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与非遗技艺融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改革

2024-06-06 15:38梁晓雅吕冰程毅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

梁晓雅 吕冰 程毅

摘  要:目前工程实践与非遗技艺融合教学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教学,将传统文化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力量薄弱、缺乏文化氛围等问题。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统文化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一支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强化教师能力;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模块,开展系列文化课程;以传统文化建设为基础,营造浓厚的工程文化、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氛围。通过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掌握其内涵,唤起学生的使命感,在思政和劳动育人的模式下,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工艺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培養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工程实践;课程思政;非遗技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1-0065-04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工程实践训练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可有效地结合传统文化与工程文化,在思政和劳动育人的模式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工程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了文化本身的教育。工程文化由工程和文化两个概念组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在工程领域的集中表现。[2]在工程文化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设课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民族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能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学科的特殊视角和研究方法,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与各种学科理论进行关联,使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知识体系和基本逻辑,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一、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开发劳动教育教学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手工制作类非遗项目,本身就源自劳动人民日常劳动生活,是一代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非遗”文化的传承将劳动教育和美育相结合,开拓了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视野,使学校能够深度融合开发并统筹安排既有资源与工程技术。

(二)有利于推动劳动教育精准实施

“非遗”工艺融合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既能够改变教师对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认识,引领高校教师积极进行“学科+技术+劳动”育人策略的探索,又可以结合工程技术特点渗透劳动教育。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认同

“非遗”工艺融合课程育人生态的形成能够有效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劳动技艺习惯养成,满足新工科文、理、工交叉融合培养要求,丰富和发展育人要素,聚焦工程实践技能与劳动教育、美育协同共融。

学生在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可以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劳动素养与文化自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历数古今中外,各国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涉及道德、审美、权利和义务等,并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结合,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在国外并无对应的专门的理论阐释。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建设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以茶叶产品互联网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阶段的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思政融入方案,通过网络扩大茶叶的营销范围,使营销过程更加现代化,更加快捷方便,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苏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课程中融入设计案例,如观看《大国重器》,阐述中国装备制造业逐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拼搏历程,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根本上来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应紧扣学校特色,在课程体系上深化课程认知、优化教学过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工程实践训练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工程实践训练面向全校(农、工、文、理、经、管等)等多学科专业学生开设。[3]面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现有教学模式和内容相同,学生基础的不一致,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的兴趣度、积极性不高;当前的工程实践训练课程缺乏对各专业的针对性,课程模块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当前文美通识课程主要以鉴赏类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基本为作品赏析或临摹,教学方法延续传统讲授法或演示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自主性不高、创新性不足、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二)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

工程实践主要以生产实践为主,而工程实践的教师大多数来自工科院校,对专业技能知识了解颇多,大多数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仅仅处于了解层面,少数教师处于掌握其技艺层面,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深入地了解、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室环境传统,缺乏浓厚文化氛围

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4]但目前工程实践训练的教室以现代化设备车间的模式为主,更多展示现代科技的文化或一些设备操作规程和制度,缺少传统文化的氛围感。

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工程实践的研究方法

(一)调研分析法

采用被广泛运用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法,结合工程实践场所的现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的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结合现况,优化文化课程的创新工程能力实践教学方案的模式与策略。

(二)多元化教学

工程实践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可实现传统文化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各阶段课程、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校企产学育人、竞赛模式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的基礎教学、技艺手法训练、工程实践技能操作等多元化的教学。采取多元化评价手段,如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达到课程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三)启发式教学

通过线上课程给学生教授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发展历程、文物的鉴赏以及作品案例库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课前采取线上学习课程资源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认知度和兴趣度,让学生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性教学

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传统技艺完成作品的体验制作,在不断学习智能制造技术的同时,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在创意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采用现代技术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度。

五、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工程实践训练的实践路径

(一)革新教学创新实践模式,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课程模块

建设面向基础、创新、综合的工程能力的初阶、中阶、高阶递进式的实践类课程,其中,基础初阶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为实践核心,通过教学文化起源、发展历程、技艺、作品鉴赏等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创新中阶课程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核心,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图稿,利用现代智能制造设备将图稿扫描、雕刻在图版上,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并讲授其设计的理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工程认知和实践能力;项目式推动综合高阶课程,以传统文化和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为主要内容,在课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展不同的项目,增加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在文科领域融入工科元素,优化教学结构,实现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和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能力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工程实践教学目标,组建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师团队,满足更多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建立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定期向非遗传承人学习,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技艺的手法及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教师团队有效地结合传统文化与工程文化,更好地发挥其实践育人的作用。

(三)以“传统文化建设”为基础,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以“传统文化建设”为基础,根据课程建设和内容的需求,建立传统文化教室,营造浓厚的工程文化、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升对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六、实践案例及成效

(一)采用传统手工艺的原始方式,体现艺术魅力

课程开始,带领学生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并赏析作品,领略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传承中华文脉。让学生用传统工艺完成作品设计与制作,使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实践,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着力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厚植学生文化自信,大大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如利用“工训小剧场——皮影”,在课程中创建“工训小剧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设计主题要求,设计制作皮影作品,通过设计人物造型和剧本编排、表演,使学生更加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中外学生交流合作,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面向留学生需求,构建基础实践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程与竞赛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国际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丰富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5];通过研读高等教育国际化范例,完善国际标准的考核评价方式,着重培养问题解决型人才,跟踪测评学生教育全过程,保障人才培养的效果。帮助留学生由表及里理解中国文化,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聚焦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全面呈现中国地大物博、钟灵毓秀的魅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

(四)以“传统文化建设”为基础,落实环境育人

环境文化是基础工程,更是重要的隐形文化育人资源。在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背景下,从文化元素、育人内容、地域文化三方面入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设计中,有助于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落实,[6]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五)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举办非遗文化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技能竞赛,设定设计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可以从选材、设计、制作、汇报等环节,培养创新意识和艺术素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举办全校范围内的学生作品展,提升在学生群体当中的涉及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全面发展,弘扬工匠精神。

(六)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厚植学生文化自信

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行传统文化的讲座。[7]现场讲授文化精髓及基本技法,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着力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厚植学生文化自信。

七、结语

“工”和“艺”的结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技法与艺术的结合,而是技艺传承与文化创意的融合,以现代加工工艺为手段,以传承非遗文化为导向,启蒙学生的传承意识,保根育芽。

以高素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劳动教育、美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非遗文化传承相结合,以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双提升为前提,面向学生,以不同形式开展“劳创融合”“文创融合”“赛创融合”,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等素养。

依据实践共同体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形成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实践课教师的多层级协同育人的教学共同体,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平台非遗育人生态环境,体现人才培养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臧能义,胡兵,马生俊,等. 关于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3):20-23.

[3] 罗霞,罗阔,陈润恩.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與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8):439-441.

[4]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9-28).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5] 闫萍,韦丽娃,王国庆. 高校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大学教育,2020(06):148-150.

[6] 王婷惠. 校园环境设计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若干思考[J]. 汉字化,2022(S2):129-131+137.

[7] 宁冬云.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实践——以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非遗进校园”为例[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4(01):78-82.

(荐稿人:张蓬,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支撑特色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 JGWG09)。

作者简介:梁晓雅(1994—),女,硕士在读,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教师,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吕冰(1977—),男,学士,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程毅(1990—)男,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