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颜冰 王德富 乔永刚 王文斌 许冬梅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J2022023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农科视域下涉农高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20220236);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耕读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J2 02202022)。
作者简介:牛颜冰(1968—),女,博士,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与开发;王德富(1983—),男,博士,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乔永刚(1979—),男,博士,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与开发;王文斌(1975—),男,博士,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重要功能基因挖掘与应用;许冬梅(1974—),女,博士,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摘 要: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中药学类下设的专业之一,目标是培养从事中药资源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山西省是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有不朽的中药文化;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115年历史的百年学府,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农业生产底蕴深厚;承办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其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分别是国家一流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具有较深的生物学理论实践积淀。文章将中药学和生物学有机结合,并在“新农科”统领大构建基于“中药学+新农科”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教学体系,并注重学科交叉促专业融合发展、资源优势助推专业特色发展、新农科引领专业内涵发展、新体系支撑专业提档升级,进而培养知农、爱农的“中药新农人”。
关键词:新农科;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4-0069-04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中药学类下设的专业之一,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是使相关人才能够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工作。新农科的“新”不是“新老”的“新”,“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1]新农科的思想理念要顶到天,项目内容要宽到边,教育质量要立到地。新农科建设的原则是质量为王、守正创新、分类推进。[2]新农科建设是在涉农专业设置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拓展和融合,要求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与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一样,“融合”也是新农科的关键词,关注农业产业链,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科与工科、文科、理科、信息科学的相互融合问题是其突出特点,[3]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林领域中的应用,要求未来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融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中,让农林专业成为显学、热学,成为学生想学的专业。
一、中药资源与开发一流专业建设思路
一流专业人才培養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师、课程、教材、技术和实践。其中教师是关键,要求集道术、学术、技术、艺术和仁术“五术”于一身,[4]是给人知识、能力、素质的“大先生”;课程是核心,要求达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之“两性一度”的标准;[5]教材是剧本,要求循序渐进、内容系统、制作精良,配套丰富;技术是关键突破口,要求赋予“黑板、粉笔和作业本”时代内涵;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实践中练能力,网络虚拟补短板。[6]中药资源与开发一流专业必须聚焦人才培养的五大要素来提升专业办学质量。
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自2006年招生以来,共经历六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对标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条件、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等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融合生物学与农学特色,将中药学与生物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中药学以生物学为手段、生物学以中药材为载体,相得益彰,将课程思政和耕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最新人才培养方案。
三、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点
(一)学科交叉促专业融合发展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中药学类下设的专业之一,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药资源的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人才。中药产业链包括中药资源、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服务业。[7]中药农业指利用药用动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获得中药材产品的生产活动。[8]农业产业链一般指农业产品产业链,指农产品从种质资源、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9]中药农业与大农业存在许多重叠部分,二者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从种质资源来看,中药农业是种类多,保存的少,大农业是种类少,但保存的多;从栽培来看,中药农业的栽培历史短、连作障碍严重、[10]部分栽培药材质量差,而大农业则已经达到绿色革命、超高产、智能化和机械化的程度;从育种方面来看,中药农业种质退化严重,[11]到现在为止,认定和登记的品种还不足150个,大农业中杂交育种、生物工程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从质量评价方面来看,药材基本上是依靠指标性成分,正在尝试“道地+辨状论质”的评价,而大农业上,已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高度。如果将“中药学+新农科”有机结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农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即将中药学、生物学与农学相结合,培养知农、爱农的“中药新农人”。
(二)资源优势助推专业特色发展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山大川数不胜数,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画。山西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许多丰富独特的中药资源。山西也是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拥有不朽的中药文化,山西农业大学太谷校区毗邻的广誉远,有“中药炮制活化石”之美誉,距今已有480余年的历史,广誉远的“龟龄集”和“定坤丹”为国家级保密品种,且“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也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山西独有的优势给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给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特色教学资源。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和时代新校,它是一所从辉煌历史中走来,向特色内涵发展中走去的涉农高校,学校迄今已有115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1907年孔祥熙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校训是“学以事人”。1979年,学校合并了包括大寨农学院在内的四个学院,并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进行了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校院合署改革,在久远的办学历程中,山西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立足三农,服务社会;办学精神是崇学事农,艰苦兴校;教风是甘于奉献,敬业乐教;学风是勤奋好学,注重实践;人才培养目标是高尚品格、自信气质、务实精神、专业本领。山西农业大学也是亮剑等多部电视剧的拍摄地,古建筑群中有国宝级建筑50多处,每座古建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三)新农科引领专业内涵发展
农科是国家的生产力,新农科以提升生态成长力为目标,凸显“新”的特色,因此研究要以改革创新为主旋律,以“百校千项”为抓手,突破常规,寻求创新,积极开展新农科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范式创新、制度创新。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办学定位,因此,不同高校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学科优势、育人特色、校情基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办学,以特色促发展,充分体现学校的优势,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此外,新农科建设还要突出实践。新农科研究与改革的目标是指导实践和检验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实践推动改革,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四)新体系支撑专业提档升级
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建设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一流专业建设的重点环节。在研究应用型大学中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些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专业基础能力;有些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综合实验等实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 面向使命塑理念
围绕“四大使命”,服务“四个面向”,瞄准产业需求,健康中国战略、中药强省战略和打造山西药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多元协同强师资
师资是高等教育的“芯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大学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一流专业建设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师资必须是集道术、学术、技术、艺术和仁术“五术”于一身的“大先生”。
第一,针对“科研型”师资建设。除引进博士接受团队的“传帮带”外,还可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如聘请浙江大学的李明定教授为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术院长,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个性化成长发展规划;指导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青年学者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聘请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引导其成长;推行教师国内外修制,开阔科研视野。
第二,针对“应用型”师资建设。针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师资队伍重学术轻实践的缺点,通过高校和企业之间双向互聘机制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一方面,让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如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与企业人员互动交流,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反哺教学。在企业实践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积极将企业人才引进校园。如聘请相关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通过做讲座、指导毕业生毕业论文等方式直接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通过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双方柔性引才,前沿理论对接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零对接。
学院还组织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相关活动,一是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通过大赛展示生科人是如何探索各门课程中真善美思政教育资源,如何深度挖掘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如何进行与专业有关基本原理前沿知识的有机结合,如何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如何打造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于一体的金课;二是开展“一堂好课”教学经验交流会,课堂是一种知识艺术境界的综合展示,需要教师将思考力、学术力、串接力、表达力和幽默力集于一身,交流会体现了生科人用心备课、用情讲课、用爱育人的责任和担当;三是举行本科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突破传统的授课范式,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之两性一度,分享如何 “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师强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实起来、让考试难起来”。
3. 交叉融合树新标
第一,构建课程体系。对照国标从中药学、生物学和农学的交叉方面设置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所要求的课程,以生物学和农学为支撑构建课程体系,中药学中的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产品与开发,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态学,生物学的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学的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二,打造一流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一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育目標、一流的教学内容、适当的教学方式。一流课程的内涵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双过程。强化以课程组、团队、专业或实验中心为单元的基层教学组织,成立各类竞赛小组。明确教学组织在课程规划、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师培养中的职责。学院实施系办专业,设中药科学系和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中药学类和药用植物生产类两大课程群,同一课程教师组成课程组。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依托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形成课程、教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集成优势,推动课程组教学内涵发展,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创新应用强实践。多途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助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构建校内实验教学与校外实习实训协同联动、有机衔接的实践教学平台(校内校外联动);建设校际共建综合性共享实践教学基地(校际共建共享);建设新型农科教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农科教合作)。建好三站(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浑源综合试验站和运城综合试验站)、打造二院(泽州专家大院、沁源专家大院)、联系好一馆(黄河中医药博物馆)、办好一中心(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站、院、馆中心通力配合,真正让本专业的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向农业、农村和农民。
第四,三全育人促情怀。一直以来,学院将以人为本、工匠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价值观以及“三农”情怀和中医药情怀等“基因式”融入专业知识传授和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并内化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相对来说“三农”情怀比中医药情怀更难融入,好在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如辅导员温娟老师用青春仪式浇灌青春之花,获得了201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21年教育部第十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奖。近3年已有2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多年来,学院的品牌团支部活动被山西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刊登或转载,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热爱。在“三农”情怀培养方面,基于“中药学+新农科”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教学体系,让学生参与各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知农、爱农、能下得去、能留得住的专业情怀。
在“中药学+新农科”相结合理念下,新农科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赋予了新内涵,中药学为新农科赋予了新载体和内在灵魂,“中药学与新农科”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知农、爱农的“中药新农人”。
参考文献:
[1] 余蓉. 新农科,新在哪[N]. 湖南日报,2022-09-30(09).
[2] 秦逊.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7):59-60.
[3] 曹丽,梁运江,李艳茹,等.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思考[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93-195.
[4] 苗爽. 练好“五术”真功,做新时代合格教师[J]. 吉林教育,2019(47):29.
[5] 万蕊. 高校课堂的“金课”建设创新策略探究[J]. 下一代,2020(06):14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 (2019-04-0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12/03/content_5458035.htm.
[7] 魏建和,屠鵬飞,李刚,等. 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02):94-98+104.
[8] 王志芬,刘喜民. 中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探讨[J].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01):135-138.
[9] 冯赟,起建凌,普雁翔. 延伸和拓展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对策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06):140-143.
[10] 凡续晨,刘强,徐钰惟,等. 中药材连作障碍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21,410(11):28-30.
[11] 王鲁宁,王爱武. 无公害中药材种植现状与发展建议[J]. 江西农业学报,2008(03):157-158+161.
(责任编辑:杨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