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圈养”怪象,把课间还给学生

2024-06-06 14:08:36高颖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9期
关键词:圈养课间活动

高颖

编者按

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对学生实行课间10分钟“圈养”已经成为部分学校的常态。2023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不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课间10分钟”的有效利用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放松下来,进行心理调适,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友好互动,构建高质量的班级生活。如何有效利用课间10分钟,推动课间10分钟走出“被约束”的困境,使之成为师生的“加油站”,是班主任亟待思考的重要议题。

本期“班级生活”栏目议题为“如何有效利用好课间10分钟”,我们邀请一线教师与专家学者分别从案例与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课间10分钟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部分学校、教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活动,导致课间“静悄悄”。为了打破这种“圈养”模式,我们提出了“自由600秒行动”方案,让学生在宝贵的课间10分钟自由活动、尽情玩耍,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课间10分钟的自由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益处显而易见:从表面来看,它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从深层次来看,课间的自由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爱好、锻炼社交能力等。然而,过去的课间常常被占用。学校、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个别教师、家长鼓励学生见缝插针式读书,抓紧时间“弯道超车”。保障学生课间休息与活动的权利,既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另外,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面谈以及问卷调查发现,现代学生的课间活动逐渐从传统的肢体游戏转变为聊网游、盘手串、换“咕卡”等静态活动,网络文化对学生生活方式的深度渗透,导致他们失去了课间活动能力,产生不会玩、不愿意玩的情况。

由此,笔者采取“一教二陪三拓展”三阶课间活动引导模式,力图打破“圈养”怪象,打造600秒自由活动时间。

一、学科融合教导,利用课间10分钟科学规划教育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达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笔者结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专题课程——《课间10分钟》,深入探讨和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并充分利用宝贵的课间10分钟。在此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等集体学习时段,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戏的选择原则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享受课间乐趣的同时,时刻具有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与此同时,笔者邀请本班科学、美术、音乐及劳动等学科教师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的多元化指导。他们巧妙地将学科知识融入课间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短程且富有创意的活动,如美术老师鼓励学生创作微型画,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唱歌跳舞等。在某一天的课间10分钟,科学老师组织了一项课间活动——“创意纸飞机大赛”。只见一年级的学生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纸飞机,摆好姿势,然后用力一掷,纸飞机瞬间滑出一道弧线,引来周围同学的一片惊叹和掌声。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凉亭里,语文老师正带领学生进行一场生动有趣的“飞花令”游戏。只见小明同学神情紧张,他瞪大了眼睛,听到老师给出的关键词“春”后,立刻对出了一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话音刚落,周围的小伙伴们纷纷鼓掌叫好。而在校园的种植园地,劳动老师则手把手地教学生观察并记录校园内应季果蔬的生长变化……

这些学科融合、形式多樣的课间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时光,既满足了学生放松身心的需求,又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喜欢竞技比拼、诗词歌赋,还是热衷于观察自然,甚至是喜欢安静休息的学生,都能在这个自由而有序的课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二、全程陪伴指导,沉浸式环境中的全员导师关怀成长

笔者在班级创设独特的“课间超市”活动角,营造一个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此“超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场所,而是一个集娱乐互动于一体的多功能课间活动区域。每日,班级内的学生轮流担任“超市”的管理员,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身体验并负责管理这一特殊的课间活动区域。“课间超市”物品琳琅满目,让学生们在短暂的课间10分钟里能够自由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根据学校需求,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学校在教学楼的各个楼层放置了一系列互动式、创新性的科技项目设施,以期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这些科技项目不仅涵盖了模拟街区、旱地冰壶等多元化体验模块,更融入了电力风车实验等具有科学内涵的实践活动。

首先,在特定楼层设立的模拟街区是一个高度仿真且充满趣味的城市模型,它集合了交通规则学习、城市规划理念理解、环保意识培养等多种教育元素。学生在这里可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亲身体验并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模拟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

其次,为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如何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学校引入了旱地冰壶项目。冰壶是一种策略与技巧并存的运动项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冰壶运动的规则和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科技对传统运动项目的革新影响,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意识。

通过在教学楼各楼层设置这些交互式的科技项目,学校可以打破传统的课间活动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更具参与性的课间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全体导师积极融入这个过程中,他们在每一个宝贵的课间时段都会主动来到学生身边,全程陪伴学生度过这短暂却意义非凡的时光。导师通过亲身示范、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活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与学生一起游戏,共享欢乐时光。

这种全员导师深度参与、全程陪玩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情感认同,使他们深深感受到来自教师群体的关怀与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师生关系进一步拉近,每一位学生都能茁壮成长。

三、活动多元拓展,丰富课间项目助力学生开阔视野

课间10分钟的作用重大,却容易被忽视。因此,笔者利用新媒体平台、家长会等,与家长、社会人士沟通交流,引进丰富的社会资源,开设“精微课程”。课程活动以创新、实践、互动为特点,旨在拓展学生课间活动的维度和内涵,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多元能力素质。例如,笔者在班级开设“邮票展”活动,集邮爱好者在班级门口精心布置邮票展,学生利用课间观赏、交流;开展“京剧快闪”活动,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接触新鲜事物,拓展视野,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校园小导游”项目是结合校史文化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教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校园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编写解说词,担任校园导游的角色,向来访者或同学介绍学校的特色建筑、历史名人以及重要事件。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人文关怀,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同时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运动小健将”计划则聚焦体育运动领域,提倡健康生活、团队协作的理念。笔者曾经组织了跳绳比赛、接力跑等多种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竞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沟通协作,如何面对竞争与挑战,培养坚韧不拔的运动精神,树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

意识。

这些精心设计的课间拓展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更是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增长,并能开拓眼界,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开启“自由600秒行动”,学生在课间10分钟里逐渐摆脱了“圈养”的束缚,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室的狭小空间,而是纷纷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释放着无尽的活力和激情。在一个充满活力、自由开放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间环境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成长之道。

高 颖   江苏省苏州市文征明实验小学。曾获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圈养课间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40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被“圈养”的童年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