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术论文是如何组织的
——一个基于内容、视角、叙事、语言四要素的解释框架

2024-06-11 05:47刘江涛
写作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社科内容

刘江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1987)指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学术论文是作者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的直观反映。与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基于实验、数据分析、逻辑推导等较为直观的呈现不同,社科学术论文更多的是作者从某个特定角度出发,选取其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截面,并按照论文规范进行展示的结果呈现。因而,社科论文作者的写作能力还不能等同于其科研能力、知识储备水平。优秀的社科学术论文总是能够选取一个新奇不俗的知识截面,并将其展示得严谨周密、丰富多彩。

学术论文写作,文章的组织与架构是关键。就社科学术论文的谋篇布局而言,主题内容、分析视角、叙事方法、语言表述等四要素决定了文章的基本架构,并直接作用于作者对其知识储备的选取和展示,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一、主题内容

论文的选题,是组织文章的第一步,也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对此,较多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均有论及。比如,徐有富认为,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有用,要新,要力所能及①徐有富:《学术论文写作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页。;刘浩民认为,学术论文选题总的原则是需要与可能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就是价值与可行相统一的原则①刘浩民:《论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原则》,《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韩大伟提出找疑点、找歧点、找疏漏、找局限、找冷门、找边缘以及舍大取小、扬长避短的“六找”“两权”选题八法②韩大伟:《“六找”与“两权”——学术论文选题技巧》,《应用写作》2001年第10期。。此类研究无疑给作者发掘选题提供了很大的启发与帮助,但总体来看,诸多论述较为偏重于文章质量评判和“虚”的写作方法论,对较为“实”的主题内容选取的论述则较为薄弱。

学术论文的选题,可以从政治性内容、学术性内容、社会性内容几个方向上找寻。

(一)政治性内容

政治性内容,就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或特定政治性事件中发掘的主题内容。政治性话语和学术性话语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普遍认为,政治性话语在当前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比如,王栋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起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于革命、学术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③王栋:《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东岳论丛》2021年11期。;秦宣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话语绝大多数主要是由政治话语引领的,学术话语严重滞后于政治话语④秦宣:《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政治性内容,为社科学术论文的选题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选题的政治性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发掘:思想体系、世界观,比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性方位的界定,比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指导性方略,比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全面依法治国;对党的使命任务和国家建设的规划,比如,全面建设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部署,比如,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区域战略,比如,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河生态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农村、城市、基层社区等方面的机制创新,比如,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改革发展,比如金融风险防范,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政治人物的思想观点及对其的纪念,比如,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恩格斯诞辰200 周年,陈云调查研究方法运用,张闻天对宣传工作的历史贡献;重大政治事件的宣传与纪念,比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百年,等等。

(二)学术性内容

关于学术体系涵盖的内容,一些学者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体系以及各专业学科体系等多有论述。比如,谢伏瞻认为,学术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理念、原理、观点,理论、学说、知识、学术等;二是研究方法、材料和工具等⑤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周佑勇认为,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的内部构造区分为实定法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三部分⑥周佑勇:《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的构造》,《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从社科学术论文写作的角度看,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海量学术知识中明确自己的选题内容,确保开展的研究不是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因而,学术性选题内容的明确,关键在于如何“选取”。

对于社科学术性论文主题内容的选取方向,提出四点不成熟的建议。

其一,重视学术知识的原理、来源性研究。原理是一切学术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陈胜前认为,中华文明探源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到真实的历史,还在于理解与继承文化意义①陈胜前:《“古国”“酋邦”之争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对原理性问题的反思与突破,往往产生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西方经济学将理性经济人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人认为,人类行为从理论上看是理性的而实际上却存在非理性的一面,理性人行为中的非理性方面同样是经济学家需要研究和反思的一个根本问题,从而创新性地开创实验环境下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分析理论②高核:《从理性人假设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从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谈起》,《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其二,关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比如,当前宏观经济学在对“理性经济人”进行反思批判的同时,与“信息文明”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相契合,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计算经济学(Computational Economics)、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学(Neo-Economics)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假设与范式,并成为学科理论的前沿。

其三,在学科的交叉融合领域中开展搜寻。进入21 世纪,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的边界壁垒越来越模糊,学科知识之间的交融互鉴越来越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开始融合。比如,微分方程、概率论、数值分析等数学方法、遥感和灯光等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分析和数据处理、混沌理论与量子场论物理方法、演化与神经网络等生物学知识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大量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同时,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融合呈现加速发展之势。比如,基于统计学的spss 软件运用和拟合优度、时间序列频谱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行政管理等学科;基于图书情报学的citespace 等方法被其他学科广泛应用,尤其被应用于文献综述,等等。这种学科交叉融合性主题内容,首先就表现在论文主题内容的创新上,会给读者带来极大冲击。

其四,迎接学科体系的中国化面向。2016 年5 月17 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8页。此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众多学者的重要研究面向,学科研究与中国的治理实践和制度建构的结合愈加紧密。

(三)社会性内容

社科学术研究离开社会实践,就是无源之水。“问题意识”既是作者写作能力的表现,也是社科期刊办刊的重要导向。对社会生活尤其是民生热点现象的追踪与理论性解读和阐释,是社科学术论文主题内容的重要方向。

社会民生问题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它可以是整个社会层面面临的现实性挑战,比如,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社会信用;也可以是时代发展或国家治理在社会层面的表现,比如,城市交通环境、就业、医疗、住房。它可以是社会流行的某种心态,比如,精神内耗、躺平、佛系;也可以是社会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比如,“内卷化”“啃老”“高彩礼”。它可能是基于年龄性别等某类人群的普遍问题,比如,儿童心理健康、青年晚婚晚育、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也可以是对社会发展中新兴社会群体的现实观照,比如“网红”“三和大神”“网约车司机”。它可能是某类影响广泛的现实问题,比如,春运、留学、农村耕地保护,也可能是有一定轰动效应的特定事件,比如,《探索与争鸣》对“江歌案”持续关注,多期开设“‘江歌案’中的法律与道德”专栏。

政治性、学术性、社会性主题内容只是对选题方向选取上的归纳。现实中的社科学术论文,纯粹的政治性论文、基于学科理论构建的学术性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等社会现实表达的社会性论文都存在并占据一定比例,但占比更多的还是这几个内容取向上的结合。比如,对于住房问题,如果论文的研究从政策建议出发,就是政治性内容,从民生实际感受与期盼的角度进行剖析就是社会性内容,从市场供求、或债务周期等学术角度进行分析就是学术性内容,一篇文章通常在政治性、学术性、社会性等取向上进行两两组合甚至三类组合。将政治性内容、学术性内容、社会性内容进行区分是为了便于作者明晰写作方向与材料组织范围。

二、分析视角

目前社科学术论文的篇幅以1—2万字居多。相较于专著,学术论文更倾向于将某个具体的问题论证清楚,在现有知识体系上实现“点”的突破。因而,社科学术论文尤其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需要以特定的视角对主题进行分析。

(一)宏观视角

宏观视角是对某个选题的整体性特征进行描述和归纳,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加深对选题的认识与理解。宏观视角通常包括:其一,基于内容对主题整体性的认识与归纳。比如,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人类文明新形态”“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政治性主题的概念、内涵、意义、特征、发展路径诸多方面的归纳与分析;对“中华文明”“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现代性思想”等学术思想观点的渊源、形成脉络、组织架构、中国化面向进行论证;其二,基于关联性的对若干宏观主题之间的联系展开分析。比如“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实践与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建设”“‘多边主义’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等;其三,基于演进发展的对主题规律特征的归纳总结。这类文章主要以历史性的视角分析问题,并与相关纪念性或评述性主题对应,比如“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以及“张载诞辰1000 周年”“王夫之诞辰400 周年与船山学派”;或者是对理论的历史演进脉络和解释性功能进行评述,比如,对传播学中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代表性人物与观点的总结与述评。

(二)中观视角

中观视角不追求对主题进行整体上的描述和归纳,它通常对研究主题进行一定范围的限定,从某个特定方面分析问题。这个视角,可以是基于某种思想、思潮对主题进行的研究,比如,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范式批判,精准思维下的城市治理,女性主义下的文学叙事;它还可以是基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展开的研究,比如,人民立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具理性下的国家治理,利用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的城市现代化水平评测,等等。中观视角还可以是对话语表述环境的限定,比如,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在地化与基层治理,基于行为惯习的学生价值观培育;可以是某项政策措施对研究主题的影响,比如,“双减”政策下的素质教育,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碳排放交易试点对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以是针对某个特定群体或行业的研究,比如针对外卖员、网络主播、城市务工人员的相关研究;可以是从某类独特的场域环境出发开展的研究,比如元宇宙、数字经济环境、网络社交环境,等等。

(三)微观视角

微观是从某个细小的方面着手论证主题。当前社科研究中采用较多的基于统计数据开展的分析研究,很多都属于微观视角。这类研究通常会反映在标题或副标题上,一般表述为“以××村为分析对象”“以××社区为例”“基于××的调查”,等等。

通常的微观视角还有:基于学者某个具体的观点或某部有影响力的著作、文艺作品展开分析,比如,立足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人本主义等主题的论述;根据某种社会现实或现象来切入选题,比如,以“吹哨报到”“最多跑一次”现象切入基层治理,由“淄博烧烤”“贵州‘村超’”现象联系到地域的文化形象传播;由一个具体的事件案件出发,比如以“马加爵事件”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论述,以“Facebook 宕机事件”为出发点论述网络安全,法学类学术论文,“××诉××案”“××第一案”等表述也经常出现在论文标题之中;有的还会从“萌”“丧”等单个话语表述的角度进行主题论述。

宏观、中观、微观,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从文章构建的角度而言,宏观是基于主题的整体性特征展开的论述,中观着重分析主题某一个方面的特性,微观则聚焦于主题范围内的某个具体问题,它们是作者对文章主题进行组织架构时作出的考量与抉择:是从主题的“整体”特性着手,还是分析主题某个“面”,或选取主题内容中某个具体“点”。论文架构中的宏观、中观、微观视角,也是一种方法论。比如,相对于整个经济体系,房地产行业就内涵而言是一个中观问题,但是,如研究立足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比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它就是一个宏观视角;从“房地产预售制度”方面剖析房地产业风险,就是一个中观视角;对房地产招投标程序这一单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研究,就是一个微观视角。宏观、中观、微观这三种视角,有的学术论文会选择其一展开论述,有的也会运用两种甚至三种。

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各有优缺点。宏观视角立足于主题的整体性特征,站位高、叙事宏大、视野全面,但受限于学术论文篇幅,此类视角也存在论述泛化、理论性、严谨性不足的缺点。中观视角立足于主题某一方面,往往与特定要素、理论、现象相结合,相较于宏观分析,此类视角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题的特征,同时论述上更为具体,但受限于理论、方法或特定人群、政策等要素的选择,该视角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问题。微观视角往往基于第一手的数据或材料开展研究,近年来随着实证方法和大数据技术的完善,其论证中的严谨性、规范性优势比较突出,但缺点是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局,只能解释若干主题之间的联系性,对主题内在机理、规律反映不足。

三、叙事方法

叙事方法就是选择以何种方法论述文章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永远是社科学术论文的叙事内容,与其对应,产生了以下叙事方法。

(一)描述型叙事

描述型叙事应用于说明“是什么”的主题内容。此类叙事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叙事方式进行组合。

1.分层别类

分层别类叙事,就是将主题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归纳,使其更有助于读者提升认识或作者的深入论证。“分层”就是将主题内容按照结构或功能,区分出一定的等级层次。比如,主题内容可以分为“人类文明—思想体系或文化体系—理念和观念—逻辑与方法—行为及决策思路—决策措施和建议”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还可以按照所辖范围等特征,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小层次,比如,对于政策内容,可以进行“国家—省级—地市”的分层;还可以根据功能范围,进行“政策体系—社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养老政策—养老基金”的划分。

层次明确后,就需要对同一层次的内容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存在多种方式:可以是基于内容特性的区分,比如某个学派、某个学说的观点;可以是基于时间的区分,比如,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廉政纪律的规定;可以是基于空间的区分,比如,世界各国遗产税的相关法规,等等。社科学术论文的叙事中,有时还会对一些特定内容进行强调,凸显其重要性,这种叙事表达往往会运用“首次”“多次强调”等表述方式。

2.考据求实

在文化、历史、考古等学科中,对一些章典、礼制、文字、音韵、习俗等内容的源流、演变脉络的发掘与梳理,经常会采用考据求实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往往对既有文献或一些印刷版本进行勘校从而辨别真伪,根据遗存文献的记载恢复一些已经失传的文献,对一些经典典籍词句的本源性涵义进行解释,等等。考据求实叙事延续了历史上尤其是清代以来考据学的治学方法。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考据求实叙事又不断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数字化技术方法融合,其研究方式得到极大拓展。

描述型叙事的关键是资料内容的选取。由于各类社科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各类学术观点经常相左,一篇社科学术论文在有限容量内,如何保证其所选内容的代表性、科学性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因而,近年来,基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方法、信息化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描述性的叙事场景之中,目的就是在方法上尽可能保证材料选取的科学性。

(二)解释型叙事

解释型叙事重点关注的是“为什么”问题,比如,某个理论为什么切实可行、某个行为逻辑为什么适用于实践。从哲学认识论出发,某个行为逻辑一定受到理念观念的支配和影响。思想及文化意识属于人类各类行为的内核,行为决策属于思想层面外在表达或表现。基于论证的不同顺序,此类叙事可以分为由内及外、由外至内及内外结合几种。

1.由内及外

此种叙事方法,先论述主题的思想文化性内核,然后基于理念指引,提出解决理论问题或政策性问题的思路,体现的是一种先内后外的层次,这里以《“引导型自治”:中国基层自治的叙事逻辑——基于中美之间的比较研究》①陈科霖、谢靖阳:《“引导型自治”:中国基层自治的叙事逻辑——基于中美之间的比较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1期。为例。文章以基层自治为主题内容,首先分析了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是封建集权,美国是地方主义;其次,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基层治理理念:中国是权力本位文化观,美国是自治至上权力观;再次,受治理理念支配,中国是政府主导的基层自治行为,美国是在“狄龙规则”与“地方自治规则”摆动间的地方自治;最后文章强调中国基层治理的叙事逻辑。文章按照“思想文化传统—治理理念—基层自治模式”的层次展开,是一种典型的由内及外的叙事方式。

2.与由外至内

此种叙事方法先介绍具体的行为经验,再将行为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某个理论作出印证或完善。以《社区媒介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研究——“云南第一村”的田野观察》①孙信茹、张露予:《社区媒介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研究——“云南第一村”的田野观察》,《传媒观察》2023年第4期。为例,文章同样以基层治理为主题内容,但首先介绍云南大营街设立乡村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社区智慧治理平台的经验做法;其次论述这些社区传播与基层生活的广泛联系;再次论述了社区媒介对基层治理的促进作用;最后说明沟通协商对基层治理的作用机制。文章在论述顺序上与前一种完全相反,先描述一个地方的行为实践,其后再将这种行为实践向理论层面提升。文章是典型的由外至内方式。

政治学、社会学、公共行政等学科中普遍采用实地访谈或田野调查的方式开展学术研究,这类调研倾向于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个体单位,以问卷、访谈记录、统计数据等获取一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后,将实践经验上升为具体的理论认识,也属于由外至内的研究方式。历史学、经济史等学科中基于史料的分析运用,也经常采用这类叙事方式。

3.内外结合

大量的学术论文不是单一采用“由内及外”或“由外至内”的叙事方式,而是综合运用这两类,形成众多的叙事表现方式。比如,对于基层治理,一些文章开篇首先论述“政府引导、服务、赋能”等具体治理机制,然后是对一些地区的实地调研材料进行介绍,最后依据调研分析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提升,整体上表现为“内—外—内”的形式。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大量论文先提出理论假设,构建分析模型,然后以问卷调查、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库(CSS)等形式获取数据信息,处理分析后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或提升,然后又据此提出对策建议,整体上表现为“内—外—内—外”的形式。

(三)建构型叙事

建构型叙事,就是从各个层面着力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以构建理论、政策、评价方法等为主要目标。知识的构建不可能是空中楼阁,离不开对其他知识的借鉴、比较、吸收,一定是在原有知识体系或文化基础之上的发展和演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应对的时代性课题。建构的形式和方法不可胜数,以下列出几类常用方法:

其一,挖掘理论知识的源头、原理,比如,中华文明、思想文化的探源与发掘、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原理性内容的挖掘。其二,拓展知识体系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与领域。比如,马克思主义等诸多学科理论的中国化;理论知识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时代性内容的融合;理论学科知识之间的结合交融,比如将空间分析要素引入经济学形成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支,将环境要素引入经济学形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分支。其三,知识体系的具体化或标准化应用,比如,构建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等。其四,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充实和完善。比如,关于我国发展的总体布局,从1979 年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五位一体”,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其五,基于学科原理的理论、方法创新,比如,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董辅礽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其六,某个理论在运用范围上的拓展,比如,将理论学说的考察与运用从西方转型到中国。其七,理论知识的评价、借鉴比较。对发达国家的学科理论、政策措施、社会现实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借鉴及比较。其八,理念、观念引入政策及管理层面。比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产业经济的绿色转型,将人本理念应用于城市治理,等等。其九,完善政策措施,比如,对我国开征房产税、遗产税的研讨,等等。

四、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通常被认为是在论文的组织与架构确定后,进行内容填充时才应该予以考量的。但是,语言表述也存在多种形式,对文章进行组织与架构时,需要将语言表述方式纳入考量范围。

生活中存在多种语言形式,比如网络流行语言、口头语言、文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电影镜头语言、商标类语言,等等。社科研究中,需要剔除一些非文字类的表述形式,比如影视、美术设计、动漫等,系统性应用于社科学术论文之中的,主要是以下几类语言。

(一)学术性语言

学术性语言是社科学术论文中最为普遍采用的语言。这类语言最大的特色是准确、精炼,中立、不带情感色彩。学术性语言往往与特定的学科知识深度结合,比如,“帕累托最优”被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广泛采用,“纳什均衡理论”被应用于博弈论,“交叉诉讼”“禁止性规范”被应用于法学。同时,学术性语言也为分析方法所形塑。比如,近年随着实证类研究的兴起,各类实证性方法手段日臻完善,实证类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也日趋规范,形成了“对理论模型的分析—提出研究假设—说明样本如何选择或数据来源—对变量的选取进行说明—进行模型设计—回归检验—异质性分析—说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较为程式化的表述方式。

当前社科学术性语言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西方概念与术语的照搬照抄,学科专业知识表述上的隔离,物理、生物等元素融入语言表述的晦涩难明,因强调规范性所带来的表述刻板化、程式化,表述过于“炫技”却忽略文章的思想性,等等。

(二)政治性语言

政治性语言与政治性主题内容相对应。由于政治性内容通常由政府主管的主流媒体最先披露,此种语言在表述上往往带有浓厚的主流媒体色彩。近年来,随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融合程度加深,以及网络媒体冲击下一批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向社科研究转型,政治性语言在社科学术论文中的运用有扩大趋势。

政治性语言通常有以下特征:语言表述凝练、精准、流畅,对党和国家立场利益的强调,对立场、方向的表述坚决、明晰,观点表述的站位点高,基于宏观、整体性看待事物,表述上通常带有明确的指导性。《求是》《人民论坛》等刊物刊载的文章大多采用政治性语言。

(三)文学性语言

社科学术论文是作者基于自身主观认识和认知的表达。作为存在主体,作者的语言表述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各类规范,它一定包含作者或多或少的个性化的知识表达,这里将这类表述定义为文学性语言。文学性语言有以下特征:语言表述从个体主观认识出发,通常含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表述形式和手段丰富多样。

这里以两篇文章为例:《制度的重量——读〈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①高波:《制度的重量——读〈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读书》2022年第1期。一文从晚清朝会制度展开,分析隐含其中的制度与人(以及以人为中心的事件)的辩证关系。文章标题中“制度的重量”采用的就是文学语言。如基于学术性认知,制度是无形的法规、习俗等方面的规定或规范,它就不是一个有形的物质性实体,是不可能有重量的。文章采用“制度的重量”这一表述,说明“大学士六部九卿会议”等制度与其他政治因素交互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带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前行即正义:对于“躺平”的反思》一文以网络热词“躺平”为主题内容,在对“躺平”进行思辨后,提出“赋予奋斗的个体以价值和意义。在这种理想的引领下,前行即正义,而躺平则不是”①成伯清:《前行即正义:对于“躺平”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2期。。标题中的“前行即正义”,也是一种文学性表述,用以表达个体奋斗的价值所在。

结语

社科学术论文不应该也不会是呆板、干巴生硬的“八股文”。主题内容、分析视角、叙事方法、语言表述四个要素决定了文章的组织和架构。诸多要素的组合排列决定了社科学术论文的风格与特色。宏观视角下由内及外的叙事尽显宏观、厚重、大气;微观视角下文学性语言的运用可以凸显细微、灵动、感性。陆游有诗:“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合理认识、善于运用诸多写作要素,社科学术论文一样可以多姿多彩。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社科内容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社科成果展示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主要内容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