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校家社融合实践

2024-06-06 07:14何韧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何韧

[摘要] 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在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校家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需要有效融合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通过加强学生对劳动和职业的认知、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体验父母的工作、在家庭中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可有效提升小学生职业品质与劳动素养。

[关键词] 职业启蒙;劳动教育;校家社融合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现实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一直较为忽视。在家庭中,家长很少会向孩子讲述自己的工作情况,也很少给孩子提供家务劳动的机会。家庭中,职业启蒙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开展陷入困境,亟须学校、社会的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探物明理,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现状

田友谊教授认为:“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及实践方式中,有着同构共生、交互融通的关系,两者结合能激发出更大的育人价值。”在前期,笔者对学生和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家庭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的现存关系。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69.4%的学生虽已树立职业理想,但行业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医生、教师、警察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学生对于职业体验有较大的兴趣,最期待体验消防员、医生、警察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但忽视了劳动与职业的关系;79.1%的学生表示长大不愿从事体力劳动;40.6%的学生认为劳动很辛苦,不喜欢劳动。可见,学生对于职业的认知还不够,职业理想还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也了解到,学生对于职业所存在的偏见多数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在针对家长的问卷中,92.17%的家长认为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职业有好处。家长倾向于通过视频、现场参观体验、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让孩子了解职业,期望孩子今后从事的职业同样集中于老师、医生、律师、军人等。其中,52.17%的家长表示在向孩子进行职业介绍时会考虑该职业对孩子今后择业产生的影响,从而向孩子阐述各职业的利弊。由此可见,家长的职业观念和劳动观念会对学生的职业理想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家庭的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处于割裂与分离的状态。一方面,家长期望孩子从事社会地位高、轻松的职业;另一方面,家长没有积极培养孩子相应的劳动品格和职业素养,导致孩子眼中好职业的标准即轻松、光鲜、收入高,没有看到这些职业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这样的割裂与分离导致学生只期望通过读书来实现职业理想,忽视了劳动素养和职业品格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言能践行,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

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融合,是以职业启蒙为媒介,引导小学生将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勞动情感融会贯通,形成劳动智慧的作用过程,此谓“成智”。基于此现状,确立小学生“成智”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对话、观察、阅读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劳动和职业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学生将认知转化为实践,在沟通、协调中提升基础劳动能力;第三阶段是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学习榜样的力量,内化优秀品质;第四阶段是展示阶段,在家庭劳动中学会创造性地劳动,促成学生劳动态度与职业认知的统一。同时,充分挖掘家长的职业优势与社会各方实践资源,探索校家社“三方联动”的融合体系(见图1)。

(一)认知阶:“亲劳共养”丰富职业情感

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首先在于转变家庭原有的劳动教育观念。从低年级开始,在班级内创建“家庭职业节”,以趣味职业认知活动为载体实现职业启蒙。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通过阅读、聆听、观察、游戏等方式学习,运用亲子情感启蒙,实现以职业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职业、亲近劳动的目标。

1.职业书籍微阅读

在前期调查中发现,75.65%的家庭没有与职业介绍相关的绘本,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推荐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展亲子共读职业书籍的活动,让孩子认识更多的职业,初步激发他们对职业的兴趣。例如,阅读《长大以后做什么》《忙忙碌碌镇》《太棒了,我们的职业》等综合性职业绘本,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职业。

2.职业知识微讲堂

在职业认知启蒙中,引导学生关注职业的道德要求和技能要求,初步完成从理性认知到行动实践的过程。在调查中,有37.39%的家长推崇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职业,家长学校开展录制“家长职业微讲堂”小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背后的故事,还原职业本色。

例如,在介绍银行职员的视频中,设计职业“微”探究四步模式:识——走进职业:猜想银行中的各种职位;探——了解职业:了解银行人员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技巧;行——劳动实践:在家中体验人工点钞;创——劳动创想:为银行提供一个设计创意等,以此形成充满互动感的职业微课堂。

3.职业角色微游戏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将职业游戏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基于此,学校指导家长在家中创设相似的工作场景,设定游戏的操作规则,开展家庭职业角色扮演活动。比如,有家长设计的“图书管理员”“动物饲养员”“花匠”等创意家庭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职业体验兴趣,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该职业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品格。

(二)实践阶:“慧劳共情”提升职业能力

实践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岗位大挑战”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内涵,发现劳动的美好,从而润泽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心灵。

1.亲子义卖会,提升综合能力

义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在职业体验中创造的劳动成果,如蛋糕、香囊、花卉等成品进行义卖,实现劳动贯通式体验。学生体验义卖过程中的布置场地、制作海报、交流叫卖等实践活动,实现多个职业岗位的综合式体验。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感知、自我评价,形成经验型知识。

2.社区志愿团,形成职业观念

“小能人”志愿团是指在假期由老师或家长带领学生到社区参加志愿实践活动。如开展“文明宣传”“环境保护”“非遗讲解”等职业实践活动,学生有了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机会。结合社区劳动模范故事宣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将回忆、感悟与经历相结合,将经验型知识转化为观念型知识。

3.校园实践岗,获得职业智慧

校内设置多个常规岗位和活动岗位,如常规的幸福银行柜员岗、校园保洁岗、校门保安岗、图书管理岗,等等;还有主题活动中的引导员岗、讲解员岗、活动场布岗,等等。在各种岗位中,学生通过劳动发现问题,创新劳动思路和方法,获得职业智慧,以智慧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体验阶:“研劳共智”内化职业品质

杜威认为:“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其制度。”在“亲子上班日”活动路径(见图2)中,学生走进父母的工作环境,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走访、体验父母的工作,学习劳动规范,内化职业品质。

1.职业走访,初探劳动奥秘

到达家长工作地点后,家长先陪同孩子参观工作场所,让孩子切身感受工作的氛围。再带领孩子了解工作环境、岗位分工及工作流程。参观后,孩子化身小记者,向工作人员提问,如工作时长、工作难题、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等。

2.职业观察,树立劳动观念

一些父母的工作因安全性和专业性的问题不适合孩子体验,因此父母需要指导孩子对职业进行观察。在父母工作时,给孩子布置一个小任务,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量,通过数字能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父母劳动所应具备的素养。

3.职业模拟,体会劳动价值

孩子的职业体验需要家长的细心指导。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程序较为复杂的工作,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以观察、记录为主,然后选取工作中较为简单的一个环节,让孩子模拟体验。教师将整个指导流程拍摄成家庭教育指导微课,供家长反复观看。在评价中,设计父母与孩子对实践过程的复盘环节,让孩子体会劳动的价值。

(四)展示阶:“爱劳共育”启发职业创生

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校家社融合,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实现劳动态度与职业认知的统一,最终回归家庭,促进家庭的健康和谐发展。学生在前期的职业体验中,对自身能力与优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在家庭劳动中学以致用,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将所学回馈于家庭。根据不同时段创设“今天我当家”劳动展示场(见图3),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赋能。

1.家务轮岗制,培养劳动习惯

在家务劳动中深化职业体验,使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与职业认知、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家长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指导,和孩子提前讨论设定“家庭劳动岗位”,如小花匠、动物饲养员、超级服务员等,每周轮换。

2.一日小主人,夯实劳动能力

劳动展示是一项持续性活动,为此,需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家务展示活动。通过前期的家务轮岗学习技能,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综合展示,學生将所学融会贯通,在展示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激发劳动兴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家长将一日花销交给孩子,由孩子计划支配,让孩子做一日家长,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3.职业赋能卡,培养创新能力

职业赋能卡是家长家庭教育的工具卡,让孩子体会到给家人带去爱的快乐。例如,家长和老师共同设计的“节约卡”“自我管理卡”“感恩卡”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延续职业实践的效果。学生也可以自主设计职业赋能卡供父母选择,培养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三、价值创生,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成效

(一)结构融合,更新劳动观念

“成智”四阶模型,从认知到实践,再回归到职业与劳动的统一认知,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呈现层级进阶。通过前期调查了解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家庭现状,以评价复盘融合的质量与程度,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行动研究体系。每个阶段活动都有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融入其中,支撑着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劳动的内涵,也慢慢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小课题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长大了做体力劳动很没面子,但是在环卫工人的工作体验中,我不仅体会到体力劳动是辛苦的,还了解到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创新。所以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价值。”在活动后续测评中,不少学生改变了对劳动原有的印象(见图4)。

(二)评价融合,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职业体验中,学生了解不同职业所需具备的职业品质,从而在模仿学习中提升品格,促进个性化发展。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品质和认知等方面,聚焦过程性评价。比如,在家长评价中,家长根据学生能力等给予等级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多种品质被提及,其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和主动担当被提及的频次最高。家长打分后,学生再依据分数得到成长币,去学校幸福银行存储或兑换奖品,形成系统化的评价制度。在学生评价中,主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设计开放性问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我认知(见表1)。

(三)过程融合,形成动态协同模式

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在融合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专业者提供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和社会导师作为职业的专业者,提供教育的创意,各种思维在交流过程中发生碰撞,校家社三方的动态化协同使得融合度不断提升。校家社三方也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增进彼此的了解。家长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教师不断增强家校沟通能力,社会积极参与青少年成长教育。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不再是学校的单打独斗,在集中各方合力后,更多的教育力量集中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来,为今后更深层次的教育融合奠定了基础。

小学生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的校家社融合实践,充分利用了家长的职业优势与学校、社会的劳动资源,协同创设具身情境,拓展职业体验和劳动体验的共通渠道,有梯度、有衔接地引导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亲近、尊重、热爱劳动,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

[参考文献]

[1]张萌.家校共育追求职业梦想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2(01).

[2]佘昕祎.职业启蒙:小学生品格提升的重要途径[J].中小学班主任,2022(02).

[3]田友谊,李婧玮.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价值创生及路径探寻[J].教育科学研究,2022(11).

何 韧   浙江省海宁市紫微小学。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