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方法探讨

2024-06-04 20:50:29刘维黄彬
公关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培养

刘维?黄彬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交流是一种必然。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尤为重要。多元文化交流能力不仅包括熟练地使用语言,还包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并具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与协作的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特别是利用线上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及进行多元文化团队合作项目。

关键词:多元文化交流;培养;教育方法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需要超越语言来进行多元文化交流。现代社会对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教学策略,使之适应今天复杂多变的世界。

一、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概述

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是指个体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地理解、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这就要求个体具有多元文化敏感性、适应性和开放性,并能跨越文化差异,建立起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关系[1]。

该能力的要素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敏感度、多元文化沟通技巧和社交智能。语言能力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基础,但仅有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交流。文化敏感性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适应。多元文化沟通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它强调在交际中避免误解,提高交际效果。社交智能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冲突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国际的合作与商业往来,而且对于个人的事业与个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才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2]。因此,加强对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认识与培养,是当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促进国际合作与理解:多元文化交流为国际合作和了解架起了桥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各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多元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对对方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的了解,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减少误会和冲突。

丰富个体的思维与经验:多文化的交流可以扩展个人的思想与体验。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过程中,个人可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意识形态、艺术形式、社会制度等,并由此拓展了认知边界,增强了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与适应性[3]。

推動创新与跨国业务发展: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创新和跨国界的商业发展。不同文化的交融,常常会产生新的思想和创新的解决办法。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拥有一支具有多文化交流能力的团队,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经营战略,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构建和谐多元社会:在国内层面,多元文化交流有助于构建和谐多元社会。社会中存在不同的文化群体,通过积极的交流互动,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理解和融合,减少文化冲突,建立更加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4]。

三、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方法

(一)多元文化体验与实地学习

通过文化交流项目促进亲身体验:设计文化交流项目,让学生参加国际性或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其中包括参加国际志愿服务,文化交流营,野外旅行等等。例如,学生可参加暑期义务工作,到发展中国家做义工,与当地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通过实地体验,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培养其对国际事务的兴趣[5]。

举办国际文化节促进文化多样性:举办国际性文化节,让同学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可以邀请外国学生与专业人士一起分享各自的文化。这样既能丰富校园文化气氛,又能为同学们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文化节期间,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国家的传统服装、食品和手工艺品,还可以邀请外国同学进行文学,音乐,舞蹈等表演。

(二)多元文化课程设计

跨学科的多元文化课程设计:跨学科的多元文化课程设计,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知识和多元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创新教育方式。举例来说,设计一门“多元文化沟通与商务”课程,结合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融入了不同国家的商务文化、礼仪规范等内容。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学习多元文化对商务沟通的影响。通过模拟商业情境,学员可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商业沟通的挑战,并学习如何应对。例如,模拟谈判时,学生可能要考虑到不同文化因素对合同签订、价格谈判等的影响,培养适应多国工作环境的能力。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敏感与理解。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会对不同的文化抱有好奇与开放的态度,同时也会为将来的事业奠定扎实的多元文化基础[6]。

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语言课程:语言课程的核心是文化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该语言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因素融入其中。如英语课,可通过介绍英语国度的文学作品、影片及音乐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度的文化特色。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诸如品尝当地美食,学习传统工艺等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导向型语言课程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目标文化的理解,增强其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这两个方法,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敏感性和适应性[7]。

(三)多元文化沟通技巧培训

模拟场景培训:模拟情景训练是培养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不同的多元文化情境,学员可通过模拟的情境,将沟通技巧实际应用于实际情境,以提升其适应性与应变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国际商业谈判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商业代表,在一个模拟的商业环境中进行对话协商。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了解并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商业谈判所可能产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文化智商和谈判技能。另一个例子就是模拟不同国家的团队合作。同学们组成一个模拟小组,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训练,学生可以了解多文化团体的复杂性,并发展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模拟情境训练,学员可通过即时之反馈与讨论,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并提升多元文化沟通之能力。这种实际参与的学习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对于多元文化交际策略的理解[8]。

多元文化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及探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沟通的能力。通过介绍真实的文化交流案例,让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有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讨论与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跨国公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营销案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应采取何种营销策略。通过对成功与失败的探讨,同学们能了解到不同文化如何影响市场行销,并了解公司在多文化环境下如何调整策略。通过案例研究,同学们将学习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以及如何更具弹性及适应性的多元文化交流。此外,学生还可通过案例思考,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以案例分析及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分享与分享,增进对多元文化之了解,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通过这两个具体方法,学生能够在模拟和实际案例中深入了解并运用多元文化沟通技巧,提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四)多元文化团队合作项目

多元文化团队构建:多文化团队建设是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元文化的访谈与评估,学院可通过多个文化背景的团队,确保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学生拥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及信仰。这种多文化的团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适应不同的文化,从而培养出更宽广的合作视野。在建设团队的过程中,强调互相尊重,包容差异,共享文化,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团队成员之间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克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和误解。例如,在国际团队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分享各自国家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了解。通过这种团队建设,同学们逐步发展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这样的经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且也可以为他们将来从事国际合作、跨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多元文化合作项目设计:多元文化合作方案是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特别设计的国际社区服务计划,让学生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合作完成工作,并增进协调及沟通技巧。例如,某一社区服务计划可邀请小组选择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一社区,以线上合作方式进行社区服务,例如教育支援、环境保护等。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克服语言、时间、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以提高多元文化合作的适应能力及交流技巧。通过这一合作项目,同学们可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并培养其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这样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又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复杂的多元文化。这样的实践项目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多元文化交流的理解,也能为将来的国际交流积累更多的经验[10]。

通过这两个具体方法,学生通过参与多元文化团队合作项目,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交流的挑战和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处理多元文化冲突、促进共赢的能力。

(五)在线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的利用

多元文化语言交流平台的引入:介绍一个专门的网上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就拿 Tandem和 HelloTalk来说,这两个平台可以让学生和母语为母语的学生直接对话。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个平台中,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日常生活,文化风俗,节日庆典等信息,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开阔视野,增进多元文化的理解。比如,一个学生可以和西班牙的学生交流,不仅可以学习西班牙语的实际应用,还可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练习语言技巧,并培养多元文化交际的意识。

多元文化合作项目的在线平台支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多元文化合作计划,鼓励学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多元文化协作学习。通过国际学生合作这个平台,同学们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一起探讨全球议题,例如气候变化,永续发展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线上工具在虚拟空间内进行交流与合作,借此培养学生在数位环境中多元文化沟通的能力。例如,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生一起参与国际研究计划。例如,一项多元文化的团队协作计划可能包括搜集、分析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学生需要合作,使用线上工具分享信息,讨论及专案管理。通过这次合作,学生不但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更能提升数位环境中的合作与多元文化沟通技巧。通过网络平台的多元文化协作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多元文化协作,增强多元文化合作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两点,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深度接触不同文化,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多元文化沟通。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交流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采取全新的教育方法。通过在线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的利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语言技能,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同时,多元文化团队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体验,培养了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和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有望培养出更具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新一代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教育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迫切需求。

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學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校园生态环境与思政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134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姗姗,黄娟.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高职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研究[J].海外英语, 2022(20):210-211.

[2]梁珍情,罗秋红.培育年轻一代的多元文化交流能力[J].当代贵州, 2023(36):24-25.

[3]康义.“多元文化交流”核心素养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22(30):22-24.

[4]阮崇信.彩虹模型理论对国际企业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影响[J].中国市场, 2023(5):69-71.

[5]李皓.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45-146+148.

[6]李爱华.ESL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06):150-151.

[7]史蓓蓓.针对高等院校在多元文化视域下英语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J].精品生活, 2022(15):19-21.

[8]张玉勋,王建龙.试谈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J].亚太教育,2016(17):92-93.

[9]李靖航.跨文化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22(11):21-23.

[10]李静.外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材建设的思考[J].海外英语,2020(24):200-201.

(作者单位: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培养
一个都不能少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1:57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3:10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5:24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5:15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1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