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

2024-06-04 14:09:11李海红吴文倩
公关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衔接高职教育

李海红?吴文倩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而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制度的建立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多层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本文首先论述了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可行性研究

引言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可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繼续学习[1-3]。近年来,专升本作为高职学生继续深造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唯一一种途径,但高职学生升本成功后,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高职学生很难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常出现毕业生理论与技术均有待加强的问题。此外,国家明确提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因此,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内热议话题,二者的有机有效衔接不仅有助于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和办学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构建有效的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是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重要工作,为此,本文对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衔接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相应提高,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目前,针对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专升本学生入学后进入普通本科三年级学习,在校学习两年(本科学制为五年的学习三年),学生修完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的,即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专升本”可以让高职层次学生通过继续学习获得本科学历,提升自身学历水平,并为高职层次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自身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专升本需要学生花费额外的学习时间继续投入学习,并且可能需要学生支付更多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其次,专升本需要适应本科教育的学习方式和学术要求,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转变适应,适应转变难度较大;再者,由于专升本需要额外的学习时间,专升本学生进入职场的时间相对本科生来说会较晚,从而导致职业发展的延迟。

综上所述,尽管专升本具有提升学历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自身职业发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时间与经济成本较高、适应转变难度较大和职业发展延迟的缺点,因此,将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进行无缝衔接是势在必行的事。

(一)有机衔接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做到无缝对接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但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能够促使这两种教育形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帮助学生更顺利的从高职教育过渡到应用型本科教育。

(二)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能够提高学生竞争力

高职教育注重于学生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点是学生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学生在完成高职教育后能够顺利的进入应用型本科继续深造并获得更高的学历,通过全面发展实操技能、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

应用型本科教育更重视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而高职教育注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贴近于实际产业。有效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的建立能够使得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结合地更加紧密,从而搭建起产学研的桥梁,促进教育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建立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业情况以及毕业后继续深造情况的追踪和反馈,能够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建立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可行性

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需加快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而这一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在于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有机有效衔接。

(一)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共性

根据国际教育相关标准,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同属于第三级教育类型[4]。其中,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旨在根据明确的职业定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要求学生具备厚实理论基础和广泛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运用和技术转化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区域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都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均注重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并且,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共同目的,两者都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旨在通过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就业要求及行业发展需求。此外,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都十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存在诸多共性,这些共性为二者的衔接提供了基础。

(二)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联性

1.教学内容的衔接性

高职教育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适应职业需求的课程以及采用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高职、应用型本科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形成递进衔接,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理论知识。

2.专业培养的连续性

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都是为了培养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有效的衔接机制,学生可以在高职阶段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然后在应用型本科阶段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深化和扩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连续性和系统性。

3.学术与研究能力的过渡性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衔接机制,学生可以从高职教育过渡到应用型本科教育,逐步接触和培养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4.學历层次的承接性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类分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位于高等教育体系不同层次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具有学历层次上的可衔接性。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通过二者间有效衔接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专业培养的连续、学术与研究能力的过渡以及学历层次的承接。

三、构建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机衔接,须根据我国当下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来科学分析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定位。第一,应在高职教育的基础上,定位于向应用型本科高层次方向拓展并培养人才;第二,在拓展教育层次时,要强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确保衔接课程与职业教育的本质保持一致;第三,应当对培养过程及方法进行改进,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使接受衔接教育的学生具备岗位与社会的综合适应能力。

(一)构建适合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需根据职业要求内涵及需求,采取优化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和专业群统筹管理机制,围绕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按照专业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核心课程分立、专业拓展课程互选共享原则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校政企”三方深度融合,谱写产教深度融合新篇章,通过例如“项目+工作室”“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社区服务”等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建立适合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

建立适合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应遵循国际化视野、智能化应用、持续化更新的思路,制定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建设课程资源库,应将最新课程标准、优化的教学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课件和优质的教学视频等资源放入资源库,打造高质量专业群资源库,助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理论知识。此外,还需将培养重点放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上,注重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

(三)构建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科学选拔机制

目前,我国高职层次应届毕业生晋升全日制本科机制,仍是通过专升本选拔考试,但限制了往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提升途径,不利于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因此,可通过建立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科学选拔机制来改革现行高职教育衔接本科教育的选拔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例如,通过建立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学生可推荐直接升入本科院校进行本科阶段学习的推荐机制来改革完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选拔机制。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机制的构建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结 语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通过对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衔接机制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发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是可行的。其实现可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来实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此外,这种衔接还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加强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我们可以促进教育的协同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总之,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衔接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系2023年度邵阳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3YBB5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国松.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2):245-245.

[2]杜永红.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可行性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3(12):2.

[3]黄日胜.三二分段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17):3-4+9.

[4]鲁武霞,李晓明.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 2011(19):7.

(作者单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可行性研究衔接高职教育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58:58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木兰诗》中“行”的读音还得商榷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PPP项目识别与可行性研究
Widuri油田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