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4-06-10 19:22:59赵海峰
高考·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高中生物微课

赵海峰

摘 要:在教育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微课成为教育界热门的话题。微课指较短的、在线的、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作为一种互联网+教育的新型多媒体教学工具,微课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效果非常显著。本文分析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探讨了微课在课前预习、新课导入、教学延伸、课后复习四个高中生物四个教学阶段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微课成为一种广受教师欢迎的教学模式。微課是一种利用各种数字化媒体手段发布、传播、学习的短时教学片段,具有简便通俗、幽默轻松、互动性强等优点。将微课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程中体验知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微课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本文旨在研究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微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微课能拓展教学内容,其以短、精、易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1]。并且微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自主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热情;微课节省了教师传统授课的时间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和疲劳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微课所采用的多媒体技术形式,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不再是单一地依赖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获得对生物学知识的自己探索和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其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将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将部分抽象难解的生物知识进行进一步转化,将其转变成高中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因此,借助微课视频,教师能展示生动的可视化内容,能助力学生提高生物学习有效性。总之,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十分有必要。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在引导学生借助微课视频进行预习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了解课程重心,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视频,让其指导学生识别和掌握预习内容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同时要引入基本概念等,让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探究[2]。其次,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着重把握内容的深度,根据学情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为学生制订预习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和应用。通过这样的预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深入预习新知识,还可以从中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下文以新人教版教材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这一课为例,探究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前预习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了解预习重心和进度

在运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时,首先需要制订好合理的预习计划。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此次教学的主题、内容和相关难点等信息,制订适合自己的预习计划。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能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习知识。在制订预习计划时,学生要慎重考虑预习的重心和进度,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微课资源,将时间逐步压缩,适当安排预习时间,逐步整合学习笔记等信息,以免在课堂学习中出现应付不来的情况。

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要了解课程目标。《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这一课要求学生能了解生物电的发现过程,能掌握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等。教学重点是生物电的发现过程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后者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将视频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直接展示“蛙腿论战”实验的全过程,可在网络中搜寻相关视频,按照视频内容将其合理排序,并剪辑到一起。这样的可视化内容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好奇。而且继续观看,他们能了解到伽伐尼得出的结论,即神经——肌肉带有不同性质的电荷,也就是生物电。并能知道肌肉的收缩不是生物链引起的;第二部分,可以直接出示本课的内容重点,让学生到教材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他们能在初次视频观看中了解大概内容,并预估深入预习所花费的时间等。接下来,他们可以制订预习计划,在后续预习中,他们才能更加有方向性、有目的性地学习。

2.把握预习深度和广度

在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后,教师应鼓励他们多次观看微课视频,反复观看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增强记忆,另一方面能促使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可建议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测试,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点;教师可在视频中增加一定的课外学习资料,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知识点。另外,这些延伸学习材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1)反复观看,强化认知

学生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能了解以下知识点:膜电位的产生,包括生物膜电位产生的原因、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别的原因、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动作电位等;同时能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包括神经冲动的传导概念和传导过程等。然而这些知识点较为细碎,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教师可以在以上知识点展示完毕阶段,在视频中插入一段文字,如“本课内容知识点较多,望同学们反复观看”,以示提醒。这样,学生能在反复观看中增强对本课知识的认知。

(2)课外延伸,全面培养

课外延伸部分可以放在视频的最后,教师可以就伽伐尼展开进一步介绍。首先,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关于伽伐尼的资料,包括他的生平和科研成果。其次,也可以就伽伐尼的其他成就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伽伐尼在物理学领域也有着重要贡献,他发现了电流和静电的相似性,提出了“伽伐尼电流”的概念。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伽伐尼的才华和智慧,也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最后,可以通过总结和回顾视频开头的内容来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通过课外延伸部分对伽伐尼的进一步介绍和展示,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生物学推动者的生平和科研经历,被其严谨的科研精神所感染。同时,这样的总结和回顾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微课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阶段的课堂氛围如何、课堂互动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心态。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开门见山式的新课导入模式,而要用高中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出新课[3]。用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能在短期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课堂氛围能变得十分活跃。这样能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4]。下文以新人教版教材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为例,探讨微课在新课导入中的具体应用:

1.激趣导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高中生即将参加高考,他们必须高效利用每一段学习时间。

微课视频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生动的场景和动画,让学生在欣赏视频时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初阶段,教师可以直接播放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相关的纪录片,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了解到如下信息:1910年,一位美国黑人青年去医院看病,他的症状是肌肉疼痛和发烧。而医生却发现他患的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在当时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贫血病……到这里,教师可以暂停视频,并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视频中提到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怎样的病?”会有学生按照字面意思给出解释,认为是细胞的形状变得像镰刀一样……对于学生的此种解释,教师不必直接点评,而是再次点开视频。这样,学生能了解到镰刀型贫血症的具体解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镰刀状的,而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经过如此互动,学生能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教师可以就这个案例展开进一步引导:“这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并由此引出基因突变的本质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基于现象看本质。视频展示加教师提问,能让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学习动力。

2.框架展示:提高学生新课认知度

微课视频可以用来介绍新课内容,包括新模块的基本概念、主题和分支知识点的概述等。教师可以在课初阶段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让他们对接下来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就《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这部分新课导入而言,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展示DNA的结构和组成。同时还可以展示一些与DNA相关的趣味内容,比如DNA指纹技术、基因工程等。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展示本课知识的框架以及文字版的课程目标,包括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的要求和目标。最后,教师还可以展示图示版的知识框架,如思维导图等,这样能让学生在课初阶段了解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他们能对新的生物学概念产生一定的好奇,并在接下来的课堂环节积极学习,因此能与课堂进度同步。

(三)微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复习,能帮助他们节省复习时间。而视频可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能将知识点转化成具体的图片或视频,能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和记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视频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进度进行复习,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随时回顾。微课视频具有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强大的声画展示功能,能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如可以在重点内容处插入提示音,或飞入引导性图式、图标、图片等;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展示思维导图,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特殊处理,可以將文字变色、加粗,也可以对背景填充特殊的颜色,以刺激学生的视觉,让他们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教师可以在一个微课视频中设计两种复习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

以新人教版教材中《植物细胞工程》这一课为例,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正如前文提到的,高中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较大,他们必须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以求最大化地记忆各学科知识点。因此,生物教师在教授课程知识点的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如针对提高复习效率,可以让学生养成画思维导图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思维导图的画法、相关技能等,让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了解思维导图的画法和用法,以提高学习有效性。而思维导图可用来进行课后复习。如《植物细胞工程》这一课需要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了解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将以上知识点整合到一个思维导图中,将其插入微课视频中。由于此思维导图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细化,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示。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堂学习中了解了知识内容,因此可以将知识凝练成关键词,填入相应的导图框中。如可以以“植物细胞工程为中心”,向外分出5个分支,分别是概念、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而针对概念,再分出2个分支,分别为“细胞器、细胞组织水平操作”和“有目的地获得细胞、组织、器官等”;对于“细胞全能性”,可以将其分出3个分支,分别为“含义”“物质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并对“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进行进一步分解,再延伸出3个分支,分别为“具有完整性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营养、激素等”;对于“植物组织的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由于这两部分知识点较为密集,放在一个思维导图中,无法展示全貌。因此,教师则可以先将其各自的大概分支展示出来,随后将其单列出来,对其各自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划分,并对各自的重难点进行特殊标记……这样,学生能从全局视角了解本课知识点,而且能直观地了解自身的学习薄弱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由此可见,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复习方案,而且都可以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自由选择复习方法。从这一点来看,在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微课视频也能提供更多的选择。高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因此热衷于自主思考。让他们按照自身的学习需求自选学习方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这对他们学习能动性的提升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手段,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倡导,又契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等,因而教师要提高对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的认识。教师将微课视频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前预习教学中,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能让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将微课视频应用在课中教学中,强化新课导入,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将微课视频应用在课后复习中,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契合生本教育理念,能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提高生物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晓华.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的相关研究[J].学周刊,2023(2):52-54.

[2]魏善粉.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2(33):114-116.

[3]曹海渊.论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智力,2022(28):135-138.

[4]苏振峰.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宁夏教育,2022(9):71-72.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高中生物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8:31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6:58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