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葛祥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审美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审美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期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字:小学语文 审美能力 培养策略 教学改革
引言:审美能力是人类感知、理解和评价美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促进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导致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审美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审美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而深刻的关系。审美能力作为个体感知、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美学、艺术学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指明了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熏陶。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学作品,如古诗、散文、童话等,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品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从而激发其审美情感,提升审美鉴赏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也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美,学会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理解生活。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审美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素养。此外,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审美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过程,它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审美指导的深化等多个方面。首先,精选教学内容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石。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从经典古诗文的韵律之美,到现代散文的情感之美,再到儿童文学作品的想象之美,无一不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挖掘这些审美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韵味,感受作品情感的深沉,理解作品主题的深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熏陶,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以往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审美情感的激发和审美体验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感。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美的存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探索美的奥秘;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的创造过程,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此外,注重审美指导是审美能力培养的保障。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更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引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订个性化的审美培养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在审美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审美情感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注重审美指导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这些策略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2]
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注重审美指导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審美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相信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18):35-37.
[2]李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