

【注释】

[1]徐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2018年第8期,第52页。

[2]苏烁然、程丽云:《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路径》,《当代教研论丛》2023年第9期,第46页。

[3]杨永春:《历史想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新校园(下)》2015年第9期,第53页。

猜你喜欢
清明上河图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决策探索(2016年23期)2016-12-20 10:18:46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大众健康(2016年12期)2016-12-14 15:38:59
嘉靖年间,赝品《清明上河图》酿血案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国学(2016年10期)2016-10-22 17:32:21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