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白云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做好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加强教育管理的体系建设,为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并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得以满足整个社会的用人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仅供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引言
高职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教育管理则是重中之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顺利走出校园,走入专业领域,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管理,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分析教育管理实际面临的挑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式,进行教育管理效果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管理的概述
高职教育管理主要涉及规划、组织、领导、控制与评估,是在特定条件下对校内人员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工作。高职教育管理计划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断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现阶段的高职教育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开发:设计和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1]。其中包括技能课程、实践课程、实训课程等,要一边开发一边修改,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吸引学生:有效的教育管理包括吸引学生积极加入职业课程,同时确保他们满足必要的就业条件。三是持续评估:需要持续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学习成果和学习态度,进行教学质量的有效改进。四是资源分配:必须合理配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轻松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五是利益相关者参与:是指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主要包括行业伙伴、政府机构、认证机构、当地社区,一同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在行业中注入新生力量,无形中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整合
创新技术并将技术融入职业教育可能存在一些挑战性。技术整合问题严重化,将会导致课程教学低效化,学生能力发展阻力重重,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实训、实践等活动,甚至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二)数字鸿沟
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平等获得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开阔自己的视野范围。数字鸿沟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平等,因为无法获得必要工具的学生可能在依赖技术的职业课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弥合这一鸿沟以确保教育公平性,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大挑战。
(三)隐私安全
随着数字工具和平台的使用越来越頻繁,高职院校必须保护每一名学生的隐私。因为一旦学生的信息被泄露,那么,不仅会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断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还会使学生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
(四)学生参与度
保持学生对职业课程的兴趣度可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性。如果教师总是开展网络教学,频繁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知识的统一讲解,而未进行新旧方法的联合应用,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将明显下降,课堂注意力将被分散,一旦失去技术的支持,很可能变得不愿意学习、应付学习、敷衍了事。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规划和目标设定
在高职教育中,规划和目标设定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能否成功。规划和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其一,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规划和目标设定将确保高职教育管理计划与更广泛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对于保持课程的一致性和教学的连贯性至关重要。其二,资源分配:规划和目标设定有助于高职教育有效分配教育资源。通过确定教育项目的具体需求,管理人员可适当调整预算、人员和设施。其三,课程开发:规划和目标设定可以为课程教学的材料开发提供有利的信息。可以保证学生始终接触到最新材料,受到新思想、新文化、新观点的启发,开启新一轮的学习之旅。其四,质量保证:规划和目标设定会使教育质量、管理质量、实训质量、互动质量等得到全面的保证,会在更短时间内达成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以稳步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以下是规划和目标设定的关键步骤:(1)需求评估:规划过程从需求评估开始。教育管理人员必须确定行业需求和雇主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并展开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调查,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随后进行数据整合,明确教育管理的目标计划,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深挖学生的专业潜能,引领他们走上个性化发展与专业化发展的道路。(2)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涉及制定长期愿景和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它包括定义职业教育的使命和价值观,概述实现既定目标的行动计划,如何进行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方法学生身上的闪光点[2]。(3)课程开发:根据战略规划的目标设计,进行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必要性不言而喻。这包括补充完善教学材料、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带给学生良好的求知体验,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4)资源分配:规划还涉及确定有效实施课程所需的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5)监测和评估:持续监测和评估是及时促进教育质量和管理效果的关键,对于学生及时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查漏补缺,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6)有效沟通:规划中的有效沟通,可以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教职人员和行业伙伴)充分了解并全程遵守教育管理的相关目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高职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高职教育管理计划的充分落实。在高职教育背景下,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物质设施,还包括创造有利学习环境所需的技术和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对高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其一,充分改善学习环境:有了充足的基础设施,将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精心设计的教室、实验室、车间和培训设施,将为学生提供获得实践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所需空间。其二,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中,高职教育必须将新兴技术融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通过获得大量的现代技术和数字资源,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的操作方法,循序渐进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其三,安全与合规:基础设施的有效发展,能够确保高职教育机构遵守安全与合规的标准,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并更好地管理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其四,行业相关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能够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取得最大化的教育效益和良好的管理效果,如此一来,将充分满足行业需求,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以下是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要素:(1)物质设施:物质基础设施包括教室、车间、实验室、图书馆和行政办公室。这些空间的设计应促进实践学习和实践培训。(2)技术集成: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是高职教育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这包括计算机实验室、互联网连接、软件应用程序以及支持在线学习和评估的学习管理系统(LMS)。(3)设备和工具:要集中多方力量,建设行业的特定设备,不断提升专业工具的可用性。尤其是汽车培训专业、计算机专业、烹饪专业。(4)安全措施:安全基础设施包括火灾警报器、紧急出口、急救箱和安全协议,有了它们的支持,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参加实训、积累经验,教职员工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加强教育管理、输送优秀人才、升级教学服务[3]。(5)图书馆和学习资源:图书馆和学习资源中心是高职教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设后,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包括专业书籍、参考资料、各类期刊和数字资源。(6)基于工作的学习设施:对于医疗保健、建筑设计或烹饪艺术,建设基于工作的学习设施,如模拟医院房间、建筑工地或厨房,是高效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高职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使用数据、信息和分析工具来促进高职教育内的有效决策。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管理者、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均要依靠决策支持系统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项目质量、资源分配和学生成果。建设高职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其一,知情决策:决策支持系统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见解,以便就课程开发、资源分配、学生支持服务和项目改进做出明智的决策[4]。其二,增强项目质量:决策支持系统使高职教育结构能够及时评估项目质量和有效性。通过分析学生成绩、项目质量和行业反馈的信息数据,可以不断改进教育管理的不足之处,并迅速采取一系列的管理行动,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其三,资源优化: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高职教育机构高效配置资源。通过分析预算、人员、设施等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数据驱动方面的决策,决定在哪里分配更多的资源,如何最大限度提高项目质量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以下是职业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1)数据收集和集成:决策支持系统依赖于从机构内部收集数据,例如学生信息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财务数据库。这些数据经过整合、组织和分析,可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或者进行教育管理流程的充分细化。(2)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和软件,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应用程序,可用于处理和分析所有数据。这些工具有助于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见解,借此优化教育管理的质量效果。(3)报告和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通常包括报告和可视化功能。报告、图表、图形和仪表板,均可用于以利益相关者可理解且可操作的格式呈现数据。(4)预测分析:预测分析模型用于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和结果。这可以帮助高职教育机构主动应对挑战和机遇。(5)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越来越多地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以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模式并提出预测建议。(6)反馈机制:决策支持系统应纳入从学生、教师和行业合作伙伴收集反馈的机制。此项反馈可以为计划调整和改进提供所需信息。(7)定制和适应:可以定制决策支持系统,以满足高职教育的特定需求或特定目标。
(四)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是高职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教职人员、行业伙伴、政府机构、社区组织等。与这些利益相关者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效推进。信息化背景下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为:其一,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与行业伙伴的合作使高职院校能与雇主和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保持一致。行业投入有助于制定专业课程、确保专业相关性,并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其二,质量保证:让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管理过程,包括教师和认证机构,这有助于教育管理的质量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馈,可以作为教育管理的革新标准,通过革新教育形式、管理方式、方法策略等,新时期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定然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欢迎。其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与学生和学生组织的合作能确保职业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愿望。另外,让学生参与决策,还可以带来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验。其四,社区影响:社区组织和地方政府机构可以作为高职教育的合作伙伴[5]。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可以带来社区实践、自主实习和志愿者服务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项目的选择。以下是与利益相关者有效合作的关键策略:(1)参与规划:制定明确的参与计划,概述合作目标、角色、责任、沟通策略等。确保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呈现最佳效果。(2)顾问委员会:要创建由行业专家、校友和社区领袖共同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可以提供有关课程开发、项目改进和行业趋势的宝贵见解。(3)专业发展:与行业伙伴的有效合作,能够为教职员工提供專业发展机会。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促使学生走出校园,不断积累实习经验,有效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4)数据共享:应与利益相关者共享相关数据,例如项目毕业生的就业资料和工资数据。这种透明度可以建立信任并增强职业计划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管理,管理重心要重点落实在规划和目标设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上,沿这一路径,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可以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有望摘得更加丰硕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欧阳增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的体系建设研究[J].互动软件,2022(5):1013-1014.
[2]曾丽娜.信息化视阈下高职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23(5):93-96.
[3]宋焱琼.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3):140-142.
[4]冯华丽,李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探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11):231-232.
[5]许玉婷.“[J]”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山西青年,2021(7):136-137.
(作者单位: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