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秧歌的保护与传承

2024-06-12 07:50:30王森
文化产业 2024年11期
关键词:鼓子秧歌舞蹈

王森

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有的特征,包括道具运用富含象征意义、动作设计生动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等。鼓子秧歌不仅承载着鲁北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还蕴含着儒家思想的内涵。非遗视野下,鼓子秧歌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实行抢救性记录与传承人制度,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传承形式。现对鼓子秧歌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传承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瑰宝,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鼓子秧歌起源于济南商河县,历史悠久,其最初被称为“打鼓子”“大鼓子秧歌”“跑秧歌”。20世纪40年代,这种舞蹈才被统一命名为“鼓子秧歌”,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独一无二的地位。鼓子秧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时代烙印鲜明,地域特色突出,是中国乃至全球民间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2006年,鼓子秧歌作为济南市唯一的申报项目,在全国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加凸显了这一舞蹈形式的价值。

鼓子秧歌的特点

道具运用的独特性

鼓子秧歌在表演时使用的道具,不仅是舞蹈动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蕴含丰富寓意的文化符号。诸如鼓、伞、棒、花等,每一种道具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

鼓作为核心道具,不仅是鼓子秧歌的灵魂,还象征着力量与勇气,传达着驱邪避害、祈福迎祥的寓意。鼓手们击打出的激越鼓点,宛如生活的脉搏,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此外,鼓声还能起到引导和协调舞蹈队伍的作用,能使整场演出节奏统一,气势雄浑。

伞作为极具观赏性的道具,其华丽多彩的装饰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式,既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追求,也寓意着遮风挡雨、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伞在舞蹈中的翻转、收放,往往与天地自然、人生际遇相呼应,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生活哲理。

棒又称“霸王鞭”,舞者挥舞起来威武有力,仿佛再现了古代勇士挥戈舞戟的场景,象征着坚强勇敢和正气凛然。棒的挥舞与击打,既是武术动作的体现,也包含了对强健体魄、保卫家园的崇尚。

花通常是指手持的各种花式道具,如扇子、绸带等。它们在空中划出的优美弧线,犹如田园诗画中的花朵绽放,象征着四季更迭、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同时展现出女性的温婉贤淑与灵动之美。

动作设计的生活性与精神表达

鼓子秧歌的动作设计深深扎根于农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生动诠释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哲学。动作既有模仿犁地、播种、收割等农业劳动场面的写实性,又有提炼升华后的艺术抽象化处理。例如,女性舞者的动作通常较为婉约细腻,轻盈飘逸的步法和柔和曼妙的手势,体现出东方女性的温婉贤淑与内敛含蓄之美;而男性舞者的动作则更多地体现了陽刚之气与力量之美,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转身、跳跃、扭摆之间显现出男性健硕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此外,鼓子秧歌中的许多动作编排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寓意和民族精神。例如,在团队合作的群舞环节中,舞者们有序排列、紧密配合,象征着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变化多端的阵型转换,如“外圆内方”“围中跑圆”等,既是对古代哲学观念的直观呈现,又是对现代社会秩序和人生哲理的艺术化解读。

鼓子秧歌的文化价值

承载着农耕文化的精髓

鼓子秧歌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堪称农耕文化的生动图谱和“活化石”。它不仅将鲁北平原地区千百年来的农耕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更蕴藏着中国人民在与自然和谐共生、艰苦奋斗的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内核。

首先,从鼓子秧歌的动作设计来看,它深深地根植于农耕实践活动,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中的某个环节。例如,手持扇子或手巾的舞者流畅的挥舞动作让人联想到农民在田野间挥汗如雨地劳作,或是妇女们晾晒衣物、簸扬谷物的场景;而舞动棒槌的男舞者则像在模拟耕田犁地或舂米打谷。这些动作的编排无不包含着农耕活动的痕迹,真实而亲切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其次,鼓子秧歌中道具的选择和使用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例如,扇子、手巾和棒槌等,它们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工具,又是舞蹈中的艺术符号。扇子在舞蹈中的展开、闭合,象征着季节轮回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交替;手巾的轻盈飘扬代表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期盼;而棒槌的舞动则暗示着人们用汗水浇灌土地,战胜艰难困苦的决心。

最后,鼓子秧歌的表演时间也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鼓子秧歌通常在岁末年初表演,如春节、元宵节等。此时正值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之际,舞蹈表演恰逢农事准备阶段,既是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庆贺,也是对未来一年好收成的祈愿。这种与自然节律相契合的表演传统,凸显了农耕文化中崇尚自然、顺应天时的精神。

儒家思想的鲜活载体

在鼓子秧歌的结构布局中,“场图”设计独具匠心,它是整个舞蹈空间调度的灵魂所在。场图的基本组成元素被称为“菠花”,是指舞者们在跑场过程中经过转角形成的微小圆形路径,看似简单的“菠花”不断交织变换,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舞蹈阵型。然而,不论“菠花”如何繁复,其组合始终恪守外圆内方与平衡对称的原则。这不仅体现了几何形状的构图,更映射出儒家文化中圆融而不失原则、灵活而又有序的价值观。即便是最复杂的阵型变化,也并未脱离“圆”的格局,恰似天地自然之道,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鼓子秧歌蕴含的儒家精神尤为显著。首先,鼓子秧歌的务实精神深深根植于儒家思想,注重实际效果,讲求实用价值,舞者们在平凡生活中不懈追求个人理想,力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其次,重德精神是其灵魂所在,鼓子秧歌强调道德自觉与人格完整的必要性,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合乎规范,尊崇高尚气节,珍视纯洁情操,生动诠释了“圆圆满满做事,方方正正做人”的观念。再次,鼓子秧歌还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舞者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生活的挑战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他们的每一次蹬脚、跳跃都是对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的生动演绎。最后,鼓子秧歌倡导宽容,以“仁者爱人”“厚德载物”为核心,提倡怀揣爱心,胸怀广大,包容万象,舞者们的颤膝动作似乎在传达那份既严于律己又宽以待人的博大情怀。

鼓子秧歌的整体形态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和谐的追求。从形式上看,它以群体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群体间的高度协调与统一;从内容上看,它旨在寻求欢乐,抒发广大民众的情感;从风格上看,它则推崇“致守中和”,追求内在平和与外在和谐的完美结合。在儒家世界观中,个体被视为群体的一部分,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价值。鼓子秧歌通过群体协作的方式,达到了个体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目的,进而促进了人际交流与沟通。

非遗视野下鼓子秧歌的保护与传承

加强政策支持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促进鼓子秧歌保护与传承的必要举措。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相关配套政策,针对鼓子秧歌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保护传承工作中的职责与义务。对鼓子秧歌的保护范围、传承方式、开发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其得到有效传承。

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的非遗保护经费,优先保障鼓子秧歌在保护、传承、宣传推广、研究等方面所需的资金。资助内容包括传统舞蹈的采集记录、研究成果出版、传承人生活补助、培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文化交流等。

再次,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保护传承机制。建立鼓子秧歌数据库和档案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的纸质资料、影像资料以及实物资料,为相关学术研究和教育普及提供支持。同时,加强对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所的建设,为鼓子秧歌提供良好的传承环境和实践平台。

最后,充分利用政策杠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资金来源,让鼓子秧歌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

首先,基礎教育是普及鼓子秧歌文化的第一课堂。将鼓子秧歌的知识与技艺纳入各级学校的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鼓励学校组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亲子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次,媒体传播是推广鼓子秧歌的重要方式。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制作播出一系列关于鼓子秧歌的纪录片、访谈节目、公益广告等,全面展示鼓子秧歌的风采。同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宣传活动,如举办“鼓子秧歌文化节”“鼓子秧歌传承人风采大赛”等活动,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

再次,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阵地。在社区、乡村、景区等地设置鼓子秧歌宣传栏、展览馆、体验中心,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现场演绎等方式,直观生动地介绍鼓子秧歌的历史沿革、艺术特点和传承现状。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传承人开展讲座、研讨会、培训课程,提高公众对鼓子秧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

最后,开发跨界联动的宣传项目,打破单一宣传形式的局限,将鼓子秧歌元素融入歌舞剧、电影、动漫、文学创作等形式之中,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鼓子秧歌,领略其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实行抢救性记录与传承人制度

首先,抢救性记录是避免鼓子秧歌面临失传风险的重要举措。这包括对现有传承人的口头叙述、实践示范的全面记录,涉及舞蹈动作、音乐伴奏、道具制作技艺、传统仪式流程等内容。采用高清摄影、音频记录、三维扫描等现代科技手段,力求精确无误地保存每一处细节,确保后代可以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和学习鼓子秧歌。同时,对鼓子秧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民俗文化、象征寓意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详细的记录文本,构建鼓子秧歌完整的文化基因库。

其次,建立和完善鼓子秧歌传承人制度。政府及相关部门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识别、选拔和认定鼓子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对其进行公示并授予相应证书。传承人应具备娴熟的鼓子秧歌表演技艺,同时在传授技艺、推广普及、创新发展中起到表率作用。对于传承人,政府应提供生活津贴、医疗保障等,减轻其生活压力,确保他们专注于技艺传承。同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提升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再次,构建传承人才梯队,鼓励传承人与青年学员结对,通过师徒制的方式传授技艺。实施传承人带徒培养计划,为传承链的延续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支持传承人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扩大鼓子秧歌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鼓子秧歌的传承工作中。

最后,建立健全鼓子秧歌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长远的传承发展规划,结合现代教育体系,将鼓子秧歌引入学校课程,支持和鼓励传承人参与校园传承活动,培育新一代传承人。同时,通过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专题研究、出版相关著作、搭建数字平台等方式,可以实现鼓子秧歌的现代化传承与传播。

创新传承形式

首先,进行数字化转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高清摄影、三维扫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对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音乐、道具、习俗等进行全面、立体、生动的记录和再现。通过建设鼓子秧歌数字化博物馆和在线学习平台,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鼓子秧歌,提升其影响力。

其次,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制作高质量的鼓子秧歌宣传片、纪录片,甚至可以将其改编成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使鼓子秧歌以更新颖、更具吸引力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这不仅有利于扩大鼓子秧歌的传播范围,还能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再次,加强跨界合作。将鼓子秧歌与其他艺术门类、时尚元素等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鼓子秧歌衍生品和创意项目,如实景演出、文创产品等。这既可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又可以赋予鼓子秧歌新的生命力和市场价值。

最后,举办各类活动赛事,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鼓子秧歌的保护传承工作。同时,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可以让鼓子秧歌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鼓子秧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鼓子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开展宣传教育、实行抢救性记录与传承人制度以及创新传承形式,可以让这一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鼓子秧歌舞蹈
凉州“黑旋风”
大学生(2023年12期)2024-01-01 07:14:26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00
富平村里唱秧歌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小演奏家(2019年7期)2019-10-09 04:07:17
昌黎地秧歌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鼓子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