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娥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学督导队伍在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督导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管理与指导,旨在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新时代下教学督导工作面临着教学督导功能、教学督导形式、教学督导性质与教学督导技术的转变,为优化教学督导工作的效能,要加强督导中“导”的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采用全过程、全方面跟踪式督导,提升督导的有效性;加强督导工作相关培训,重视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学督导的工作效率;加强教学督导结果的应用,提升教学督导效果;完善相关教学督导制度,加强督导工作的机制保障。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教学督导;效能优化;反馈
引言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学督导队伍在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督导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管理与指导,旨在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功能转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政策法规的支持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在今后的教育督导改革中,应着力推进教学督导功能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学督导制度正在成为高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常态化的根本抓手,作为教学质量管理师的教学督导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文化形成中会发挥重要作用[1]。
一、存在的问题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改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督导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教学督导的定位不明确
教学督导定位不明确导致部分高校教学督导被视为一项“副业”,督导人员往往还要承担其他工作任务,导致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去。或者是教学督导的权力过大,甚至有时会干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给教师的自主性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二)督导工作重点不突出
部分教学督导过于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而忽视了对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深入关注,这使得教学督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有限,不能全面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造成督导工作重点不突出。
(三)督导方式单一
教学督导主要采用随堂听课、学生评教等传统方式,较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质量监测。这使得督导方式较为被动、片面,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
(四)督导反馈不及时
教学督导通常在学期末进行评价,此时距教学过程结束时间较长,可能导致问题被忽视或无法及时整改。这使得教学督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督导人员与教师的沟通方式单一,主要是通过听课评价表或专项评价反馈情况,很少有跟进的指导[2]。
(五)督导制度不完善
当前,教学督导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对督导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的明确规定。这可能导致教学督导工作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督导走过场的情况。在督导权威性上,教师存在“排斥”态度,对工作开展配合度不高,工作实施存在一定的阻碍。
(六)督导结果运用不充分
虽然高校教学督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督导结果的运用仍不够充分。一些高校未能将督导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挂钩,导致督导工作缺乏对教师的激励作用。部分高校对于教学督导结果的运用仅停留在对教师的评价,未能将督导结果与教师的培训、晋升等挂钩,使得教学督导对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二、教学督导的价值意义
高校教学督导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一种管理活动,旨在保障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教学督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保障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督导,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二)激发教师潜力
教学督导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师提供改进方向,激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潜力。
(三)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督导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四)优化教育资源
教学督导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三、新时代下教学督导工作的转变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学督导作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高校教学督导应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不断拓展督导内容,教学督导工作的宗旨是服务,其内涵是服务学校的发展、服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为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贡献。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将越來越注重质量监控、教师发展、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功能,逐渐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的教育管理的转变。
(一)教学督导功能的转变:以“督”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
“督导”二字包含了两种层面的意思,“督”即监督,意思是在开展教学管理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风、教风等相关问题,并指正出来。“导”即指导,就是督导人员在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与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沟通交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指导其遵循教学规律开展教学与管理活动,从而使教学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3]。教学督导工作要从注重监督转向提供指导和服务,“督”容易引起师生的抵制与不满心理,不利于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导”不仅能改善学校的教学管理,为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使高校管理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因此,坚持以“导”为主是教学督导的根本所在[4]。
(二)教学督导形式的转变:课堂督导向全方面全过程督导转变
传统的教学督导方式主要侧重于听课、检查和走访,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把握和对教学质量的科学分析,对课堂外其他教学相关环节关注较少,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评估结果不全面。为避免片面的评价方式,改进教学督导的方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把握和对教学质量的科学分析,突出督导工作重点,教学督导应关注教育教学的全方面全过程,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督导,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教学督导性质的转变:非专业性向专业化转变
督导的立足点和核心价值不应止于检查和监督,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与反馈、咨询与指导、推广与激励,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激发教师自我效能的提高,引导其主动进步,通过教师的发展创造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5]。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助于确保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学督导技术的转变:线下沟通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
在加强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要创新督导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收集、分析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教学督导工作的效能。与传统的教学督导方式相比,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督导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督导效能优化的策略
(一)加强督导中“导”的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教学督导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能够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活动,而教学督导人员在教学督导的实践中,常会遇到被听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情绪紧张,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的情况,因此,督导人员要注重督导实施的方式方法,厘清督导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尤其要正确处理“督”与“导”之间的关系,秉持“督”和“导”并重的工作理念,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要弘扬教师的优秀工作经验、优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学习榜样,也要通过与教师互动做到共同发现和分析问题,共同探讨预防、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双方共同的合作才能使教学督导工作实施获得最佳效果。树立“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督导理念,关注教师的教学需求,既要关注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度,更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促进教师成长。
(二)采用全过程全方面跟踪式督导,提升督导的有效性
教学督导应关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督导,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实行全方面督导,代表着这种督导要贯穿学期始末,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主体方,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全程监督;实行跟踪式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分析和应用,以及反馈给相应的教师及相关部门,持续跟踪问题解决情况,以达到切实指导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目的。通过持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督、评价与指导,促使教师关注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升督导的有效性。
(三)加强督导工作相关培训,重视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学督导必然要走向职能的专门化、手段的现代化和队伍的专业化。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不断变化发展的,是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督导效能,加强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首先应关注督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担任督导,加强对督导队伍的建设,并为教学督导提供相关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以增强督导的履职能力,以确保督导队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推动督导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学督导的工作效率
教育技术的进步为教学督导功能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教育、在线课程、智能教学系统等新兴教育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学督导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新兴教育技术也为教学督导提供了新的工作手段,如在线督导、远程督导等,使得督导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建立教学督导信息平台,实现教学督导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反馈,督导可以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提高督导工作的效率。
(五)加强教学督导结果的应用,提升教学督导效果
强化督导结果的运用,建立教学督导结果与教师评价、培训、晋升、考核等环节的衔接机制,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内驱力。将教学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以教学督导的结果为依据,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完善相关教学督导制度,加强督导工作的机制保障
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规范督导工作流程,确保督導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提升教学督导的成效;建立健全教学督导选拔、培训、考核等制度,确保督导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完善教学督导员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激发教学督导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结语
加强教学督导工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教师也应主动适应教学督导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督导的任务包括:监督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评估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督导功能转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政策法规的支持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在今后的教育督导改革中,应着力推进教学督导功能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本文系1.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非遗传承与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实困境、耦合关系及实现路径》(项目编号:2021GXJK748);2.2023年度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非遗传承与文化认同: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传承潮州工夫茶艺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项目编号:2023XJKYZD03);3.2023年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项目《教以匠心 旅以致远——学业和学术实践指导工作室》(项目编号:2023-11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新文.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教学质量管理师角色的构建及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29):51-56.
[2]张建梅.教育评价改革的高职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21(17):56-58.
[3]李小洁.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
[4]姚相全,周东明.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识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66-69.
[5]王芳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现实困境及出路.职业技术教育,2021(8):21-25.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