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
摘要:审辩式思维源于个体对事物深度剖析的需求,以结合批判性提升与创造性思维为主要形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正是培养审辩式思维的理想场域。通过深入剖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学生将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现并质疑其中的假设和逻辑,形成独立见解。教师需要以教材文本为启,助力学生突破文本表面,触及作品深处的情感、价值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反思性”“多維度”“开放式”等特征要素融入教学实施,实现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初中语文;实践运用
审辩式思维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分析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追求逻辑严密,强调论证的充分性,鼓励个人提出不同观点,经由论证或反驳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实现知识更新。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1]。初中语文教学需充分开发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时事评论等载体的启发作用,借助实践锻炼学生构建合理的论证结构,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让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事物、观察世界。
审辩式思维的理论源头可追溯至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首次引入了对话和提问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对方深入思考,力求发现问题的本质[2]。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被动地知识的接受,而是逐渐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学技巧,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审辩式思维的训练,学生将学会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使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不仅对当下的语文学习有益,也会对其今后的生活与成长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审辩式思维对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亦有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经过不同文本的分析、比较过程,学生将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对常规观点提出质疑,从而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思维方式上实现质的飞跃,对于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意义重大。
1.追根溯源,确立审辩式教学重点
教学重心即教师教学的核心,有着“深”“广”“远”的内容特点,教师需将其作为主线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在教学设计中,寻找教材中的重要信息,挖掘其潜在的讨论点和争议性问题,据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审辩式教学对批判性、反思性思维培养的具体要求,细致审阅、调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审辩式思维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如多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或深度分析语言现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精妙之处。
如《皇帝的新装》作为一部经典童话,其教学重心是深入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主题和深刻含义,包括权力的虚荣、人性的弱点以及社会的盲从等。教师应在课前聚焦于皇帝的虚荣心,探讨其如何影响皇帝决策和行为。分析两个骗子的心理动机和行为策略,探讨其如何利用皇帝及大臣的弱点成功施行欺诈,或探讨故事中的大臣和百姓的心理活动,分析其选择沉默、随波逐流、不敢直言的内心活动的原因,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影响。在确立教学重点时,教师应从文本出发,提炼关键元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如利用故事中的“看不见的衣服”这一元素,引导学生思考虚荣、欺骗与随波逐流等主题,并将教学目标扩展到道德和伦理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错误或欺诈时,应如何应对以及这种选择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文本内容,还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批判性和审辩式思维来分析、评价不同的选择。审辩式教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引证文本的方式,如讨论大臣为何不敢说出真相时,引用故事中描述大臣担心失去职位或面子的情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提纲挈领,升级审辩式教学提问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分类理论曾强调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多个层次,注重从低阶到高阶的认知发展,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其思维层次[3]。审辩式教学提问的特点在于其深度和开放性,这类问题往往不寻求标准答案,而是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深入分析、比较和评价信息,探索多种可能性。在课堂上,教师应避免提出简单的是非或选择性问题,而要提出开放性问题,考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帮助其在挑战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养成善举证、勤思考、多发问的良好习惯。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人物形象丰满,情节主题真实而力透纸背,为审辩式问题设计提供了最佳土壤。为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层次,教师可立足文本细读,围绕不同主题设计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如:长妈妈的形象在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她的行为和态度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特质?结合封建社会农村妇女普遍淳朴、热情、大剌剌的性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妈妈的角色,并联系写作背景,针对文本的关键部分,如鲁迅与阿长的关系,提出问题:阿长、长妈妈、保姆这三个称呼,分别在鲁迅的记忆中承载着怎样的情感色彩?要求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即“我”对“长妈妈”的冷漠、嫌弃、感激之情。针对文本中的具体事件,如长妈妈购买《山海经》的情节,教师可以提问:这一事件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如何改变了作者对长妈妈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对主人公情感和态度的影响,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深层意义———“最为心爱的宝书”所带给“我”美好的回忆,让“我”珍视“长妈妈”的细心照顾。在学生熟知本文主题后,反过来询问“既然本文主要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那标题为什么不是‘长妈妈而是‘阿长?”提醒学生注意思考作者的写作细节,即46岁的鲁迅以回忆的口吻讲述经过,用“阿长”的称呼既符合当下的心境,也更加正式,彰显尊重。
3.渐入佳境,激活审辩式教学氛围
开放、包容、充满探究精神的教学氛围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于活跃学生思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将感受到思考、表达的自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会畏惧提出疑问和不同意见,从而在师生、生生的观点碰撞中,营造积极探究、相互启发的学习环境,形成同研共学的良性互动循环。
如《背影》一课涉及具体详细的情境描写———父亲送“我”时临时起意去买橘子,教师在课堂实施时可集中于环境布置,帮助学生带入审辩式教学氛围。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父亲决定去买橘子这一行为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需要从父亲的关爱、责任感、对儿子的不舍等角度进行思考,并举出文中具体的例子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则认为这是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不舍。接着,进行情境角色扮演活动,扮演儿子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扮演父亲的学生则展现去买橘子的过程,包括穿过铁轨、购买橘子、返回等细节,旁观者或其他旅客角色观察、评论发生的事情,增添情境的真实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父亲的举动、表情和内心独白以及儿子的情感变化。教师可以在关键时刻暂停活动,提醒学生注意“父亲”蹒跚的细节所传递出的讯息,或询问扮演者的感受,如让“儿子”分享看到背影时的内心活动,让“父亲”表露平常生活沉默中的“隐藏台词”。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归纳细节、情节、人物描写的深层含义与之前的观点对比,分析前后的想法差异,归纳其原因后全体师生进行共同探讨。
4.锦上添花,拓展审辩式教学活动
审辩式教学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辩论、研讨会、思维导图制作、案例分析等。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入思考,使学生突破表层的行为逻辑,直抵问题或知识结构的核心。辩论作为将论点“深入分析—有效论证—顺畅表达”的基本活动形式,可应用于语文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具体应用中,教师需保证辩论话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开放性,指导学生如何搜集、整理信息,怎样构建有说服力的论点,使学生倾听并回应对手的论据,进而在实际锻炼中切实强化审辩式思维。
如《愚公移山》一课聚焦于愚公看似愚昧的举动最后获得回报的故事,人物观点鲜明,逻辑线条清晰,适用于当堂开展辩论活动。教师首先应设定辩论的议题,如“愚公移山的行为是值得赞扬的坚持还是无谓的执着?”引发学生思考故事的核心命题。接着,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每方根据自己的立场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构建有说服力的论点。
正方(坚持):认为愚公的行为展示了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论据1:愚公面对巨大的挑战仍然选择行动,展现了极大的毅力和决心;论据2:愚公的行为体现了对后代的责任感,他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不惜付出巨大努力。
反方(执着):认为愚公的行为是没有考虑现实条件的盲目行动。论据1:愚公的行为忽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缺乏实际可行性;论据2:愚公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如绕道而行,固执于一种方法。每个小组轮流发表观点,提出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对方小组进行反驳,指出对方论点的不足或提出疑问。教师在辩论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化思考,如: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解决愚公面临的问题?愚公的行为在当代有没有借鉴意义?从而提出“愚公精神”的核心———无论是支持、坚持还是执着,都应看到愚公面对困难时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其为了更好的未来所做出的努力,强调“愚公精神”的现代意义,即有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坚持,也有在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案的决心和能力。
5.精益求精,评估审辩式教学成效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习成效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包括笔试、口试、作文、课堂表现及小组活动表现等,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写作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强的学生无论是文章的论点设置、论据选择还是论证逻辑,均严丝合缝、层层相扣。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写作作业时,应重视对审辩式思维运用的评价,即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关注语法、句式的正确性,更要关注学生论证的逻辑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多种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结合同伴评、自评活动,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作品。
如《敬业与乐业》一课,梁启超围绕主题按照“总—分—总”模式,平行论述了“敬业”与“乐业”各自的含义和必要性,可作为审辩式写作评估的范本。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背景引导,使其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和主题意义,提出问题:为何梁启超在文章中强调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这两个概念与你们的生活有何联系?激发学生让其思考,让其意识到这些观点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和重要性。安排写作任务,让学生探讨“敬业与乐业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运用批判性思维,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撰写文章。学生需要仿照《敬业与乐业》的排布结构,结合具体实例作为论据,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描述某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投入,怎样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额外辅导学生提高其成绩。每个段落都应有一个清晰的中心论点,如关于敬业的重要性或乐业的影响,使用逻辑连接词(如“因此”“然而”“此外”)来保证思路流畅。教师检查学生文章的逻辑流程是否清晰,论点是否连贯,每个论点是否有恰当的论据支持,论证过程中有没有逻辑跳跃或错误,指出文章的优点,如清晰的论证、有力的论据或优秀的语言表达。提倡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以强化其自我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审辩式思维的实践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成为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策略。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辩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在探索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时锻炼思辨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互动时,应重视提问的深度和开放性,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自我观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审辩式思维,注重论点提出、论据选择和论证逻辑性,使学生能够在文章中展现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在评价学生作业时,综合考量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達能力,提供具体、建设性的反馈。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 王青.源自苏格拉底的问题驱动式教育:在互动中共同学习和成长[J].物理与工程.2020(5).
[3] 荣维东.基于思维提升的鉴赏评论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0(9).
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