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急”应变?因“事”利导

2024-06-06 07:14袁茵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9期
关键词:托马斯教育策略

袁茵

[摘要] 班级突发事件易对班级管理、教学常态造成冲击或破坏。本文基于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选择有效的教育策略,高效解决班级突发事件,为实现高效班级管理进行有益尝试。

[关键词] 班级突发事件;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教育策略

“班级突发性事件”是指在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突然遇到难以预料的特殊事件,或者突然发生的有不良影响的事件。班级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紧迫性、冲击性的特点,导致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又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认知和需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班级管理、日常教学埋下隐患。因此,班级突发事件可能会成为打破教育常规、毁坏教育信任、破坏教育生态的重大事件。基于此,快速、高效地解决班级突发事件,对教师的教育经验、教育能力、教育智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模型,该模型基于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基尔曼的研究成果,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框架和解决策略。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有五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自我坚持度高,合作度低,满足自己不考虑他人的竞争型策略;自我坚持度高,合作度高,既满足自己也满足他人的合作型策略;自我坚持度低,合作度高,满足他人而放弃自我坚持的顺应型策略;自我坚持度低,合作度低,既不考虑自我利益也不满足对方利益的回避型策略;自我坚持度和合作度都适中,双方都有所让步,采用折中方式的妥协型策略。

在应用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解决班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冲突的各个方面,包括冲突的原因、参与者的态度、各方的利益、冲突的影响等。通过对冲突的准确分析、分类来确定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因此,对班级突发事件进行准确分类是选定教育策略的重要前提。针对具体的教育实践,我把班级突发事件分为三类:纪律事件、学习事件和人际关系事件。

纪律事件是指与学生违反纪律有关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学生的违纪行为、违反班级规定等方面的问题;学习事件是指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关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事件是指与班级内各成员间相互关系相关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学生互动、亲子互动、家校互动、合作与冲突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班级偶发事件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班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接下来,笔者以两次班级突发事件为例,基于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以维护班级教育生态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在模型理念指导下有效解决问题的教育策略。

【案例1】

2023年11月,刚入学三个月的“小豆丁儿”们即将光荣加入少先队。按学校要求,第一批入队的学生占全班人数总额的三分之一。隆重的入队仪式结束后,我准备借助班会课,引导学生向优秀队员们学习。可班会课刚开始进行,小明同学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指着同桌(小红)大声叫嚷:“你为什么能入队?是不是因为你给老师吃了饼干?老师偏心……”

我耐心安抚小明的情绪,他却一直哭闹叫嚷:甲同学字写得丑,乙同学上课玩尺子,老师太偏心……几个“小淘气”也跳出来应和,说老师偏心。教室里一片嘀咕声、反驳声、哭闹声,乱成一团,教学也无法继续进行。

本次班级突发事件属于纪律事件。虽然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知道在集体中要遵守纪律。小明打断教师正常教学,且无视老师的劝阻,就是违反纪律。

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小明之所以失控,一是因为他对自我的认可度较高,没能入队让他在情感上无法接受;二是小明年龄小,认知能力弱,认为老师偏心,无法平复情绪。学生并非有意违反纪律,只是情绪暂时无法得到排解而已。

班里还有一些像小明这样的学生,小明的哭闹引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有好几个学生眼圈儿都红了。光荣入队的学生面对小明的指责,眼圈儿也红了。他们此前为了加入少先队付出了很多努力,小明的指责让他们感到委屈。

针对本次“纪律事件”,我首先尊重没能入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情感找到宣泄的出口,让他们能有效地排解情绪;其次,表扬已经入队的学生,坚定他们继续努力的信心;最后,通过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让他们不但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还要保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好习惯。

针对上述思考,结合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的解决策略,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策略:

(一)顺应策略

我先让小明和大家一起玩两个游戏:“扔掉难过”和“我来表扬我自己”。

前一个游戏让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默默地把難过放在眼泪里流出来。没入队的学生掉眼泪:他们为自己没能入队而感到难过,也有人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感到后悔。已入队的学生掉眼泪:自己明明很努力却受到别人的质疑。无论如何,通过游戏让眼泪流出来,学生的情绪能得到较好的舒缓,他们都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第二个游戏让入队的学生汇报自己为入队所付出的努力。听着他们的讲述,按时到校、认真听讲、安全活动、完成作业、团结友爱等班规要求都一一具体、明确起来。听着听着,小明的脑袋低了下来。

在学生情绪激动的场合下,只有先调节情绪,才能顺利解决问题。此时采用顺应策略,优先满足学生情感宣泄的需求,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平复情绪,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

(二)竞争策略

针对本次班级突发事件,我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

等大家情绪都平复以后,我给学生讲述了《最后一个过河的,也是英雄》的故事,让大家明白:在战场上,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最先冲到河对岸的战士,和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最后冲到河对岸的战士,都是英雄。借助故事让学生理解:在班级里,第一批光荣入队的同学是好学生,最后一批光荣入队的同学同样也是好学生。

听到这里,暂时未能入队的学生,眼睛亮了起来,他们下决心发愤图强,争取下次入队。只要他们努力,就可以赶上第一批入队的同学。已经戴上红领巾的学生,眼神里充满了自信,之前的委屈不见了踪影。

放学后,我把课堂上发生的故事撰写成《最后过河的,也是英雄》的教育随笔,发布到班级公众号上,建议家长借此对孩子再次进行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入队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同时,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第二天,小明在教室里就自己昨天扰乱教学秩序、影响大家学习的“纪律事件”向全班同学道歉,并承诺以后会遵守纪律、管理好情绪。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通过运用竞争策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收获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案例2】

一天早上,我看到小東爸爸在班级群里和几位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当时,小东爸爸很激动,言辞激烈。我担心事态恶化,赶紧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我在外培训,恳请他稍安勿躁。“你还想和稀泥,没门儿!”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小东爸爸在群里留言:“我一定会竭尽所能,一个一个报复你们!”我只好分别致电其他家长,恳请大家等我培训回来一起解决问题。同时,我也了解到有同学当着小东爸爸的面叫小东“四眼狗”,小东爸爸指责对方霸凌小东,由此引发摩擦。

当天上午,我的手机收到了几十条说明情况、反映问题的家长微信。可见,这次由人际关系引发的班级突发事件波及面很广。

给小东起“绰号”的孩子可能并无恶意,但小东爸爸一直担心性格内向的小东在校受欺负,对本次事件难免反应过度。双方家长都是想保护自家孩子,有不当言语也情有可原。我需要首先安抚家长的情绪,打消家长的顾虑,再好好教育孩子,最后促成家长间达成和解。

结合托马斯·基尔曼冲突模型,我确定了以下教育策略:

(一)妥协策略

下午6点,培训结束。在返程路上,我首先致电小东妈妈,表达歉意,再向她表达我对小东爸爸言行的理解。小东妈妈不但对我表示感谢,而且在听了我邀请她带小东到校面谈后表示会积极配合。

妥协策略换来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为问题解决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基础。

(二)合作策略

在我的劝解下,小东愿意原谅同学。我努力引导小东掌握自我保护“三部曲”,同时向家长说明孩子们自控能力有限,有时会出现不当言行,但并无恶意。

看到我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小东爸爸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当场表示愿意主动就自己的不当言语向相关家长道歉,也表示会全力配合老师,尽快让事情得以顺利解决,消除对班级的不良影响。

星期天,我设计了班会课——“关于绰号的思考”。星期一,上班会课并分发需要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的关于“绰号”的调查问卷。当晚,我撰写了随笔——《关于绰号的思考》,并发到公众号上,让家长对本次事件有了全面的了解。星期二,回收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再次撰写关于调查结果的文章,对学生之间的相处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

我积极发挥教育智慧,采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学生群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小东爸爸和相关家长也通过相互道歉达成了谅解,班级恢复了友爱、和谐的氛围。

我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合作策略的有效应用,使班级突发事件得以高效解决。

(三)竞争策略

叫小东“绰号”的同学是小明。事情刚发生时,小明妈妈曾反复向我强调小东爸爸态度不好。我明白,她担心我会批评小明。但我后来一直致力于针对“叫绰号”的现象在全班开展积极的正向引导,根本没有涉及个人,小明妈妈才放下心来,也真诚地夸赞我:“解决问题有高度!”

在听说小东爸爸真诚地向小明道歉后,我要求小明向小东道歉。小明妈妈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了,不需要道歉,但我坚持把两位同学请到办公室,让小明向小东道了歉。

晚上,小明妈妈又给我发微信:“小明说,通过班会课和问卷,他知道叫别人不友好的绰号是不对的,他也很后悔。今天,您让他向小东道了歉,放学后他俩在楼下玩了很久。小明说他很开心。”

我坚守教育底线,运用竞争策略,让孩子建立了正确的认知。

“每件班级突发事件都是教育的切入口,应将此作为教育契机,寻找学生情绪的源头,挖掘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向、思维路径,从学生的个性特长出发,明理导行,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达到唤醒潜能、激发力量、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面对班级突发事件,我基于托马斯·基尔曼的冲突模型,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快速、高效地解决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也为解决班级突发事件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温鸿洋,彭伊洁.小学班主任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10).

[2]朱燕子.师生冲突成因及沟通策略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05).

[3]李红秀,何林.走心沟通:班主任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育人艺术[J].中小学班主任,2023(11).

袁 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

猜你喜欢
托马斯教育策略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托马斯·赫斯维克简介
画与理
反转人生 伊塞亚·托马斯
托马斯送电器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