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中观经济学研究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政府实践蕴藏着丰富的理论新知,需要中国经济学界不断总结和提炼,进而更好地与国际经济学界进行对话和交流。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区域政府作为中观经济市场主体,在推动资源生成的过程中客观上会从供给侧拉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并揭示出区域政府具有“准宏观”和“准微观”双重属性。区域政府双重属性的辩证统一犹如“无形之手”推动着区域政府在创新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并实现对辖区经济发展的超前引领。
关键词:中观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资源生成 区域政府竞争 政府超前引领
一、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观经济实践提炼理论新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转变,中美博弈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西方部分政客和学者陷入零和博弈思维,对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下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部分偏见与误解。党的二十大庄严宣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是事实,但其背后蕴含的内在机理需要以中国話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西方政界和学界阐释清楚。而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就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而言,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揭示出区域政府竞争和政府超前引领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明中观经济层面的现代化实践中蕴含着十分宝贵的中国特色发展经验,需要中国经济学人不断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理论新知,从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观经济学研究。
从经济学科体系的历史演进脉络来看,中观经济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旨在填补传统“微观—宏观”二元结构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空白。传统经济学从“企业”即微观层面视角和“国家”即宏观层面视角去考察经济问题,从而为经济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概念基础和分析框架。但世界各国的经济现代化实践表明,这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框架难以有效解释发展迅猛的城市经济以及影响日益深远的区域政府行为,由此,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成为了理论界一道悬而未解的学术难题。这启示世人,经济学需要从“区域”即中观层面视角进行理论创新以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中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而逐渐清晰,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体系三个层面的有机整体。
由于中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独立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外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思路有别于亚当·斯密的产业经济微观范畴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总量视角,而是聚焦于现代城市经济和中观经济市场主体。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来看,国家现代化需要以区域现代化为核心驱动力,而围绕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区域现代化建设以城市经济的有效开发为依托。这一过程中,作为中观经济市场主体的区域政府会按照市场规则相互之间展开竞争并对辖区经济进行超前引领。就这一角度而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可从中观经济学的创新与理论发展切入,以城市经济领域的区域政府行为研究为突破口,为破解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实践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资源生成与区域政府供给侧“三驾马车”
科学理解和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追根溯源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学对于资源的基本认知和前提假设。“资源稀缺”的基本认知始于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产业经济思想,后世经济学研究囿于“资源稀缺”前提假设而难以实质性地解释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乃至太空经济所涉及到的“资源生成”问题。所谓资源生成,是指经济社会中原先被广泛视为非经营性质的资源也即不可用于企业部门经营的资源(包括公共物品),在市场主体(企业或区域政府等)推动下转换为具备经营性质资源的过程,如油气资源和数据资源等原生性资源、城市基础设施等次生性资源以及碳排放等逆生性资源均属十分典型的资源生成领域。资源生成领域伴随着现代市场体系的发展而产生,是政府积极参与经济现代化建设并推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表现。
关于资源生成的思考,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已经有所涉及。凯恩斯在论述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思想时,实际上找到了一国促进经济增长的新领域——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利用。但凯恩斯却并没有对此进一步挖掘和分析,而主要是从国民核算的角度去阐释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考,也即后人学者基于凯恩斯主义归纳的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因此,凯恩斯在论述政府职能和政府角色定位时,实际上缺乏合理的理论内核作为支撑。究其原因,主要是凯恩斯理论虽然试图抛弃亚当·斯密的理论支撑,形成以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替代亚当·斯密关于政府“守夜人”角色定位的理论,但其分析过程实际上又有意无意地依赖着亚当·斯密的产业经济市场理论在作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实践揭示出区域政府在资源生成领域大有可为,集中体现为区域政府在对资源生成领域进行投资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客观地从供给侧拉动了辖区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人对于生产要素的认识和定义也在逐渐深化,从一开始的“劳动、土地”,而后纳入“资本、管理”,再到现今“技术、数据”也被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而从现实的经济活动来看,区域政府在对原生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客观上将形成对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既包括太空资源、深海资源、极地资源等有形资源供给,也包括技术资源、数据资源等无形资源供给。沿着“劳动、土地—资本、管理—技术、数据”的生产要素演化路径,区域政府实际上是从供给侧解决微观经济市场主体的生产要素问题,推动着生产要素的内涵深化及其变革。与此同时,区域政府在对次生性资源和逆生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客观上会形成对经济社会的环境供给,既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硬环境供给,也包括政策措施、管理效率等软环境供给。这种以经济环境供给为依托的政府行为,主要从供给侧为微观经济市场主体创设合适的营商环境,推动着营商环境的内涵深化及其变革。
此外,区域政府在对上述资源生成领域三个层面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将推动市场领域的开拓与市场体系的完善,既包括“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等构成的横向市场体系开拓,也包括“市场要素、市场组织、市场法制、市场监管、市场环境、市场基础设施”等构成的纵向市场体系开拓。具体来说,从横向延伸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沿着以生产要素、市场商品等为依托的产业经济扩展至以基础设施、城市资源等为依托的城市经济,进而囊括以太空资源、深海资源等为依托的国际经济,反映的是市场领域横向开拓的需求。从纵向延伸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从原先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进而向生态经济、生物经济演进,反映的是市场体系纵向完善的需求。因此,区域政府从供给侧出发,一方面从横向维度对市场领域进行开拓,另一方面从纵向维度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进而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内涵深化及其变革。
三、市场“无形之手”与区域政府双重属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自“无形之手”的推动,这是经济学界秉持的共识。“无形之手”的思想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书中指出个体天生关心自己,但为了融入群体活动需要将心比心,因而个体“自我心”与“同理心”的有机融合犹如“无形之手”推动着个体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这一思想在亚当·斯密的第二部著作《国富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无形之手”的内涵被进一步扩充为企业“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有机融合,即企业天生逐利,但为了商品能够售出而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由此这一对对立统一矛盾犹如“无形之手”推动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改革开放的中观经济实践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还存在着另一双“无形之手”,即區域政府“准宏观”和“准微观”双重属性的辩证统一。从“准宏观”属性来看,区域政府代理国家对辖区经济加以宏观管理和调控,反映的是区域政府的“协调”属性;从“准微观”属性来看,区域政府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基础上,与其他区域展开竞争,以实现辖区经济利益最大化,反映的是区域政府的“逐利”属性。这一对对立统一关系犹如“无形之手”推动着区域政府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
就“准宏观”属性而言,区域政府是中央政府在区域的代表,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代表中央政府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包括为辖区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以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等。其中,区域政府为辖区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包括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和政策法规等无形公共产品;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包括维护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包括运用财政收支等调节辖区总需求和运用产业政策等调节辖区总供给。因此,区域政府的“准宏观”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将其视为中央政府职能在区域上的缩影和体现。
就“准微观”属性而言,区域政府主动将自己定位为独立的区域经营者,依法使用区域内生产要素,根据市场需要独立做出区域经营决策,并自主开展区域经济活动,及时适应市场需要,为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而致力于追求辖区经济快速增长及相应获利机会。区域政府的“准微观”属性根植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关制度安排,在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议题的央地关系框架下,区域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与辖区经济产出最大化是利益兼容的,有助于激发区域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区域政府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能力。
区域政府的双重属性表明区域政府的角色定位具有一定的复合性,表现为秩序维护者和市场竞争者的辩证统一。当区域政府作为独立个体面对所辖区域时,其主要从事的是宏观调控行为,运用地方财政政策在税收或财政开支上平抑区域经济波动、提供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这意味着区域政府在执行“准宏观”角色。与此同时,区域政府之间又相互促成不同的竞争者身份,各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以谋求辖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意味着区域政府在扮演“准微观”角色。区域政府竞争既丰富了政府角色,也未打破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意味着一个自由竞争的企业体系和一个复合角色的区域政府体系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
四、区域政府竞争及其研究展望
对于政府的角色定位,按照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解释,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动态替代关系,政府只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进行边缘性调控,行为上属于消极被动。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实践表明,以资源生成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建设需要区域政府的积极有为,包括对原生性资源的发掘、次生性资源的开发以及逆生性资源的协调。区域政府对资源生成领域的开拓分为九个方面的竞争:项目竞争、产业链竞争、进出口竞争、基础设施竞争、人才科技竞争、财政金融竞争、政策体系竞争、环境体系竞争、管理体系竞争等。由此揭示出企业和区域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双重竞争主体,二者共同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两个“驱动轮”。因此,若政府仅停留在消极被动的层面,则经济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会发生“翻车”。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在于企业和区域政府这两个“驱动轮”的相互高效配合。
市场竞争促使区域政府以“政治企业家”视角研判辖区经济形势,为率先获取发展优势而主动开展创新,包括以预期管理为核心的理念创新、以规则集成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以政策工具选择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以管理模式变革为核心的组织创新。区域政府在创新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为辖区构筑起经济增长的领先优势,从而实现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超前引领。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所揭示出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新知,有别于传统经济学中政府行为滞后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善后性认识。
现阶段,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宝贵成功经验,以区域政府竞争和政府超前引领为核心的中观经济学研究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展望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时需要注意:对于市场竞争深化过程中所展露的问题,关注的焦点应是解决“问题”而非解决“竞争”。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区域政府竞争导致区域经济建设存在短期、局部和单维倾向,主要表现为产业雷同和市场分割,因而全盘否定区域政府竞争作用。应当认识到,区域政府参与资源生成领域竞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体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启示世人,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者创新是非连续性的,即创新是间断性出现的,因而伴随着示范效应和后来者接踵模仿,必然面临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是落后方利用后发优势谋求发展机会的自然现象和市场规律自发作用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区域政府竞争本身存在一种“试错”和“纠偏”机制,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渐趋于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更为科学的认识是如何优化区域政府竞争并打破“囚徒困境”,以构成对区域政府创新的长效激励。未来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其一,从中央顶层设计视角引导和匡正区域政府竞争;其二,从区域政府网络视角推进地方合作博弈。总之,中国经济学界在中观经济学研究方面仍有广阔的学术拓展空间,对该领域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充实和完善现代经济学科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新知。
参考文献:
[1]陈云贤,李宜达,王方方.“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运行模式研究——中观经济学的逻辑与框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38(4).
[2]陈云贤,顾文静.中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李宜达.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北方经济,2022,(11).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5]李宜达,王方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述评:学界动态与理论发展[J].管理工程师,2023,28(2).
【作者单位: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财经大学);2.广东财经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